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散文《濟南的秋天》中描述:“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着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着。山兒不動,水兒微響……”走進成都雙流黃水鎮白塔社區瞿上新村,我發現這裏還原着老舍筆下的秋色秋聲。瞿上新村,是一個有“溫度”的美麗新村,是詩。

咬一口白玉般多汁的柚子,嚼一口甜絲絲的香梨,喝一口甘甜山泉泡成的熱茶,行走在一個秋山秋水秋景水的新農村……近日,記者來到坐落在牧馬山麓的瞿上新村,放眼望去,新村山水環抱,田野千陌縱橫,山間瓜果飄香,蔚爲大觀;農居酒樓,粉牆黛瓦,令人流連忘返。

搬新村住“別墅”

瞿上新村

村民生活與飛機結下不解之緣

瞿上新村地處牧馬山腹地、毗鄰空港花田、南與新津接壤、距雙流機場10公里。這個秋天,瞿上新村居民王洪彬與“轟轟”的飛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洪彬住在淺丘的三居室150平方米的小“別墅”裏,推開窗戶,看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看着不遠處飛機擦着樹梢慢慢降落,綠樹叢隨風盪漾與碧水塘裏魚兒跳舞。時而,成羣的鳥兒飛過,給藍天增加了一絲活力。59歲的他從沒想過,有生之年可以住進這麼好的房子裏,而且還是免費的。

王洪彬的老屋是幾間“夯土牆,蓋土瓦,雨天漏水”的屋子,孤單地聳立在離村部最遠的原授農初地蠶叢祠大殿旁,趕場遠,讀書遠,看病遠,深受“三遠”之苦。2017年,瞿上新村建設項目全面啓動,經過近兩年的施工,175戶共535名村民於2018年底順利搬入新居,5人戶的“大別墅”面積可達200多平方米。而王洪彬一家6口人,分得兩套三室戶的“別墅”,家裏人都在社區就近務工,家裏還買了一輛轎車和幾輛摩托車、電動車,全家年收入達20萬元,笑得嘴都合不攏。

按照“小組生微”的總體目標要求,在建築風貌設計過程中,充分運用毛石、青灰色磚紋、木色線條、白色外牆塗料等川西民居元素,打造低樓層、低密度、川西式幸福美麗新村。

如今,一幢幢“別墅”長在白塔社區原來嘈雜零亂的尹家院子、大墳包的舊址上,繪成一幅鄉間美麗新村畫卷。

美麗新村還融入了濃濃的鄉土特色文化,村頭的那口恢復性重建的八角井,相傳是古時候一仙者指引下打出來的,八角井水熬出的麻羊肉湯如處子肌膚,香氣四溢,也成就了歷史悠久、名聲遠揚的牧馬山羊肉湯鍋。

幫村民致富

瞿上新村

村民入股鄉村酒店發展全域旅遊

瞿上新村,特色鮮明的中式連排“別墅”映掩在翠綠的植物叢裏,重疊的青山之中勾勒出清新的山野人家,彷彿一個醉酒的畫師用彩筆任意塗抹,沒有章法卻生動自然。坐上電瓶車沿山路觀光,但見明黃的銀杏,碧綠的果園,清幽的竹林,蒼勁的古樹,讓人心曠神怡。山腳下“板坡良舍”鄉村酒店,面臨航道,隨時可打卡看飛機起落的網紅“景區”空港花田。遊客可登山、垂釣、觀鳥、品茗,如果感興趣也可在林中採摘山野果、山野菜,感受山野人家的野趣。

村民已搬入了新村,住進了新房,下一步,該怎麼致富?

白塔社區黨委書記肖道全告訴記者,接下來,白塔社區將繼續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2019年初,社區利用原有一間廢棄的榨油廠通過招標,引來了“板坡良舍”項目。項目投資人、46歲的鄔良彬是地地道道的白塔人,在外打拼多家後,決定回家爲父老鄉親們辦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在鄔良彬的“板坡良舍”項目中,全社區2777人都佔有股份,實現村民共同經營。肖道全介紹,今年6—9月,“板坡良舍”每月營業收入都在60萬元左右,國慶8天大假,接待1.5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100萬大關,“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入股的村民,今年每人仍可分紅。”在“板坡良舍”鄉村酒店項目,還有40位當地村民務工。

在瞿上新村,村民們服從社區土地產業規劃,採取轉包、出租、入股等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板坡良舍”項目、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民合作社流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按照規劃要求,進行苗木、花卉、水果、麻羊等產業的發展。

目前,社區除引進“板坡良舍”項目,還引進了“牧山香梨合作社”爲代表的10餘家優秀業主,利用自然生態、地理位置優勢,已建成牧山香梨、臺灣矮柚、二荊椒、油桃、草莓、牧山芋頭等規模化種植基地500畝,打造了觀光、採摘、民宿等特色產業。

肖道全告訴記者,社區將根據既定的產業培育要求,以鄉村旅遊爲載體,圍繞在空港花田看飛機、觀熊貓、行綠道、品美食等活動,以打造旅遊景區爲目標,按照“專合組織+家庭農場+農戶”模式,發展特色漁果產業、鄉村休閒旅遊、農業觀光體驗爲一體的都市欣賞型農業示範片,既能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又進一步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參評最亮眼村居

瞿上新村

讓最美新村蛻變爲最富新村

你心中夢想的新農村是什麼樣?在如畫般的山水中,有一座院子,院子前有潺潺的流水,藍天白雲下,三五好友坐在院子裏一起喝喝茶,聊聊人生。餓了,去菜園裏摘兩把青菜,整個湯鍋,就着紅紅爐火,一杯小酒,一口美食……這樣的生活其實並不遙遠,它就在雙流,就在黃水鎮白塔社區瞿上新村。

如今,藍天白雲下的瞿上新村瓜果飄香,花香四溢,不但成爲了人均小康的“城市村莊”,而且入選了由四川省住建廳指導,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四川手機報主辦的《尋找最亮眼村居》評選。

雨後初晴的瞿上新村,空氣都是是泥土的芬芳與樹葉青草的氣息。這裏的的任何一座院落,都能看到若干盆景,或是老幹虯曲若龍的紫薇,或是美麗多姿的三角梅……固定在村民院落的志願服務站,常備着熱水、紙筆、應急藥品等便民物品。文化院壩內,幾位老人正眯着眼睛在樹下曬太陽。

67歲的老人熊彬,正在自家100多個平方米的露天茶園裏忙活着爲幾位遊客斟茶倒水。熊婆婆是土生土長的白塔人,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她見證了這座村子的變化。熊婆婆說,以前她們的經濟來源大部分靠種植二荊條海辣、芋頭拿到場鎮和城裏賣,收入並不高。

近些年來,社區幹部們帶領着村民們發展鄉村旅遊,每年空港花田景區舉辦的各類活動吸引了上萬遊客前來遊玩。“旅遊的人多了,我的生意也好了,大家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熊婆婆說,看到這些變化,在城裏工作的兒子也決定把在外面賺的錢投資到自家的老房子上。“現在日子好過了,有時候鄉親們晚上還一起跳壩壩舞。這是以前不敢想的。”

“如今,社區集體經濟年收入超200萬元,人均年收入4萬多元,收入翻了幾番。”肖道全介紹。

依託空港花田、瞿上城等旅遊文化品牌,瞿上新村吸引着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今年6月至今已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看飛機,品美食,賞風景……瞿上新村一年四季花一茬接一茬開,水果一茬接一茬摘,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大花園、大果園。”肖道全自豪地告訴記者,“‘最美瞿上新村’一定會蛻變爲‘最富瞿上新村’。”

其實

無論是王洪彬的生活

或是熊婆婆的生活

還是這座有着幾千年古蜀農耕文化歷史的美麗村莊

都只是雙流新農村建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在廣都大地這片土地上

隨處可見的一張張笑臉,一處處美景……

無不映襯着這座城市的幸福

記者:楊顯雲 王鴻明

編輯:劉婷

審覈:孫健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