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滲透》中,李維恭想全身而退,打算除掉許忠義,卻又煞費苦心。而爲了擊破許忠義和齊公子暫時的聯盟,在其夫人的建議下,把矛頭瞄準了許、齊二人的中間人顧雨菲。聽到夫人的妙計,李維恭稱讚她這麼早就離開軍統,有些可惜。原來這位李夫人也是特務出身。

後來,李維恭在自殺後,留下血書等證據。許忠義、齊公子等人卻遲遲無法找到,二人在對話中又一次提及了這位師母,這位前輩的身份是在雞鵝巷的老人了,是一個資深的軍統特務。

劇中,直到最後,許忠義等人在李維恭家中等待線索的出現,郵遞員的出現,讓衆人才知道這位老軍統的名字叫陳曉琳。

話說這李夫人是在雞鵝巷時期的特務,其資格到底有多老,可以具體瞭解一下雞鵝巷的歷史。

雞鵝巷是南京市玄武區內的一處地名。在明代本是雞鴨鵝等的家禽市場,後來演變成巷。位於南京洪武北路北段東側,西起洪武北路,東接一枝園。明朝末年,奸臣馬士英就曾居住於雞鵝巷。

早在1928年4月,蔣介石令戴笠以“上尉聯絡參謀”的名義開始主持密查組工作。因胡宗南與戴笠交厚,辦公地點就借用了時任第一師師長鬍宗南的駐京辦事處-雞鵝巷53號。

有了辦公地點後,戴笠才搭建起了其特工組織的最早班底-“十人團”,成員有:戴笠、徐亮、周偉龍、唐縱、張炎元、鄭錫麟、胡天秋、馬策、王天木、王孔安。當然,對於軍統“十人團”到底有哪些人,其實一直是有爭議的。

這時的雞鵝巷53號作爲特務處的大本營,對外就是一幢舊式平房宅院,有前後兩個院落組成,共有20多間房。戴笠與家人住後院,密查組人員與第一師辦事處人員在前院。

1932年3月,蔣介石重新上臺後,又成了一個祕密組織“力行社”。是年4月,戴笠所領導的聯絡組(1931年12月,由密查組更名而來)也擴大改組爲了力行社特務處,簡稱特務處,又稱情報處,以戴笠爲處長。這時的特務處本部由原雞鵝巷53號遷至了徐府巷(後又搬到洪公祠1號),簡稱乙處,戴笠擔任處長。原聯絡組的老辦公地點雞鵝巷53號也設處長辦公室,簡稱甲室。

是年9月,軍統局成立後,特務處劃歸該局,爲第二處,內勤組織編制有偵查科(第一科)、總務科(第二科)、行動科(第三科)、通訊科(第四科)、書記室、督察室、無線電總檯等;外勤組織則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了四區、省站、通訊站三層情報體系,此外,還有部分海外組織。自此以後,特務處工作人員迅速得以增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