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系列叢書《反攻柏林》中曾寫到:“成千上萬輛蘇制坦克和裝甲車,浩浩蕩蕩地向柏林開去”,可想而知,數萬輛蘇聯坦克起到了二戰的決勝作用,甚至在冷戰時代也是對手最忌憚的力量。

而這些“鋼鐵洪流”的背後,是60多萬青年的默默付出,曾創下年產上億噸軍用鋼鐵的記錄,也因此創立了蘇聯第一座“鋼鐵城市”--馬格尼託格爾斯克(下稱馬格尼城),乃至現在也依然是俄羅斯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

馬格尼城創立於1743年,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在葉卡捷琳堡400公里外的邊界處設立奧倫堡陣線,馬格尼城的前身就是其中的一座要塞。幾年後,兩個礦主在要塞附近發現了鐵礦石,於是向女皇請願開採並起名爲“磁石山”,據說因指南針受磁場影響經常失靈而得名,當時最高年產也就5萬噸生鐵。

隨着二戰跡象愈加明顯,蘇聯通過《五年計劃》將馬格尼城列爲大後方鋼鐵生產基地,邀請兩隊美國專家前來設計工業與城市藍本,對標當時最先進的美國工業中心加里和匹茲堡。雖說這是美蘇第一次工業合作,但很快就產生分歧,因爲美方工程師考慮的是長期影響,而蘇聯更在意的是產能。

在美方設計思路中,馬格尼城應遵循線性城市設計,即各個廠房與居住區平行設立,中間以綠化帶和公路相隔,既能保障生產進度,也能減少工人通勤時間。但蘇聯卻認爲此舉會大大減緩產能,執意將廠房與住宅區分別設立,不歡而散後,蘇聯工程師在設計基礎上擴大了足足四倍面積,使得第一年鋼鐵產量就超過400萬噸,1930年以千萬噸產能位列世界第二。

雖說產量迅速提高,但蘇聯卻對虎視眈眈的德國不敢掉以輕心,在進度和供應嚴重不足的前提下,先後分三批號召全蘇青年前來馬格尼城參與建設,其中第二批20萬人專門負責修建廠房與住宅區(據說部分來自古拉格集中營),第三批40萬人則分散在車里雅賓斯克至哈薩克邊境之間全力挖掘礦石。60多萬青年湧入馬格尼城,以凍死一萬多人的代價,最終創造了巔峯期年產上億噸的產量。(2005年時,生鐵總產量已超過5億噸)。

當時的美方設計師勞爾對比表示:成績是很耀眼,但最終會不可收拾。

馬格尼城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座鋼鐵鑄成的雕塑,一名鋼鐵工人將寶劍轉交給士兵,高高舉起的姿勢意喻衛國之心不可動搖。這座雕塑在戰後被改名爲“二戰貢獻紀念碑”,據說紀念碑下埋有數百具鋼鐵工人的屍骨。

美國設計師勞爾的判斷在當時是毫無意義的“謊言”,但現階段的馬格尼俄羅斯人卻不再這麼認爲,因爲2015年的聯合國環保報告中,首次出現“馬格尼城僅10%的新生兒完全健康”以及“工業廢氣、廢料污染超標分別是70倍和58倍,以及飲用水污染15倍”等等內容。

與“嚴防死守”的諾里爾斯克比起來,馬格尼城並沒有那麼多限制,莫斯科海關也只問了一句“爲什麼想去馬格尼旅行”,得到回答“旅遊作者就要去別人沒去過的地方”後就很乾脆的放行了。

從莫斯科飛過去也就兩個小時左右,機場出來前往市區的路上會經過一條鐵路,妮薩琳說這就是當年運輸軍用鋼鐵的唯一鐵路,雖說馬格尼已經是大後方,但鐵路仍然遭遇了無數次轟炸,如今主要使用路段在住宅區與工業區之間,逢單日也會有火車在莫斯科和馬格尼之間來往,但全程需要50個小時。

馬格尼城區面積大概有10平方公里左右,總人口約40萬,與飛機上俯視城區略有不同的是,這座城市的污染貌似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嚴重,尤其是雪後的空氣,居然還有一絲絲甜膩的感覺。

然而,妮薩琳卻絲毫不給面子地揭穿了我的幻想:那是鋼鐵出爐時的氣味,經過低溫和氧氣溶解後初聞甜膩,其實是有毒氣體。

由於馬格尼城不是旅遊城市,而且是冬季淡季期間,僅有的戰爭和鋼鐵兩座博物館都沒有開放,但工作人員還是很熱心地給我們介紹了博物館後院停着的幾輛坦克。據說這款坦克(沒記住型號)100%採用了馬格尼軍用鋼材,是繼蘇聯4個型號、俄羅斯7個型號後的第12款坦克,第一第二輛組裝車型就被陳列在馬格尼城,準備在2020年中對外展示,而我,是第一個參觀的外國遊客。

另一個主要的參觀點是伊麗莎白女皇建立的“三位一體教堂”,實際上,女皇時期的主體是木製的,經過4次翻建後纔有瞭如今的規模。由於不是禮拜日也不是開放日,我們沒能一睹堂內風采,在飛雪中草草拍了一張就帶着遺憾離開了。

在妮薩琳的努力下,我們成功得到進入鍊鋼廠參觀的批准,但出於安全考慮只能在核心區百米外拍攝,與德國鍊鋼廠的高端設備比起來,馬格尼7大廠區基本都是上個世紀的落後設備,但勝在原材料十分充足,早期的燃料要從2000公里外的馬加丹油田運來,如今附近的新西伯利亞就有足夠的原油與煤炭,因而產量不降反增。

參觀的第二個廠房是土耳其投資佔股40%的熱剪生產線,年產能在1200萬噸以上,作爲交換,俄羅斯也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建了一座年產250萬噸鋼鐵的冷剪生產線。簡單說就是,土耳其可以得到40%的粗鋼和生鐵,而俄羅斯則擁有一座更便於對外出口的軍用鋼鐵廠,據說是十多個出口型號的飛機和裝甲車唯一指定的配件來源地。

從遊客角度出發,我最後還是選擇住到市郊,除了性價比考慮外,也有體驗當地人生活的原因。妮薩琳通過博物館工作人員找到了裏格村的一戶“農家樂”,每天包喫住人均也就1500盧布,合人民幣大約13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農家樂”不是我們所謂的那種農家旅社,而是有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民。

我們入住的這家男主人叫賓塔雷傑夫,在冶煉廠任職文書,專門負責發放文件以及招待外賓等等,當天恰好不在,女主人帶着鏟子來村口接我們的時候,靦腆地笑着說:昨晚一場大雪,今天不鏟的話,明天就鏟不動了。

按照氣象臺公佈的溫度,晚上會降溫到零下25℃,如果西伯利亞冷溼氣流不停,晚上還會有一場大雪,院子裏男主人的車已經被雪蓋住了三分之一。

喫晚飯前,男主人的父親很熱情地拉着我們看他親手醃製的黃瓜,據說一家四口一個冬天要喫掉200多公斤的醃製蔬菜,各種玻璃瓶都被利用起來,剩餘最多的是黃瓜,土豆、白菜和大部分西紅柿已經喫得所剩無幾了。

從生活角度看馬格尼城,雖說收入不高,人均月薪基本在3-4萬盧布之間,但當地的福利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每個季度都有糧油米麪免費供應,冬天還有200升汽油以及棉衣等等物資發放,或許,這纔是馬格尼城至今仍有40萬人口的主要原因。

在馬格尼城生活,絕大多數人都會遵循一個規律,在廠區工作的人一般會把家人安頓在郊外,因爲那裏空氣更好,與妮薩琳試了一下果真如此,在城區根本就看不到“鋼鐵城市”的輪廓,就連巨大的雕像也只能看到一點點影子,而在郊區看廠房就清晰了很多,也難怪多數人口都分佈在郊外。

(紀實類旅遊長文不好寫,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點贊和收藏,也歡迎您的評論與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