原標題:詳解5個焦段的24個特點,找到滿意定焦頭

好機友攝影最近上線了可隨時免費下載的LR修片預設庫,已更新 預設15000多種,題材與風格覆蓋風光、建築 、美食、花卉、寵物、旅行、ins風等,內容將持續更新。

定焦鏡頭,顧名思義,就是焦距不能變動的鏡頭。無法調焦距使得鏡頭的結構比變焦頭簡單許多,因此定焦頭的光圈往往比較大,鏡身尺寸也會較小,所以對於定焦頭進光量大,便攜的特點,下文中就都不涉及了,因爲這是定焦頭普遍的優點。

但對於不同焦段的定焦頭,區別還是有的,下面就一起了解下各自的特點。

24mm定焦鏡頭特點

1.拍風景輸出更細膩畫質

相比變焦鏡中的24mm焦距 (例如:24-70mm/16-35mm),24mm定焦鏡解像度更高,若然配合高像素型號相機,更是如虎添翼,輸出更細膩的畫質。

追求高畫質風景照的你可以考慮升級5Ds/5Dsr/D810/A7RII一系列高像素型號相機,相信比筆者在下圖以1Dx+Sigma 24mm F1.4 Art拍攝的更趨完美!

2.環境人像

傳統人像多以半身或大頭特寫爲主,習慣應用105mm/135mm焦距作人像拍攝鏡頭。

近年, 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拍帶景人像着重更多畫面元素,創作更寬廣,照片能夠提供更多資訊及視角延伸,你更可以運用場景襯托主體性格特質,增強創作意念,而所選用的鏡頭焦距逐漸縮短爲50mm,35mm,及筆者所推介的24mm定焦鏡。

3.低光神器

一般定焦鏡的最大光圈都比變焦鏡大得多,看看下圖, F1.4直徑已是F2.8的兩倍, 在低光環境拍攝方面, 具體差異又是多少呢?

以下來看看直接比較F1.4 vs F1.8 vs F2.8 相差多少

典型三分之一級光圈值尺度

f/# 1.0 1.1 1.2 1.4 1.6 1.8 2 2.2 2.5 2.8

A) 光圈差異

以三分一級光圈值尺度:

– F1.8 vs F2.8 相差4格x1/3級,等於1.33級光圈

– F1.4 vs F2.8 相差6格x1/3級,等於2級光圈

B) 快門差異

爲了獲得相同的曝光量要用多少的快門時間去換取光圈差異呢?以下都是相機設定在M-Mode, EV+/-:0, ISO:800,在相機中觀察實際顯示出來的快門值,並非紙上談兵啊!

– F1.4, 1/100 (0.01sec)

– F1.8, 1/60 (0.0167sec)

– F2.8, 1/25 (0.04sec)

結論:F1.8 vs F2.8: 多用 0.023sec,付出多2.4倍快門時間,4格 x 1/3級快門, 等於1.33級快門

F1.4 vs F2.8: 多用 0.03sec,付出多4倍快門時間,6格 x 1/3級快門, 等於2級快門

大光圈的確能在低光環境下,換取更高的快門值去拍攝,讓你在不需要落閃光燈補光的情況下,保留氛圍。

如以下示範的照片, 黑漆一片的舞臺, 全開F1.4及10,000ISO才把快門值鎖定在1/60秒

4.廣角比上不如、比下有餘

24mm屬廣角焦段,視角爲84度, 雖然沒有16mm及20mm般有更廣闊的覆蓋,但一般室內室外都足夠應付,比35mm廣闊得多,拍攝一家三口或到此一遊拍下景點,都很足夠。以下示範圖中,24mm視角,可以覆蓋廣闊的場景

5.淺景深、廣角下一樣保持立體感

很多時拍廣角使用ultra-wide zoom就喪失淺景深樂趣, 24mm 定焦中有F1.8 / 更加光圈的F1.4, 要拍出廣角淺景深一樣可以。全開光圈F1.4下,可以突顯主體及加強畫面立體感。

6.大視野街拍表現街頭環境

其實這個焦段已經屬於大廣角了,用於“掃街”是比較難駕馭的,是技術水平“小升初”的一個門檻,所以並不推薦初學者使用。

不過大廣角有更廣闊的視野和能容納更多的環境,所以也能更好地使用超焦距進行拍攝。

7.總結

24mm屬於廣角鏡頭,拍攝廣角風景自然不在話下。再加上定焦鏡頭良好的畸變控制,環境人像、街拍都是非常好的選擇。但使用起來難度較大,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

35mm鏡頭特點

1.體會氛圍交代環境

35mm鏡頭一貫以人文視角和氛圍感突出而聞名,實際上拍攝人像時有許多攝影師都喜歡使用35mm視角鏡頭拍攝。

先說35mm鏡頭的優點,就是這支鏡頭在拍攝半身以及全身時,可以展現出主體附近的環境,視野中容納的景物比50mm、85mm更多,因而畫面中可以營造氛圍的環境可以很好的交待清楚。

這樣一來,35mm拍攝的畫面主體和背景的關係更加突出,並不像85mm鏡頭那樣,追求虛化掉背景,而是讓背景儘可能的參與到構圖中來,烘托主體,襯托主體,和主體模特呼應或者形成構圖的平衡。

2.優秀的虛化效果

35mm的虛化效果也很優秀,雖然35mm是視角較爲寬廣的鏡頭,再廣一步就跨入廣角的範疇,但是如果使用大光圈規格的35mm鏡頭仍然會有比較強烈的虛化效果。

而且35m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限制更近,可以距離模特更近進行拍攝,全開光圈也會有非常柔和的焦外光斑和背景虛化表現。

例如EF 35mm f/1.4L II USM這支鏡頭全開F1.4時的畫質就很出衆,那麼全程使用F1.4拍攝能更好的把模特背後雜亂的樹影所虛化,變成斑駁的光斑,更有氛圍感。

3.拍人拍景可攻可守的焦段

如果只能選擇一款定焦的話,35mm的焦段是最理想的掛機定焦鏡頭選擇。作爲小廣角類型的定焦鏡頭,它涵蓋的畫面範圍較廣,既可以拍人,又可以把表現人物活動的大部分周邊環境拍進去。

也可以在全身人像的拍攝時,可以拍出大長腿的效果,拉長模特的身長。

35mm定焦的最近對焦距離一般都是0.25-0.3m,向前幾步可拍人物特寫,美食、產品的靜物特寫也能有更多的細節表現;後退幾步可拍環境描寫,純風景,或連人帶景都可以,非常靈活,能給攝影師足夠的構圖空間練習鏡頭感。

鏡頭感是由足夠的練習養成的,當用35mm這個可應付風光、人像、人文、夜景各式題材的定焦後,使用的頻率和效率都很高,對於新手來說,進步的速度自然更快,而且35mm的、定焦的光學結構有廣視角和較短的最近拍攝距離的特性,在搭配高像素機型一起使用時,它還可以充當實用的微距頭作用。

4.35mm出名門,定焦鏡頭畫質高

定焦鏡頭的畫質和大光圈特性是普通變焦鏡頭羨慕不來的。在相同價格的相同焦段鏡頭選擇上,定焦的畫質是高於變焦鏡頭的。

一般來說,定焦會更多使用高素質的鏡片如螢石、超低色散鏡片和納米鍍膜等去改善透光及折射表現;而且定焦的鏡頭結構簡單,鏡片較少,無形中減少了內部折射產生的色差問題,高反差時的紫邊也不容易出現。

在35mm這一黃金焦段,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的招牌定焦,像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適馬35mm F1.4 DG HSM Art、Carl Zeiss 35mm F1.4等都是典型代表。

5.焦段限制使萌新思考更優的構圖

當你在用變焦鏡頭的時候,取景操作可能就是站在原地,不需要多思考的轉動變焦環取到合適的景別爲止;而選了定焦以後,由於焦段限制只有一個景別,要獲得有利元素進入畫面,避免不利的元素干擾畫面,萌新就需要周圍走動,眼睛隨時構圖觀察,刪減元素,直至找到最佳的角度。

而且在這樣的高速移動和觀察練習後,你會養成精簡畫面和思考的習慣。久而久之,在你下一次舉起相機時,你熟悉了鏡頭的視野範圍,在快速思考的加持下,腦中已經自然形成了畫面,構圖的直覺會迫使你按動快門。

6.人文鏡頭的王者

公認的人文紀實焦段,“掃街”必備。其優異的成像加上63°左右的視角,是拍攝“掃街”的最佳焦段。

35mm焦距的鏡頭在“掃街”中能適應各種題材的拍攝,是非常好的掛機頭。

由於價格差異不大,而且這一焦段鏡頭普遍偏貴(約4000元以上),所以只推薦適馬鏡頭35mm f/1.4 A DG HSM鏡頭(約5000元)。

這支頭的銳度很高,光圈全開的銳度很驚人。除此之外對紫邊、眩光的控制也很好,性能超越原廠鏡頭。

預算有限的朋友推薦佳能EF 40mm f/2.8 STM(約1000元)。這支鏡頭接近58°的視角可以替代35mm鏡頭,光圈全開下的畫質還可以,焦外略顯生硬,優點是小巧輕便(130g),缺點是光圈不夠大。

7.總結

35mm定焦鏡頭也是小編最喜歡的一款定焦頭,它可以滿足我們多數場景的拍攝需求;定焦鏡頭的焦段雖然侷限,但相對而言,它有更高的畫質和製作工藝,重量上相對也更便攜。

而且35mm的焦段可攻可守,不管是拍攝人文還是小品,使用人工走步就可以獲得合適的取景畫面,限制焦段也可以讓人有更多時間思考構圖、如何用35mm焦段來表達題材和情緒等。

50mm定焦鏡頭特點

1.最適合新手的定焦鏡頭

50mm,很多人初學攝影接觸的第一個定焦焦段。光圈從1.8到1.4,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是一次興奮的跨越。

之所以說它適合新手,是因爲50mm鏡頭在實際視角上與人眼尤爲接近,更加能令拍攝者獲得身置其中的感受,進而讓攝影人產生更強烈的拍攝和創作慾望。並且在拍攝時更容易構圖,有利於拍出畫面的美感。

2.價格便宜

大部分的50mm的定焦鏡頭價格也不高,Canon、Nikon、Sony等大廠推出的50mm定焦鏡頭,擁有 f/1.4 大光圈的一般三千多元,光圈小一點的 f/1.8 更便宜些,一千以內也有,性價比非常高。

當然有一些給專業玩家使用的50mm定焦鏡頭價格可以達到上萬元,但業餘玩家一般用不着。

我司出版圖書推薦《數碼攝影入門從拍攝到後期》

3.50mm鏡頭可拍人像特寫

50mm相比於35mm定焦頭最大的優點應該就是可以拍攝人像特寫了。35mm拍攝人像特寫,面部會有明顯的畸變,但50mm鏡頭就會好很多,在接受範圍之內。

4.街拍好搭檔

相比於24mm和 35mm,50mm定焦鏡頭在街拍中更容易掌握,可以保持一定距離拍攝,也更容易對拍攝場景進行預估,方便進行盲拍操作。

5.總結

50mm定焦鏡頭以其超高的性價比以及接近人眼透視關係的拍攝效果絕對是初學者的首選定焦鏡頭。如果您還沒用過定焦頭,幾百元入一隻50定玩一玩,是個不錯的選擇。

85mm定焦鏡頭特點

1.最常用的人像焦段

85mm成爲所謂的人像黃金焦段是有道理的,原因有幾點:

其一,85mm鏡頭的視角約爲28°30″左右,在各個距離拍攝人像,都不會造成明顯的透視變形,導致模特的臉部因爲近距離拍攝而出現拉寬的效果。

其二,85mm較窄的視角還會壓縮畫面,讓畫面中人像作爲當之無愧的主視點,雜亂的背景和周邊環境都被摒棄。

其三,就是85mm作爲中長焦段焦距鏡頭,例如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這樣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虛化能力非常優秀,可以將人物的背景有效的虛化,營造出背景分離的效果。

2.控制臉部透視、表現小臉效果

在距離模特很近的位置,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臉部特寫,EF 85mm f/1.2L II USM仍然對臉部的變形控制的非常到位,沒有讓模特的臉部發生明顯的透視變形,依舊保持了原本的臉型比例,同時臉部還有一定的立體感。

雖然焦距更長的鏡頭對控制臉部透視變形會更好,但是焦距更長的鏡頭會導致畫面的立體感下降,模特的臉部五官過於平面。

3.中長焦虛化優勢明顯

EF 85mm f/1.2 II USM這支中長焦大光圈鏡頭另外的優勢就是擁有非常優秀的虛化能力,不僅在臉部特寫、半身視角的拍攝中,使用大光圈會有非常強烈的虛化效果,在拍攝全身時,也有足夠的淺景深營造能力,距離模特一定距離拍攝,仍然會有不錯的背景虛化表現。

4.小景風光也能拍

85mm定焦可以把本來曲折且複雜的景觀設計分割成一個一個相對小視角範圍內的區域,讓其看起來更小巧精緻。

如果換成35那樣的視角,可能左右很多雜亂的東西就湧了進來。

5.街拍更隨意

接近30°的視角,帶來的是畫面的簡潔,主題的突出,以及與被攝對象一定的距離使拍攝過程更自然。

使用這個焦段的鏡頭,要求距離判斷更準確,觀察得更細緻,否則拿起相機才發現畫面裝不下被攝對象就“汗顏”了。

此外由於長焦距和大光圈帶來的淺景深對對焦精度的要求更高,抓拍時最好是先選擇好場景,完成手動對焦,等待對象出現再拍攝,也就是陷阱對焦拍攝。

入門推薦佳能鏡頭EF 85mm f/1.8 USM

這支鏡頭在85mm焦段中算比較便宜的,視野較窄,能幫助拍攝者更好地找到並突出主體,同時對剛開始“掃街”的溝通能力不強的初學者來說,也能起到很好的學習和提升作用。

中端推薦適馬鏡頭85mm f/1.4 EX DG HSM

相比入門鏡頭,這支鏡頭的成像品質更高,大光圈帶來的虛化也更明顯。

6.總結

85mm定焦鏡頭無疑是拍攝人像強有力的工具,無論是特寫還是全身人像都可以勝任。漂亮的散景以及完美的畸變控制都是其優勢所在,可以說是人像攝影師的必備鏡頭。

當然,只要你喜歡這個焦段的視覺感受,拍攝任何題材都沒有問題。

135mm定焦鏡頭

1.散景之王

如果說35mm是人文之王,85mm是人像之王,那麼135mm也給個王的頭銜,就是散景之王。

焦外虛化效果越明顯,就越能突出主體的立體感,感覺更舒服和諧,特別是人像攝影,散景可謂必備元素。

大於200mm的長焦距雖然散景較模糊,但並不代表質素一定就好,而小於85mm的短焦距在光學設計上要做到散景漂亮,難度很較大。可以說,135mm屬於折中的方案。稱爲散景之王一點不爲過。

2.街拍人像的利器

135mm的焦段,可以遠距離拍攝街頭的行人。即便被發現,因爲距離較遠,也不會有什麼壓力。

3.素質過硬

135mm的素質是各家中長焦鏡頭裏頂尖的,光學設計技術含量很高(85mm鏡頭往往在50mm標準鏡頭對稱光學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放大,這樣容易獲得F1.4-1.8大光圈,也無需採用超低色散玻璃鏡片,135mm定焦鏡頭多采用Sonnar結構的光學設計,鏡頭內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特殊設計的光學部分,之後會有詳細的介紹),適合拍攝半身或特寫,普遍擁有更大的光圈和更好的手持性。

快門:1/400 ISO:200 光圈F2.2

使用佳能135街拍的畫面,放大100%細節清晰。

從以往135mm定焦鏡頭的表現來看,畫質都十分出色。在人像特寫、T臺走秀、藝術小品等題材創作時,會擁有更佳的視覺剪裁力和主體躍出感。

比如尼康 AF 135mm/F2D DC要比AF DC 105mm/F2D的光學結構更縝密、更完善,全開光圈也非常銳利,邊緣幾乎看不到銳度下降,完全沒有鏡頭畸變,所以能躋身“尼康”五大毒頭,號稱“銳如刀,媚如妖”。

4.總結

如果你是一個對畫質要求很高的人,又喜歡拍攝人像特寫,或者是拍攝舞臺,那麼一隻135mm定焦對於你來說是非常實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