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鏡子、照片、手機黑屏,哪裏映照出的自己最好看?據說普遍共識是:照片<鏡子<手機黑屏映像。

大約是這麼個感覺↓

不過,好看程度見仁見智,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究竟哪一個纔是真實的自己?

有人認爲照片最真實(當然,這裏所謂的照片不能是那種開了十級美顏濾鏡,磨皮修容到媽都不認識的照騙;也不能是PS高手恰到好處卻又鬼斧神工的精修,導致照片看不出哪裏不對但就是比生圖好看10倍),因爲照片是被完全沒有感情色彩的光學儀器記錄下來的,應該足夠客觀。

也有人認爲鏡子更真實,因爲人們在拍照時總會揚長避短地專注於某些特定角度,小心翼翼地擺出自己最美的表情和姿態,而照鏡子時則沒有這麼多雕琢。

究竟哪個觀點更有道理,我們還要從人是怎麼看東西說起。

選擇性失明和選擇性提取:

人的視覺信息處理機制

人的視覺系統包括:眼球、大腦皮層枕葉,以及兩者之間的視神經線路系統。人們看東西的整個過程可以簡單分成兩大步驟:視覺信號的傳遞和視覺信號的處理。

視覺信號傳遞,就是影像的光線經過瞳孔和晶狀體落在視網膜上,再由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將光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的神經衝動,通過視神經纖維傳至視覺的高級處理器——大腦皮層的枕葉。

同所有的信息傳遞過程一樣,視覺信號的傳遞無非就是信號的轉換+信號的傳播,和水兵的旗語燈語、電報的莫爾斯碼、甚至《長安十二時辰》裏望樓上不斷變化的窗格,本質上沒什麼不同。

而信號處理的過程就比較一言難盡了,畢竟涉及到高級神經中樞的活動,這裏還有一大片人類當前認知水平無法企及、望而生畏的盲區。我們只是粗略地知道,當視覺信號傳到腦部的視覺中樞,也就是距狀裂兩側的枕葉皮質時,會開始一套信息提取和加工的過程。

研究發現,視覺中樞皮層的神經元對視網膜傳來的信號並不一視同仁,只對圖像的某些特定細節感興趣[1]。而且,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大腦還會根據我們的認知、經驗和記憶,提煉出部分信息進行整合、加工,最後輸出一種混雜了文化、審美,甚至好惡的視覺概念。

這套“選擇性失明+選擇性提取”的視覺信號處理模式意味着,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實的。此外,中學物理也告訴我們,鏡子裏的像是虛像,也就是說那個像是你自己身上發出的光碰到鏡子再被反射進你眼中的。但你的大腦會讓你覺得光線是從鏡子後面傳來的。所以,當你認爲光線來自鏡子後面時,就意味着大腦對影像已經進行了一次信息的提煉,並悄不做聲地過濾掉了很大一部分信息——比如,沒人具有完全對稱的五官,每個物體在差異色溫下的色調都不太一樣,但照鏡子時我們卻很難意識到五官不對稱的瑕疵,也不太會感受到色溫的差別。

而相機就不同了,它呈的是實像,它記錄的每一個光點都是實實在在的光源投射而來。你某個瞬間的影像會被它一五一十地捕獲,然後死死定格在二維平面中。

這麼說,照片上那個難看的影像纔是真實的自己了?啊,悲傷那麼大……不,別急,其實照片的真實性也有侷限。

焦距決定美醜

把“距離產生美”實踐得最好的並不是人類,而是看似客觀的相機。具體來說,相機所呈的像雖然是實像,但它需要將三維影像投射到二維平面上,那麼根據透視原理,不同的焦距就會使圖像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

理論上說,焦距爲135mm所拍攝的人像最符合真實情況。但你以爲這樣拍出的照片就一定是最真實的自己嗎?不,構圖和光影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一個高明的人像攝影師有時候就相當於一個化妝師,他會通過散射光拍出細膩的皮膚,通過強光勾勒出發光的髮梢,通過側光塑造出立體的五官身形,甚至通過逆光打造出恰到好處的輪廓線條,這些是任何修容陰影都難以比擬的。

我們來感受一下不同光影對一個人的修飾效果:

雖然光影的妙手不是誰都能抓住的,但好在我們現在有了手機黑屏,它自帶暗光效果,映照出的人像格外好看,於是成了許多人日常最喜歡的照影物件。汽車窗、建築物鏡面等等也都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凍臉效應:動態臉通常更好看

說完真實性的問題,我們再來說說,爲什麼人們普遍覺得鏡子(包括手機黑屏)中的自己比照片裏的更好看?這就涉及到大腦視覺處理時的選擇性了——大腦更容易識別動態的臉。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Robert Post及其同事做過一個試驗:讓參與者對20個人的2秒鐘視頻,以及從這些視頻裏截下的1200幀靜態圖打分,結果發現,同樣一張臉在視頻中的得分比在靜態圖中要高。也就是說,人們認爲動態臉比靜態臉好看。Post團隊把這種現象稱爲“凍臉效應(the frozen face effect)”。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視覺中樞會把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同一張臉進行信息提煉,並傾向於抓住權重更高的信號,換句話說就是特徵最明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信號,因此更容易識別動態而非靜態的臉。此外,大腦在動態識別時還會下意識地將五官不對稱的地方進行修飾,選擇性地忽略一些不完美的細節。

“照鏡子時會腦補30%的美麗”——前些時候流行的這句“科普結論”從凍臉效應的角度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這個30%的數據不知從何而來。

凍臉效應也能解釋爲什麼有些人特別上相,而有些人則正好相反。所謂“上相”就是指照片比本人好看,這實際上反映的是相機和人的視覺對面孔美感的評分差異。五官比例、五官形態、肌肉線條、面部輪廓……這些都包括在面孔的評分系統中,但是它們在視覺和相機中呈現的權重不同。所以,上相與否,其實就是視覺評分系統和相機成像評分系統之間的爭議,就好像選秀節目中兩個導師對同一位選手發生意見分歧一樣。

看到這裏,希望不上相的朋友們可以釋然一些——就算相機對你的臉評分不夠友好,但別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你依然美麗,而你在網上也可以少發照片、多發視頻。

自我增強效應

人類視覺的自動腦補機制還會帶來“自我增強效應”(self-enhancement effect)。按照許多學者的觀點,自我增強效應是指在動機上追求使自我表現更爲出色的一種行爲。比如,有研究讓被試觀看一系列經過不同程度美化或醜化的自己的照片,發現被試普遍認爲輕度美化的照片,而非原圖最像自己。可謂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好看。

但自我增強效應也是因人而異的,輕者充其量就是糾結照片-鏡子-手機黑屏哪個更好看更像自己,而嚴重的人則可能發展成自戀型人格障礙。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四版,在美國的社區樣本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爲0%—6.2%。其中50%—75%都是男性。

爲什麼男性的自戀人格比例這麼高?有人開玩笑地把它歸因於男人照鏡子太少。(很可惜沒有看到男性照鏡子多少與自戀型人格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但這似乎是一個值得深挖的課題。)

當然,照鏡子太多也是問題,許多人因此患上一種心理疾病:身體畸形恐懼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俗稱“鏡子焦慮症”。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許多心理學家都注意到了這種心理障礙的存在,並且給它取過不同的頗爲震撼的名字,諸如形態恐怖症(dysmorphophobia)、皮膚病疑病(dermatologic hypochondriasis)之類。直到上世紀才被列入強迫症譜系。

儘管它本身的分類在不同時期並不相同,但都有一個特徵性症狀,那就是這類心理障礙的患者會不斷尋求美容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外表,而這個過程通常會惡化他們的精神狀況。BDD患者總是強烈認爲身體某部分不好看,不斷誇大這些“缺陷”,並因此坐立難安、痛不欲生,即使在別人看來,他們其實沒有什麼地方不好,甚至還比一般人好看。BDD可能導致一系列行爲異常,善良的個體可能通過整容等行爲不斷糟踐自己,邪惡的就容易把邪火發泄在那些被認爲比自己好看的人身上。

儘管BDD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確,但長期、長時間地照鏡子是一個重要誘因。其實即便是普通人,被要求照鏡子超過10分鐘以上,也會感受到焦慮、壓力,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說到底,所有的影像都只能趨於真實而不可能達到真實,無論是鏡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還是別人看到的自己,人類很可能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人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視覺感受必定要受到文化、審美、情緒、情感、生理狀態,甚至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只要在健康的範圍內,不管是自己眼裏出西施,還是情人眼裏出西施,都沒什麼不好。

那就別糾結了,好好享受腦補帶來的快樂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