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六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六十年风雨兼程,弦歌不辍!今天(11月15日),苏州技师学院举办纪念建校六十周年发展大会,同时启动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节。当天,各级领导、校企合作企业代表、校友代表以及200多名学院师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襄盛典,为苏州技师学院庆生。

苏州技师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苏州市第一所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从创建之初的三个专业,到如今的“五系一部”,26个技能型专业契合了苏州经济谁发展的需要;从当初学生不足百人,教师只有6名,发展为占地255亩,教职工316人,办学规模稳定在6000余人的省级重点技师学院,60年来,一代代苏技师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成就了学院的华丽蜕变。

苏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顾正明介绍,建校以来,学院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立德、善学、勤练、践行”的校训,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10万多名技能人才,为苏州经济腾飞发展做出了贡献。学院还成为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优秀示范基地。

一代代学子见证了苏州技师学院的发展与壮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天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离开恍若昨日,仍清晰地记得老师的谆谆教导,班级的朗朗书声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所变化的是更挺拔的树木,更现代化的实训大楼和更加浓郁的校园书香气。”校友代表、苏州市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副所长刘欢说,60年来,母校一直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如今从事技术岗位的行家里手数不胜数,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定会牢记母校校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不负学院期待。”

培育技能英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校企合作。站在60周年发展新起点上,苏州技师学院与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苏州市会议中心、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越吴教育集团、苏州市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等企业签约,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随着办学实力的显著增强和特色优势日益突出,苏州技师学院目前建有两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0多个专业成为省市品牌专业,形成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新格局。近几年,学院还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作为,开设了“1+1+1读书助贫帮扶”项目“铜仁班”,与伊犁技师培训学院等10所技工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天,苏州市扶贫基金会、苏州市会议中心、越吴教育集团、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等还为学院捐助资金,助力学院助学扶贫工作。

作为苏州市人社局下属院校,苏州技师学院的建设发展始终得到人社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在苏州全面开启勾画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技师学院肩负起时代使命。”苏州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表示,学院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发扬优势、弥补短板,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高质量技工教育,迈进全国一流技师学院行列。

与此同时,苏州技师学院也是苏州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是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华东说,当前,苏州正处于从高速度增长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华丽转身的关键阶段,比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学院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构建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奋力争创全国一流、世界享誉的技工名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加强劲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校之初,苏州技师学院就确立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技工的初心。当前,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江苏正按照“强富美高”新蓝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努力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列。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表示,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实现双胜利的大背景下,技工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苏州技师学院要在“双循环”大坐标中找准定位,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积极作为,更大规模培养职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双核相融高技能人才,创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品牌技师学院。

交汇点记者 徐瑞雅

编辑: 袁玉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