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羽

崔明冲,是《少年包青天》第一部里,最让人遗憾,也最唏嘘的凶手吧。

这份遗憾,首先在于他长得很帅,相比较公孙策纯粹的温文尔雅,他在外形上更多了一分庄严持重,可以说是那种典型“月中清露沾朝衣”的古代贤士形象。

所以,第一次出场的他,是公正廉明、为国为家、正人君子的形象。

当时,包拯和公孙策上京赶考,却遇上有考生拿地域做文章,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下足,耻笑西南仕子难以在北方立足。

包拯他们属于南方仕子,在众人的撺掇下,写了一副下联:南麟北走满山禽兽尽低头。

崔明冲在此时出现,一番言论说得众人心服口服,包拯当场感慨:“果然是朝中难得的人才。“

公孙策更是直言,以后如果他们为官的话,一定要以崔大人为楷模。

崔明冲是个人才,这点毋庸置疑。

在才华上,当年的他,能够高中状元,就已然证明他必然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在抱负上,他是一个真正为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着想的好官;在为人上,他能够得到朝中庞太师和八贤王共同的赏识,可见其人格魅力。

然而,这样的崔明冲,却是成也爱情,败也爱情。

最初,改变他命运的女人,是一个叫云霜的女子。

云霜是他姨母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高中之前的崔明冲,家境贫寒,能够上京赶考,全靠姨母变卖家产给他当作盘缠,才让他有机会踏上仕途之旅。

按照崔明冲的说法,当时的他,并不知晓这是表妹的一番心意,是一个女人爱他的证据,还认为是姨母渴望自己光宗耀祖所以才这样做。

他说,他只把云霜当作妹妹对待。

虽然,我认为这个说法有一面之词的美化之嫌,毕竟云霜的那首诗写得缠绵悱恻,分明描述的是两个人的两情相悦,但暂且还是以此定论。

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更让崔明冲后来的做法里,多了一丝悲凉和无奈之感。

最终,当年云霜饮下的那杯毒酒,也终结了崔明冲的命运。

高中状元以后的崔明冲,对庞府的二小姐一见钟情,他描述说,第一次看到惜燕惊呆了,明白这就是他命中的女人。

庞太师也很中意他,自然而然他们喜结连理。

这时的云霜,得知崔明冲高中状元的事,寻上京来,得知他已然成婚的事,没脸再回家乡,流落京城做了歌妓。

崔明冲得知此事,心中有愧,想要给云霜一个名分,但是云霜也是个有傲骨的女子,她不愿意这样。

最后一次见面,云霜说想跳一支舞,崔明冲抚琴,此为诀别。

云霜服了千日醉,走了,只留下一首诗:

水上鸳鸯,云中翡翠;优佳相随,风雨无悔;隐喻山河,指诚日月;生则同襟,死则同穴。

民间有传言,说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够高中状元。这首诗里暗含着崔明冲和云霜的名字,两个考生破解出来,并且他们是当年云霜跳舞的见证者,以此威胁,换取考试的试题。

这,便是崔明冲的作案原因。

为了掩盖当年的真相,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前途,他走出了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步。而这步踏错了,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再回头。

其实,我认为崔明冲败在坏得不够彻底。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对云霜的愧疚之心。

其实,要是按照他的说法,他当年并不知晓云霜的心意,他们也无任何婚姻之实,且云霜是自杀,不是他刻意为之。

那么,这一切就算被知晓,他照样可以不承认,义正辞严,推得干干净净。毕竟无凭无据,随便那两个考生怎么说,凭他的地位,他只要心再狠一些,那两个考生从一开始,压根就威胁不到他。

但是,他做不到。

是的,其实不是这件事本身能威胁到他,只是他的心无法放过自己而已。

他是个重感情的人,不能忽略云霜对他的情谊,不能在云霜死后装作一切都没发生,不能原谅当年的自己。

哪怕他不爱云霜,他也无法说服自己,这么快就和另外一个女人卿卿我我,所以尽管他爱惜燕,却还是选择逃避,奏请皇帝远走他乡,一去三年。

相比包公案里的陈世美,崔明冲在这点上,反而被勾勒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

他无法逃过内心的谴责,但是他也不能任由人威胁自己的仕途名声,虽然我认为这种威胁之所以成立,不过是由于他心不够坚硬。

所以,他选了杀了那两个书生。

人,有时就是这样,一念成佛,一念也成魔。

当我们犯下一个错的时候,为了掩盖这个错误,就会继续犯错,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可能再也合不上。

所以,他后来继续杀害了店小二周八斤,还有破解出诗文之谜的公孙策。如果不是公孙策运气好的话,他也压根活不过来。

人生所有的选择,都为因果,种孽因最终也得孽果。

他的重情重义让他深陷自责的牢笼,这辈子反而是辜负了眼前人,他最终负了两个女人,惜燕也随他而去;

他有着一颗报效朝廷的热血之心,有才华,有魄力,妥妥的青年才俊,前途大好,一片光明,而最终,他也因为仕途名声误入歧途。

他的性格品行,也让他的做事方式带着光明磊落的风格,不滥用自己的职权。

要是他再狠心一点,退一万步讲,哪怕真的是他做的,一来只要他把这些事告诉庞太师,相信庞太师可以帮他解决得很好,他用不着亲自动手。

二来,他就算不告诉庞太师,凭他自己的能力和人脉,也有很多个方式让那两个考生诉说无门,他甚至可以反过来威胁他们,要是敢乱说的话,就让他们没法继续参加科举。

但他都没有。

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也就不是那个让观众感到惋惜的崔明冲了。

人,总体都是复杂的,站在不同的维度,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品行。

崔明冲因为私利而害人,但也正是他骨子里的善良和对正义的坚持,才给人留下把柄,成为他的软肋。

最后,被包拯揭露出来的崔明冲,也因为含着各种愧疚之心,自裁公堂。从此以后,朝廷少了一个真正的好官。

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人对于崔明冲的结局,深感遗憾,认为如果他活着的话,能够为百姓,为朝廷做很多实事,他本来真的有光明的大好前途,一展抱负。

但是,每个人也都要为自己的错误埋单。《少年包青天》这部剧的基调,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所以,饶是崔明冲有千万个理由和不得已,他的结局也注定不会美好。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