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羽

崔明衝,是《少年包青天》第一部裏,最讓人遺憾,也最唏噓的兇手吧。

這份遺憾,首先在於他長得很帥,相比較公孫策純粹的溫文爾雅,他在外形上更多了一分莊嚴持重,可以說是那種典型“月中清露沾朝衣”的古代賢士形象。

所以,第一次出場的他,是公正廉明、爲國爲家、正人君子的形象。

當時,包拯和公孫策上京趕考,卻遇上有考生拿地域做文章,寫了一副對聯的上聯:東鳥西飛遍地鳳凰難下足,恥笑西南仕子難以在北方立足。

包拯他們屬於南方仕子,在衆人的攛掇下,寫了一副下聯:南麟北走滿山禽獸盡低頭。

崔明衝在此時出現,一番言論說得衆人心服口服,包拯當場感慨:“果然是朝中難得的人才。“

公孫策更是直言,以後如果他們爲官的話,一定要以崔大人爲楷模。

崔明衝是個人才,這點毋庸置疑。

在才華上,當年的他,能夠高中狀元,就已然證明他必然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在抱負上,他是一個真正爲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着想的好官;在爲人上,他能夠得到朝中龐太師和八賢王共同的賞識,可見其人格魅力。

然而,這樣的崔明衝,卻是成也愛情,敗也愛情。

最初,改變他命運的女人,是一個叫雲霜的女子。

雲霜是他姨母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妹。高中之前的崔明衝,家境貧寒,能夠上京趕考,全靠姨母變賣家產給他當作盤纏,才讓他有機會踏上仕途之旅。

按照崔明衝的說法,當時的他,並不知曉這是表妹的一番心意,是一個女人愛他的證據,還認爲是姨母渴望自己光宗耀祖所以才這樣做。

他說,他只把雲霜當作妹妹對待。

雖然,我認爲這個說法有一面之詞的美化之嫌,畢竟雲霜的那首詩寫得纏綿悱惻,分明描述的是兩個人的兩情相悅,但暫且還是以此定論。

如果這個前提成立的話,那麼更讓崔明衝後來的做法裏,多了一絲悲涼和無奈之感。

最終,當年雲霜飲下的那杯毒酒,也終結了崔明衝的命運。

高中狀元以後的崔明衝,對龐府的二小姐一見鍾情,他描述說,第一次看到惜燕驚呆了,明白這就是他命中的女人。

龐太師也很中意他,自然而然他們喜結連理。

這時的雲霜,得知崔明衝高中狀元的事,尋上京來,得知他已然成婚的事,沒臉再回家鄉,流落京城做了歌妓。

崔明衝得知此事,心中有愧,想要給雲霜一個名分,但是雲霜也是個有傲骨的女子,她不願意這樣。

最後一次見面,雲霜說想跳一支舞,崔明衝撫琴,此爲訣別。

雲霜服了千日醉,走了,只留下一首詩:

水上鴛鴦,雲中翡翠;優佳相隨,風雨無悔;隱喻山河,指誠日月;生則同襟,死則同穴。

民間有傳言,說誰能破解這首詩,就能夠高中狀元。這首詩裏暗含着崔明沖和雲霜的名字,兩個考生破解出來,並且他們是當年雲霜跳舞的見證者,以此威脅,換取考試的試題。

這,便是崔明衝的作案原因。

爲了掩蓋當年的真相,爲了自己的名聲和前途,他走出了人生中最爲錯誤的一步。而這步踏錯了,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再回頭。

其實,我認爲崔明衝敗在壞得不夠徹底。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他對雲霜的愧疚之心。

其實,要是按照他的說法,他當年並不知曉雲霜的心意,他們也無任何婚姻之實,且雲霜是自殺,不是他刻意爲之。

那麼,這一切就算被知曉,他照樣可以不承認,義正辭嚴,推得乾乾淨淨。畢竟無憑無據,隨便那兩個考生怎麼說,憑他的地位,他只要心再狠一些,那兩個考生從一開始,壓根就威脅不到他。

但是,他做不到。

是的,其實不是這件事本身能威脅到他,只是他的心無法放過自己而已。

他是個重感情的人,不能忽略雲霜對他的情誼,不能在雲霜死後裝作一切都沒發生,不能原諒當年的自己。

哪怕他不愛雲霜,他也無法說服自己,這麼快就和另外一個女人卿卿我我,所以儘管他愛惜燕,卻還是選擇逃避,奏請皇帝遠走他鄉,一去三年。

相比包公案裏的陳世美,崔明衝在這點上,反而被勾勒成一個有情有義的形象。

他無法逃過內心的譴責,但是他也不能任由人威脅自己的仕途名聲,雖然我認爲這種威脅之所以成立,不過是由於他心不夠堅硬。

所以,他選了殺了那兩個書生。

人,有時就是這樣,一念成佛,一念也成魔。

當我們犯下一個錯的時候,爲了掩蓋這個錯誤,就會繼續犯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可能再也合不上。

所以,他後來繼續殺害了店小二週八斤,還有破解出詩文之謎的公孫策。如果不是公孫策運氣好的話,他也壓根活不過來。

人生所有的選擇,都爲因果,種孽因最終也得孽果。

他的重情重義讓他深陷自責的牢籠,這輩子反而是辜負了眼前人,他最終負了兩個女人,惜燕也隨他而去;

他有着一顆報效朝廷的熱血之心,有才華,有魄力,妥妥的青年才俊,前途大好,一片光明,而最終,他也因爲仕途名聲誤入歧途。

他的性格品行,也讓他的做事方式帶着光明磊落的風格,不濫用自己的職權。

要是他再狠心一點,退一萬步講,哪怕真的是他做的,一來只要他把這些事告訴龐太師,相信龐太師可以幫他解決得很好,他用不着親自動手。

二來,他就算不告訴龐太師,憑他自己的能力和人脈,也有很多個方式讓那兩個考生訴說無門,他甚至可以反過來威脅他們,要是敢亂說的話,就讓他們沒法繼續參加科舉。

但他都沒有。

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了,也就不是那個讓觀衆感到惋惜的崔明衝了。

人,總體都是複雜的,站在不同的維度,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品行。

崔明衝因爲私利而害人,但也正是他骨子裏的善良和對正義的堅持,纔給人留下把柄,成爲他的軟肋。

最後,被包拯揭露出來的崔明衝,也因爲含着各種愧疚之心,自裁公堂。從此以後,朝廷少了一個真正的好官。

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人對於崔明衝的結局,深感遺憾,認爲如果他活着的話,能夠爲百姓,爲朝廷做很多實事,他本來真的有光明的大好前途,一展抱負。

但是,每個人也都要爲自己的錯誤埋單。《少年包青天》這部劇的基調,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所以,饒是崔明衝有千萬個理由和不得已,他的結局也註定不會美好。

-END-

和每個來這裏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