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少林寺僧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但是释永信却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僧人大不相同,他作为少林寺的弟子,一生都将传承少林文化作为己任,但同时他身上也有令人争议的地方。参观过释永信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他的办公室极具现代气息,不仅使用全套的红木家具,而且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一样都不少,这一行为引来不少争议。

进入少林,成为少林子弟

释永信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他的父母很喜欢少林文化,于是在释永信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嵩山少林寺。1981年,释永信剃度出家。虽然少林寺的生活十分清贫,但是释永信很满足。因为从小他的家里也不富裕,他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在少林寺学习期间十分认真。

当时少林文化在中国正处于落寞阶段,人们仅把寺庙当作一个烧香拜佛的地方,对于少林文化的奥秘知之甚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释永信渐渐喜欢上了少林文化,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他来说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将少林文化发扬光大,并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在这一愿望的支持下,释永信开始默默做准备。

释永信虽然在寺庙里生活,但是他的眼界很广。他懂得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电子产品,并且将它们作为传播少林文化的载体。为了传播少林文化,释永信游览世界各地,在此过程中他充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随着在寺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他还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寺庙中的一切事物。

释永信认为,要想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首先需要让他们接触少林文化。在1987年的时候,释永信专门组织了武术表演队,他们经常会下山表演,从而给寺庙带来人气。在同年八月,释永信的师傅圆寂了,他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成为了新的方丈。

做好文化输出工作,将少林文化发扬光大

释永信深知文化输出的重要性,于是他编撰了大量的书籍以及宣传手册,给来往的游客分发。除此之外,释永信还抓住一切机会到世界各地演讲,甚至还走出国门,到国外宣讲少林文化。释永信并不是一个思想守旧的人,他带领着手下弟子开设了官网,并且还积极在国外建立分寺。

在释永信的一步步努力下,人们终于改变了对少林寺的传统印象。有的人认为释永信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宣传上,那他的功力到底如何呢?虽然释永信并没有在外人面前主动展露过他的功夫,但是我们也能够从侧面看出来他武功功底深厚。著名的武打童星释小龙就是他的弟子,并且深受释永信喜爱。

在寺庙学习期间,释永信传授了他醉拳、少林棍法等多种武功,可见其造诣之深。释永信有众多俗家弟子,为了宣扬少林文化,他收了不少徒弟。除此之外,释永信也很有商业头脑,少林寺之所以能够从衰败落寞的样子发展至今,和释永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少林寺并不是免费参观的,门票需要80元,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贡献香火钱,据统计,一年所收的费用高达1.5亿。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少林中人对于钱财都是视如粪土得,那么这些钱现在都被用到何处了呢?

办公环境富丽堂皇,引众人议论

释永信对外界的解释是,这些钱全部用来做宣传工作以及寺庙修缮工作了。在影视剧中和尚的打扮永远是一身袈裟以及一串佛珠,居住场地也是极为简朴。但是释永信的生活却不是这样的,他的办公室相当豪华,全套的红木家具,价格十分高昂,这样的装修布置完全和传统印象中的少林不同。

有人还考证过,释永信身上穿着的袈裟也不便宜,事后释永信解释过,他有一次去到了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有一件云锦袈裟。想要拿到展品是不可能的,于是释永信便找人仿制了一件。虽然没有原品贵,但是也花费了六万元。释永信还有一辆豪车,众人表示不理解,但是释永信解释道现代社会有一个代步工具很正常,至于价格方面,这也是他能够消费得起的水平,因此没什么好惊讶的。

至于红木家具释永信解释道,红木是他们心中的圣物,用它来做家具有利于自己修行,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正是因为他对红木的这种情怀,所以才坚持选它做家具。释永信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完全和我们印象中的少林方丈不一样,因为他过于高调,因此引来了不少质疑。有的人认为他生活如此奢靡,已经完全违背了出家人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行事作风,但是释永信坚信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别人来评价。

释永信一生都在为弘扬少林文化做贡献,经过多年的修炼,他已经摆脱了曾经的稚气,让自己彻底脱胎换骨,同时也使得少林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到。时至今日,释永信依旧在创办文化产业,并且走在弘扬少林文化的最前端。

外界虽然质疑声不断,但是释永信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迎合大众的想法。释永信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所以他问心无愧。

小结

释永信在弘扬少林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他靠着自己非凡的智慧以及过人的组织能力,让少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同样因为他行事高调,所以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甚至有人举报他贪污,但这些都没有得到证实。

现代社会文化日益繁荣,西方文化的流入带给传统文化不小的冲击,有些传统文化甚至面临消亡的窘境。因此,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需要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尽自己所能宣扬传统文化,并让其走出国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