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寇向中國守軍開槍,打響了全面侵華的第一槍,日軍向宛平城進行炮擊,駐守的第29軍將士迅速展開反擊,雙方進入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在武器方面佔據優勢。

當時戰鬥打得有多激烈呢?守軍第29軍的副軍長佟麟閣陣亡,師長趙登禹犧牲,由此可見戰鬥的慘烈,由於日軍採取偷襲,加上武器裝備佔據優勢,守軍第29軍將士死傷慘重。

在這次戰鬥中活下來的戰士很少,筆者今天介紹的這位老兵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名字叫付錫慶,作爲一名盧溝橋戰鬥的倖存老兵,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已經87歲了,不過當年的戰鬥他仍記憶猶新。

付錫慶老兵回憶,他從小父母早逝,在中學畢業後的第二年就到天津當兵了,被分配到29軍第38師的教導隊,當時38師的師長是張自忠將軍,付錫慶由於表現出色,被安排爲教導隊的機槍手。

當時的第29軍以大刀聞名,全軍上下無論是當官的還是當兵的,就連伙伕也不例外,人人身上都揹着一口大刀,他們的大刀是特意請人打造的,刀長三尺重7斤,刀口鋒利無比。

部隊裏還請來了專門的武術大師教戰士們大刀的功夫,使用大刀要靠臂力,因此第29軍的訓練跟其它部隊不同,會對新兵進行鍼對臂力的訓練,在這樣的訓練下,第29軍的戰士們個個都能舞大刀。

付錫慶回憶起和日軍拼刺刀,那是在1937年7月28日,當時日軍大舉進攻南苑,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日軍迅速突破防守很快就進攻到了東門,爲了守住陣地,付錫慶和戰友們跟日軍拼起了刺刀。

他左手拿着槍,右手提着大刀朝鬼子砍去,同時鬼子的刺刀也刺向了他的左肋,他的大刀砍在了鬼子的肩膀上,鮮血濺到了他的臉上,之後他一腳踢開鬼子,隨後繼續揮刀砍殺鬼子。

戰鬥中他砍殺了好幾個鬼子,自己也身受重傷,幸虧他的副機槍手照顧,揹着他到了醫院才撿回一條命,在醫院裏他住了三四天之後,北平就被日軍佔領了,他跟隨部隊轉移,傷也變得嚴重了。

他的大腿受傷由於缺乏醫療設備和藥品,不得不進行截肢治療,此後他一直在醫院養傷,傷好之後他回到了天津,部隊裏把他評定爲二等甲級殘廢軍人,此後他一直在天津生活,一直到全國解放。

解放初期,付錫慶被安排在街道工作,後來被安排在鎮政府當祕書,過了幾年又被安排到清潔隊工作,幹上了掃大街的工作,一干就是31年,一直到1989年退休,此後靠補貼過日子,晚年的付錫慶稱對此很知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