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鹿鼎記》一定是讓觀衆愛不釋手的一部小說。

因爲金庸老先生不僅寫出了市井之徒面對生活時的八面玲瓏,也徹徹底底地寫出了古代封建思想的權貴之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主人公韋小寶的經歷, 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傳奇。

然而隨着影視業的發展,金庸小說也大部分都被改編成了金庸劇,自然《鹿鼎記》也不列外。

不過讓觀衆沒想到的是,繼陳小春、黃曉明之後《鹿鼎記》又被翻拍了,這次依然選擇了“實力派演員”來飾演韋小寶。

其實在播出前,很多觀衆還是看好張一山這個版本的,畢竟不管是張一山的演技還是登陸央視上星播出的實力,都證明了這部劇很有看點。

但是在11月15日首播之後,卻是一星差評預定。

首先劇情刪減太過嚴重,前期節奏明顯縮水。

最初這部劇被曝出消息之後,明明是60集的超長劇作,但是在播出前卻被改爲了45集。

這樣的操作其實觀衆都能想到,一定會刪減很多的鏡頭,畢竟直接縮水了四分之一的內容。

然而播出後也確實感覺到了刪減後帶來的“跳戲感”,首先是韋小寶遇到茅十八的經歷,其中就缺少了很多。沒有了八拜之交,直接叫了聲兄弟草草了事。

還有韋春花的出現,其實在原著小說中,韋春花的戲份雖然也不多,但是畢竟也有着一定的經歷描述。但是在這部劇中,出場被扇耳光,之後擺脫茅十八帶韋小寶去京城就沒了戲份,這無疑是縮水了。

還有就是當“小桂子”的經歷,完全讓人看不懂。

如果是喜歡《鹿鼎記》的觀衆,一定都知道,在韋小寶進宮時,進的並不是尚膳監,而是淨身房,結果這裏並沒有出現,而是直接綁到了海公公的住所,便成爲了“小桂子”,這無疑都是大型縮水現場。

不過縮水歸縮水,這些“邊角料”其實觀衆也早就熟悉了,畢竟“韋小寶”的七個老婆纔是重頭戲。

然而“七個老婆”還未全部出場,張一山的演技卻被質疑了。

觀衆紛紛表示張一山的演技“用力過猛”,扭捏的形體表演直接將“假太監”演成了“真太監”。

然而這已經不是張一山第一次被批“演技用力過猛”了。早在直接和潘粵明主演的諜戰劇《局中人》時,張一山就曾被觀衆點評過類似的評價。

其實說實話,張一山這一次的表現確實沒有那麼好。

首先在第一集出現的時候,那種探頭探腦的方式,完全不像是“韋小寶”,更加像是“猥瑣男”。

要知道,“韋小寶”最受歡迎的地方,便是他的人設。在權貴面前裝下人,在普通人面前狐假虎威。

而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完全沒有那種狐假虎威的感覺。

不過憑藉着對張一山的喜歡,還是熬夜看了8集,總體來說張一山的演技還是在的,可能就像觀衆說的一樣,真的是“用力過猛”而導致缺少了很多細節性的東西。

不過能在央視播出,相信後續還是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改變的,那麼你是否喜歡這部《鹿鼎記》呢?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