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演員請就位》節目很有感觸,尤其是看到爾導的片段播放出來,幾位老演員被大家評論不是很好的時候,溫老師哭着說自己站在那裏是需要勇氣的,作爲這個年紀的演員。如果不是這個節目的邀請,也許自己根本沒有機會站在導演們眼前和他們一起合作。

但是自己太想演好了,反而是有些太過了。作爲曾經的女一號,到現在這個年紀沒有角色可以演,市場評級又最差,所以自尊心備受打擊。往往有時候越想證明自己,越是容易演過,造成極端的情況過度在乎。

但爾導當場的反應是溫老師太過於強勢,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爾導作爲一位導演是不可能按照演員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去配合她的。

這讓爾導感覺到自己很不受信任,演員肯定是聽從導演的安排多一點的,但是如果有想法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看看哪個方法更好就用哪個的。

對於李智楠的情況,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平平淡淡,好像什麼事情都不是很在乎的樣子,表演也許根本就不是他所熱愛的東西。

作爲曾經一位火到全民吹捧的演員,在當時那個年紀一下子被捧到巔峯,而自己其實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閱歷和經驗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事情。

小小年紀被送上巔峯之座,但怎麼繼續保持就是自己需要去不斷思考的東西。可是似乎從那裏開始,他就不再有任何的表演角色被大衆記住了。

這一次的表演被爾導評價是不好的,就是他好像在上一次被表揚之後,這一次又再回到了那種放空自己、無慾無求的狀態。

這種放空自己無慾無求的情況,不管是演員還是職員,其實都是很難去管理的,因爲他們好像沒有一個在乎的東西,就永遠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裏,不去管外面的紛紛擾擾,別人說什麼都是與自己沒有關係,不在乎不看重不搭理的狀態。

但是他來到這裏,其實給大家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戰戰兢兢、沒有信任、唯唯諾諾的一個人,別人怎麼去調教沒用的,完全走不進那顆心。

他自己把心給封閉起來了,別人走不進,他也不打開的一個狀態。

而黃奕是唯一一個受到全場表揚的演員,她作爲一個曾經火到令人豔羨的演員,小時候看到她演的那個女主真是美到我了。

可是後來她也是沒有了下文,她總是說自己被大家評價:"一副好牌打爛了”我想可能是真的吧,她的演藝事業確實是被自己的婚姻給打的稀巴爛,我們現在看到的她,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靈氣活現美麗動人的她了。

但是人生怎麼說呢?又不是隻有演員生涯,她的生意後來又讓她賺到了錢。只是看她喜歡什麼了,做不了演員,或者說沒有那麼火,不被人認識,那麼一切重新開始的話,其實根據演員市場的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有的人可以喫老本就行,但是演員的話,總是用情懷去說話是打動不了人的。

因爲新一代年輕人是不會對以前的劇感興趣,而市面上很多作品都是會去抓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所以賣情懷作用其實是不大的。

對於三位曾經紅過的演員,一把年紀還要被大家去評價議論自己,確實是非常的需要勇氣的一件事情,但是我認爲既然你來了,就需要放下你的包袱,你過去的所有榮譽也好,統統放下,作爲一個學生來跟大家取取經,也許就會覺得其實是好的。

而這點黃奕就比較放得開一點,所以她的表演其實是受到讚揚的,既來之則安之,你作爲一個全新的自己,拋開過去的面子、榮譽,把自己交給舞臺,交給導演,而不是覺得自己曾經演過那麼多戲,有經驗所以應該要有想法和主見,更堅持自我。

爾東昇導演的評價其實我是比較理解的,這就像是你作爲一個新上任的管理者,你怎麼去管理一個有資歷的老員工,怎麼讓她聽話,還讓新人聽從安排,一切都是需要磨合的過程。

而恰好他選擇都是曾經火過的人,所以他們會放不下包袱去做一些事情的。而年輕人沒有經驗像一張白紙,你怎麼調教就可以怎麼做,其實反而是能夠好一點去配合好一場表演的。

一直以來都喜歡看《演員請就位》,從第一季追到第二季每一季的表演都給我有不同的感想,我是感謝這個節目的,因爲看了節目,我才能夠從每一期的節目裏得到信息,感受到養分,讓自己可以不斷成長,也許這既是節目吸引我的地方吧。

我不怎麼看劇,因爲我不想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看劇或者綜藝上面只爲博自己一笑而已。成年人進入社會,壓力也會與之俱增,所以浪費時間的事情我懶得去做。

但是從第一季開始,我就迷上了這部綜藝,因爲一直以來自己是個驕傲的人,不喜歡被人批評,聽不得別人的指責,但是看到這部劇我才知道,有人批評你是好事,之所以有人批評你是說明你做的不夠好,你還沒達到那個他認爲你可以做到的程度。

這是我在這部綜藝裏看到的,看到演員們特別是新演員們面對導演的批評的時候,總會難過的時候,我也會掉眼淚,但是這就是事實,你就是演技不行,你就是不夠格,所以才需要導演們,而且是大導演們調教你,讓你知道什麼纔是表演。

而反應在我們的工作中,我認爲別人之所以還願意講一講你,說明你還是有可教的地方的,要是別人覺得你不行,根本不願意去浪費時間跟你說話。

所以我在看完那一季之後,我突然間就頓悟了。我才明白總是被領導挑刺是因爲我做得不夠好,不是因爲他針對我,而是因爲你沒達到他想要的那個狀態。他覺得你可以更好,你能行,你可以做到,所以才願意花費時間去調教你。

年輕氣盛的時候,誰都有過心浮氣躁,當你把自己當成一個地毯誰都可以去踩踩,當你磨鍊之後,你纔會知道,原來別人是對的,你只是太在乎自己,太過於保護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