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基本落下帷幕,各種總結也必須要開始。除了各支球隊和所有球員的賽季總結,關於整個聯賽的賽制、運營、花費和影響力等問題,事關中超聯賽這個品牌、中國足球的形象和未來等各種因素,更需要深度總結和反思。

比如在支出花費這個問題上,根據《足球報》的報道,中超本賽季總支出超過2億人民幣,這個數據是否正常?錢花了是否達到了真正想要的效果?明年到底該怎麼花錢?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聊一聊。1、中超花費2億並不多,但實際效果喜憂參半

今年中超聯賽由於特殊賽制的關係,比往年多了很多項目的支出,按照《足球報》的報道,支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所有人員的核酸檢測費用。大連蘇州兩個賽區兩階段一共檢測了幾萬人次,數量非常巨大。

所有人員的酒店住宿費用。兩個賽區的入駐酒店都是五星級酒店,而且承接球隊的酒店不再對外開放,相當於包下酒店4個月。

場地維護費用。兩個賽區所有場地的比賽密度都非常大,草皮需要不斷維護和更換。

裁判費用。先後有超過60人次的主裁判、視頻裁判和助理裁判參與執法,總執法場次達到了160場。

各種物料費用。

這其中,前3項的支出費用最大,而且都是今年最新增加或者大幅增加的支出項;而裁判和物料等費用,足協往年也需要支出。

而這些重要的花費和支出,實際效果到底怎麼樣呢?

首先,核酸檢測和防疫工作可以打滿分。整個賽季下來,沒有出現任何意外,足協方面雖然對整個防疫工作在輿論看來有點過於小心,但實際效果還是可以令人滿意的。

其次,酒店住宿方面也沒聽到什麼抱怨。今年所有中超球隊的酒店和住宿費用到底是足協單獨支付,還是各支球隊也需要承擔一部分?這個問題沒有得到答案。如果全部由足協支付,那真是相當慷慨,給了各支球隊很好的待遇。畢竟往年的主客場制比賽,住宿費用通常都是俱樂部自己承擔。

足協一方面給各支球隊營造了很好的住宿環境,另一方面定期舉辦檯球、電子競技等各種娛樂活動,整整4個月的比賽基本沒有看到球員過於崩潰、情緒失控等問題出現,賽會制最讓人擔心的精神狀態問題並沒有變成危機。

但是,整個中超場地的問題則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大連和蘇州的球場今年在7-8月份趕上了連續的大雨,導致場地狀況迅速惡化,之後足協方面曾經試圖調整賽程和場地頻次來緩解壓力,但是效果一般。同時,10月開始的第2階段比賽,部分場地的草皮質量開始下滑,已經達不到最初的標準。

而且,部分球場偏軟或者偏硬的狀況讓球員適應起來花費了很多時間,賽季初期,先後有樸成、金信煜等多名球員賽季報銷,讓人惋惜。

關於場地的問題,足協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大連蘇州兩大賽區也在盡力,但在特殊賽制下,幾乎沒有強大的解決方案。

同時在裁判問題上,足協方面雖然給裁判的待遇並不低,但今年裁判的表現也不能讓人滿意,包括韓國裁判在內,都出現了一定的爭議。

防疫和球員食宿等問題解決得比較出色,場地、裁判等問題需要深度總結,今年中超這2億花費喜憂參半,無法評說好壞。2、中超2億花費怎麼承擔,足協經濟壓力並不小

中超今年花了超過2億,這些錢到底從哪兒來?如果單純算一道數學題,並不難獲得。

簡單列舉一下中超聯賽這幾年的贊助商可以發現,包括體奧動力、中國平安、耐克、上汽、天貓在內的幾大品牌,分別從轉播權、冠名權、球衣贊助、電商合作等領域合作,其他還有包括青島啤酒、蒙牛等二三級合作伙伴,中超每年的總商業收入可能會在20億左右。

20億看似是一個天文數字,不過仔細算一算,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而且這些贊助能不能都拿到手也是問題,畢竟中國足協管理的球隊和項目實在太多,到處都需要花錢。

在這所有的收入,足協會拿到10%,中超16支球隊的分紅會超過10億,再加上各種運營費用,同時,中甲和中乙聯賽也都先後開始進行,由於這兩個聯賽幾乎沒有太多的贊助商支撐,足協方面的花費卻一點都不能減少,因此,整個聯賽的總花費並不少,經濟壓力比較大。

中國足協最近這些年到底有沒有錢,其實看給國足聘請主帥的分量就能得到答案,如果有萬達、恒大等企業贊助,可以請到卡馬喬、裏皮這樣的世界名帥,如果只能自己掏錢,只能請高洪波、佩蘭、李鐵這種檔次的主帥,這足以說明足協方面到底有沒有錢。

同時還要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個贊助品牌能否完全履行合同。早在2019賽季結束時,很多品牌的贊助費用支付就不夠及時,當天津天海在今年3-4月急需救命錢的時候,他們2019賽季的接近6500分紅卻沒法一次性拿到,這最終也成爲導致他們被迫解散的原因之一。

本賽季中超只有20輪比賽,賽程大幅壓縮,大多數比賽沒有觀衆進場,這一系列問題都會導致贊助收入的下滑,下滑程度還是未知,但是明年各支中超球隊的分紅估計還會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足協能花2億人民幣給中超鋪路實屬不易,接下來如果明年還要支付如此多的金錢,經濟壓力只會更大。3、明年中超還要繼續花2億?賽會制對各方面都不公平

在今年中超的運用壓力已經非常大的前提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前幾天接受PP體育採訪時還是坦誠,明年大概率還會採用賽會制的方案,那就意味着可能還要花2億甚至更多。原因如下:

如果繼續採用賽會制,核酸檢測、場地維護等費用都無法避免,根據今年的狀態總結,明年可能會繼續增加;

今年賽會制在足球層面的最大問題是比賽場次偏少,如果明年增加場次,意味着比賽週期延長,包括核酸檢測、酒店費用、場地維護等費用都會大幅增加;

贊助商肯定希望比賽場次變多,贊助費用纔會儘量給足,但這與大幅增加的運營成本撞車。而比賽如果減少,贊助費用也會降低,都很麻煩。

考慮到第3條原因的影響,中超一旦明年繼續採用賽會制,爲了讓比賽場次更多,總花費可能會突破2億,甚至達到新高,那最終的營銷效果會怎麼樣,又會採用什麼賽制,都是疑問,時間短任務重,再加上明年還有奧運會、歐洲盃等大賽,中超的運營壓力將變得更大。

同時,如果分紅持續減少,很多中小球隊怎麼維持下去就都是疑問。

現在再來看最初的問題,中超今年這2億花得值不值?只能說,花得沒有辦法,都是必須要花的錢,足協方面已經盡力,各支球隊也已經盡力。但這樣的非正常狀態很難繼續維持,各方面都不能這麼去花錢、去不計後果的投入。

明年中超到底怎麼樣才能達到多贏的局面,還是要各方面深入思考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