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叫李少芬;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裏是缺舟也渡人”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一樣,都不會念完了經就罵和尚。

因爲我們有良知。

以後如果要寫重大年份表的話,2020年,這個年份他一定榜上有名。

不是因爲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而是在這樣疫情當中,湧現出的閃耀着光輝的醫護人員以及志願者,當然了,不能忘卻地還有及衆志成城的我們。

我們的主心骨除了國家的支持以及領導人的正確思路之外,最被推崇的應該就是鍾南山院士以及李蘭娟院士。(不是說其他醫護人員不重要,他們也是同樣偉大)

但是因爲篇幅有限我不可能一個個就訴說和感謝,所以今天就節選了比較有代表的人物——鍾南山院士。

缺舟:

鍾南山院士,男,漢族,黨員,1936年生人。

福建廈門人,中國工院院士,國家健康專家,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因爲鍾院士的履歷之輝煌,無論是醫學還是體育,就算不說,很多人也很有體會,所以這裏不再贅述。

今天最想說的除去他專業之外的一點“私生活”,想要看看他的興趣愛好以及陪伴他,支持他的妻子。

很多人都知道鍾南山院士的醫學非常厲害,但其實作爲體育和醫學,雙料世家出身的他,對籃球有着很高的興趣。

因爲共同愛好,所以產生興趣;因爲興趣的延伸,雙方步入婚姻殿堂。

鍾院士的妻子李少芬也很厲害,是首屆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曾擔任廣東隊教練以及中國籃協副主席

兒子鍾帷德,雖然現在看起來大腹便便,但也是醫院籃球隊主力。

而女婿是個美國人,也是個籃球迷。

可以說一家人都和籃球有緣,我爲什麼一直在強調“籃球迷”這個字眼呢。

是爲了講述接下來的畫面。

2020年5月,一個84歲的老太太在一個籃球上練習投籃,從她標準的壓手腕姿勢來看,年輕時指定是征戰四方的好手。

只不過歲月不饒人啊,哪怕身體的記憶再怎麼熟悉,當初的準頭和力量都已經跟不上,但是她仍然不斷的投籃。

因爲她始終會投進,而她等的那個人,也終究會回來。

這個老太太自然是李少芬女士,而她所等的人正是鍾南山院士。

兩人之間有什麼情感軼事我不知道,有什麼伉儷情深的典故,我也不沒有知道。

但是我只能從一些細微的小事裏邊明白,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愛,一直如此平凡。

人生直道是尋常。

你不在的時間裏,我等你喫飯。

孤獨是不可避免的,等候是註定的。

而這種等候,在很多年以前,鍾院士也深有體會。

因爲李少芬女士的籃球隊員身份,所以她的婚姻在當時那個年代是需要經過國家批准的。

鍾院士表示自己可以等,而這一等就是八年。

如今的一種角色互換,不正是愛意的體現麼?

不求人生如初見,但求日久相看兩不厭。

人生留味是清歡,我們既然不能在成就上比肩鍾南山院士,那麼迴歸家庭之下,希望也能夠和自己相濡以沫之人,做到相敬如賓。

李少芬女士打籃球的視頻,據兒子所說鍾南山院士還沒有看過,現在希望您能看到。

2020.11.15. 缺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