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今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一款來自美國藥廠吉利德公司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曾一度被視作是能對抗新冠病毒的“神藥”。

然而,隨着更多圍繞該藥物臨牀試驗的展開,人們卻發現該藥物的效果並不明顯。世界衛生組織今年10月15日發佈的一項跨國大型臨牀試驗結果就顯示,瑞德西韋在減少死亡率和住院時間上都沒有顯著效果。

可即便如此,美國食藥監局(FDA)還是在10月22日通過了該藥物的審批,令其成爲了美國市場上首款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

結果,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的執行主編近日就在一篇文章中炮轟了此事,並懷疑這其中可能有政治干涉科學的情況。

在這篇名爲“新冠肺炎:政治化,‘腐敗’與打壓科學”的文章中,《英國醫學雜誌》的執行主編卡姆蘭·阿巴西(Kamran Abbasi)表示,在應對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一些政客和政府機構正在爲了政治和金錢的私利打壓科學,而公衆將不得不爲這種嚴重的腐敗行爲買單,乃至付出生命。

截圖爲《英國醫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其中,在列舉政治打壓科學的案例時,他就特別提到了瑞德西韋以及另一款在美國極具爭議的新冠肺炎藥物“羥氯喹”的事情,稱這兩種未經證實的藥物能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草率的批准上市是美國特朗普當局用政治操控科學和打壓科學的結果。

截圖爲《英國醫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雖然阿巴西並沒有在他的文章中進一步談論瑞德西韋的問題,但他會在這樣一篇文章中點名瑞德西韋,勢必會加劇人們對該藥物以及美國食藥監局審批流程的懷疑。

此前,在美國食藥監局於10月22日正式批准瑞德西韋上市後,美國《科學》雜誌曾經在10月28日爆出兩個引人關注的信息:

1、美國食藥監局在通過瑞德西韋的審批之前,並沒有諮詢他們以往在審批這種複雜的抗病毒藥物前會諮詢的一個外部專家組,儘管這種諮詢工作並不是必須的。

截圖爲美國《科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2、歐盟方面曾於10月8日與研發瑞德西韋的美國吉利德藥廠簽署了一個採購瑞德西韋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簽署一週後,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那個對瑞德西韋很負面的臨牀試驗結果。可早在9月23日時,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這一對瑞德西韋不利的結果告知了吉利德方面。

截圖爲美國《科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此外,根據英國路透社昨天的一篇報道,全球頂級的重症醫療學術機構“歐洲危重病醫學會”近日也做出了不利於瑞德西韋的表態,稱他們不推薦醫療機構將瑞德西韋作爲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日常藥物”,理由是世界衛生組織10月15日發佈的跨國臨牀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的療效存疑。

圖爲路透社的相關報道

對此,吉利德方面在回應路透社的採訪時堅稱瑞德西韋有效,並稱他們相信一線醫護人員會認可他們的藥物。吉利德還抨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臨牀試驗,稱該試驗質量不高。

但根據《科學》雜誌的報道,世界衛生組織認爲吉利德的說法是一種過分的抹黑行爲。一名參與了世界衛生組織試驗的調查人員就表示,因爲試驗是在一些低收入國家開展的,就說這種試驗沒有價值,這是純粹的偏見。

截圖爲美國《科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公開資料現實,圍繞瑞德西韋的一些大規模的臨牀試驗目前反饋出的結果並不一致。比如,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吉利德自己贊助的臨牀試驗都顯示瑞德西韋可以縮短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住院時間。

這些結果也令該藥物獲得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爲美國政府操持新冠疫情防疫工作的傳染病學專家福奇的稱讚和認可。福奇還曾在今年4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關於瑞德西韋可以縮短住院時間的結果出爐後,表示這種藥物將成爲應對新冠肺炎一種“醫療標準”。

圖爲美國媒體對於當時福奇表態的報道

但中國一項半途中止的臨牀試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的大規模臨牀試驗,都顯示該藥物沒有顯著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