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回宮遭多方陷害,甚至滴血認親,甄嬛對此真的毫無防備嗎

甄嬛當時懷着仇恨帶着孩子回到宮中處處受人防備,當時宮中所有人也是將甄嬛當成頭號敵人,陷害也是到處都是。無論是當時的受到驚嚇導致早產,還是之後的安陵容想要借滑胎栽贓甄嬛,亦或是當時製造輿論讓皇上疑心孩子並非親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想讓甄嬛在後宮之中無立足之地。不過這些都被甄嬛一一避開了,在這些陷害之中,其中最爲驚險的,就是當時的滴血認親這件事情了。

甄嬛當時在甘露寺與皇帝春風一度,蘇培盛當時陪同在皇帝身邊,因此對於具體日期也是十分清楚的,之後甄嬛藉助皇帝對她的寵愛說出了自己懷孕這件事情,自然之後便回到宮中。不過雖然日子對上了,但是流言蜚語如此之多,皇帝漸漸的也是起了疑心,所以當時皇后提出滴血認親這件事情,皇上雖然覺得惱怒,但是卻默許了,由此可見,當時皇帝對甄嬛也是有所懷疑的。當時甄嬛的處境也可謂是十分的艱難,畢竟這兩個孩子確實不是甄嬛和皇上所生的孩子,而是果郡王的。

不過回宮之後處處小心,精心算計的甄嬛對於這件事情真的沒有任何準備?當時只是趕鴨子上架恰巧發現了水中的白礬才躲過了這場災禍嗎?其實真相併非是這樣的。

早在回宮的時候,甄嬛便已經爲雙生子的這個身份做了很好的打算,不僅是之前的早產,而且對於滴血認親這件事情,甄嬛也早已料到。因此當時抱來的孩子並非是自己的孩子,而是經常和自己的孩子呆在一起的徐婕妤的孩子。我們都知道,小的時候孩子十分相像,再加上果郡王和皇帝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長相也是有點相似,再加上孩子的身形並沒有長開,因此在襁褓之中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當時在後宮之中進行滴血認親的孩子並非是甄嬛的兒子,而是皇帝的親生兒子,也就是徐婕妤的兒子。

再加上當時所有的後宮衆人都以爲這個孩子是溫實初的,因此在一開始抓姦夫的時候也是抓錯了對象,所以甄嬛也是從中找出了生機,因此十分淡定的應對這一局面。畢竟這件事情無論怎樣發展,甄嬛都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再加上當時皇后和一派都以爲這個孩子是溫實初的,本身方向有錯誤,皇后又一時心急在水中加了白礬,更讓甄嬛的計策趨於完美。甄嬛當時的未雨綢繆,再加上皇后一派的愚蠢,最終也是導致了這次滴血認親成功的幫甄嬛的孩子證明的身份,甄嬛在宮中的地位也是更加的穩固,這一石二鳥的計策可謂是十分得當。

再加上當時的皇后在水中加入白礬,也是明顯對於甄嬛的算計行爲,從而也是讓皇帝對於皇后更加的厭惡,而對於此次滴血認親的真相也更加的相信,在心目之中也是徹底打消了對於甄嬛的疑心。甄嬛通過這一局不僅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讓皇后徹底的被皇上所厭棄,從而在之後的兩人交手過程中皇后也是節節敗退,最後甄嬛成爲最大的贏家,成爲了皇太后。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