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裏面,漢東省的地方官場複雜,反腐敗形勢嚴峻,在趙立春上調中央,仍然安插了漢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和漢東省公安廳長祁同偉作爲利益代理人。

而且,漢東油氣集團董事長劉新建大肆斂財,充當趙立春家族的白手套,而趙家公子趙瑞龍則在呂州市經營着月牙湖旅遊餐飲項目,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民怨沸騰。

與此同時,在祁同偉的情人高小琴利用情夫的職務便利,低價買入京州市的工業用地用於商業開發,並且和趙瑞龍同流合污,經營者山水集團的暗黑生意,背後是一張紅頂商人的擴張版圖。

在漢東省地方官場鐵板一塊的情勢之下,沙瑞金從外地空降而來接任漢東省委書記,面對的是一盤死棋,利益盤根錯節,局面異常複雜,他是怎樣破局的呢?

無論是李達康陪同沙瑞金,前往林城市考察調研,還是田國富陪同沙瑞金,前往呂州市考察高新區委書記易學習,或者大風廠事件之後,沙瑞金請來老同志陳岩石給領導幹部們上黨課,背後都有非同尋常的深意。

沙瑞金做出的這一系列安排,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因勢利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擴大自己的支持盤,把支持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的人搞得少少的。

那麼,在錯綜複雜的漢東省官場,沙瑞金初來乍到,對當地的領導幹部並不是知根知底。擺在這位新任漢東省委書記面前的是一道道難題:團結誰?不團結誰?區分標準又是什麼?

沙瑞金的應對策略其實非常簡單:團結路線相近的人,排斥路線不同的人。

作爲管理者,要想一個組織一心一意朝一個目標前進,必然是要不斷扶持相近理念的人,逐步分化不同理念的人:志同道合,心領神會,辦事放心;思想分歧,一不小心就帶偏,引發思想動盪。

趙立春爲了片面追求政績,爲兒子趙瑞龍的暗黑生意充當保護傘,在呂州市違規上馬月牙湖旅遊餐飲項目,而易學習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反對項目違法開建,結果就鬧掰了,一直在坐着冷板凳。

趙立春不待見穩紮穩打的易學習,但是對丁義珍這位好大喜功的京州市副市長想必是非常中意,丁義珍這一類官員即使身上沾滿了污點,也非常符合趙立春的口味,是趙瑞龍腐化的目標人物。

但是等沙瑞金接任漢東省委書記之後,我們可以從細枝末節之中發現,他的主政思路完全發生了變化:重回公平正義,不能損公肥私;地方需要發展,但不能是帶血的發展。

其實,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也在這方面犯了偏激冒進的錯誤,但是他在原則立場上守住了底線,當初趙立春一手推動月牙湖旅遊餐飲項目強行在呂州市上馬,時任呂州市委書記高育良積極造勢,並且審批同意了這個項目。

而李達康並沒有因爲曾經擔任過趙立春的祕書而選擇袒護,而縱容趙瑞龍的這樁暗黑生意,還因此得罪了老領導,從此不受趙立春的待見,反倒是高育良藉機和趙立春接上了線,謀求進一步上位。

如果李達康和高育良兩人都是腐敗分子,沙瑞金也得挑立場相近的一方來團結,把敵對立場的一方解決後,再從原來支持的一方內部,培養更加合拍的勢力,最終實現上下同心,目標一致。

沙瑞金到任漢東省委書記以後,又一次在暗線鬥爭中,給出了教科書級別的標準動作。

侯亮平從中央空降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剛開始着手查辦陳海遇害案件時,漢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和漢東省公安廳長祁同偉面對這位昔日同門師徒笑裏藏刀。

而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和京州市公安局局長趙東來風聲鶴唳,敵友不分,反覆誤傷侯亮平,爭搶關鍵證人蔡成功。

如果沙瑞金沒有團結李達康,也就無法實現京州市公安局的全力配合,單單一個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面對漢東省公安廳的強大力量,反腐工作阻力極大,侯亮平勢必凶多吉少。

沙瑞金保護李達康,進而團結李達康,而李達康政治嗅覺極爲靈敏,大風廠發生危機的當晚,起初堅持強拆,隨後接到一個電話,立馬轉向,陪着老同志陳岩石堅守一夜,和人民羣衆打成一片。

李達康將功贖過,接下來又組織召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從GDP小王子轉身爲老百姓的代言人,實現了大風廠事件的風向變化,這些自然是做給沙瑞金看的。

同時,在漢東省委常委會議上,沙瑞金點名祁同偉後,李達康立馬附和,爲沙瑞金的路線造勢。這都是堅定明確地表態:我走的是沙瑞金路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