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整合重組中躋身雲南最大民營鋼企,吹響建設“雲南綠色鋼城”號角,鋼鐵產業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雲南藍晶科技有限公司登上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領獎臺,樹立“玉溪製造”新標杆。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獲批上市,成爲中國首個和全球第二個生產該疫苗的企業。

彈指一揮間,玉溪產業建設這樣走過了“十三五”——緊扣打好“三張牌”,圍繞“三區一港”產業定位和“四帶多園”產業佈局,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着力構建迭代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插上轉型升級翅膀

紅塔工業園區 潘泉 攝

中煙施偉策是玉溪捲菸及配套產業“十三五”創新發展的縮影。紅塔集團積極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一、二類煙比重由2015年的近30%提升至2019年的近39%。捲菸配套行業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呈現出產業集中度高、配套產品齊全、裝備技術領先的發展特點,重點企業成爲行業領跑者。

“十三五”期間,作爲玉溪傳統支柱的捲菸及配套產業保持平穩發展。截至2019年底,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77.8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8.6%。

玉昆鋼鐵大型數控打孔設備。資料圖

唐文霖 攝

在峨山縣大化產業園區,挖掘機揮動鐵臂,壓路機成排推進,鳳凰谷過渡安置小區建成接收搬遷戶,一座產能規模達813萬噸的“雲南綠色鋼城”將屹立於滇中腹地。

在雲南前列電纜有限公司智能化布電線生產線上,工人專注觀察設備運行數據和進行MES系統採集數據分析。擁抱工業互聯網使前列電纜全面提升對接南方電網的競爭優勢,爲拓展產品應用領域,打造國際化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撐。

透過如火如荼的綠色鋼城建設場面和擁抱智能製造的前列電纜,看到“十三五”期間,玉溪礦冶產業搶抓國家產能置換新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聚集發展步伐。裝備製造產業以實施智能製造爲突破口,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質量發展軌道。

“十三五”期間,在礦冶及裝備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下,全市非煙工業比重較“十二五”末提高13個百分點。2019年,全市礦冶及裝備製造產業完成規上增加值213.4億元,比2016年增長86%。

資料圖

在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充滿夢幻色彩的光伏育苗大棚內,從無土切花種植到物聯網可視化認養,智慧農業讓錦海農業培育出入列雲南十大名花榜的月季種苗,成爲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的領跑者。

錦海農業只是“十三五”玉溪高原特色農業畫卷上的一抹亮色。在這幅畫卷上呈現出的還有紅河谷-綠汁江熱區產業經濟帶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區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等壯美圖景。“十三五”期間,全市農業增加值保持穩定增長,增速穩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完成農業增加值183.6億元,比2015年增長43.2%。

新興產業奮楫揚帆經濟藍海

資料圖

伴着2020年新年的鐘聲,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獲批上市,“沃森效應”再次燃爆玉溪生物醫藥產業。雲南克雷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天然藥物深度開發院士工作站加速改產步伐,玉溪嘉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爲繼沃森生物之後的又一家上市企業。

“十三五”期間,玉溪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驅動高速增長。形成了以新藥爲龍頭、以普藥爲基礎、以原藥爲後盾的產業發展格局,以疫苗、單抗爲代表的生物技術藥和以民族藥、特色藥爲代表的兩大特色品牌。醫療器械製造快速興起,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完成規上增加值12.1億元,比2016年增長101.6%。

玉溪融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物組學大數據算力雲服務平臺以每秒17.6萬億次的算力,向國內多家科研機構提供生物基因測序數據處理服務,首開玉溪向發達地區輸出高端信息服務先河。雲南玉溪中匯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配電智能運維服務平臺正爲超過150個客戶提供配電設備遠程智能監控值守,成爲雲南首個提供配電智能遠程運維的企業。

“十三五”期間,玉溪信息產業緊扣數字產業化,圍繞做大電子信息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壯大網絡安全服務業,匯聚了一批數據中心和互聯網、網絡安全、智能終端“雙創”企業和團隊,形成初具規模的電子信息製造集羣。緊扣產業數字化,以工業互聯網、數字鄉村、智能營銷新業態爲支撐,加速釋放數據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2019年,全市信息產業完成規上增加值8.6億元,比2016年增長320%。

通力物流產業園 資料圖

潘泉 攝

通力物流產業園聚集超過50戶物流商貿企業,傳化通力公路港實現全網運營提升物流運輸效率,通力運輸彰顯智慧物流“搬運價值”,釋放聚集發展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玉溪現代物流產業立足“一核、兩帶、七節點”,打造物流園區,構建物流平臺,建立配送體系,發展智慧物流,構建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新體系。2019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15.4億元,比2015年增長482.6%。

遊客通過“直播”功能觀看景區美景 資料圖

馬蘭 攝

打開“一部手機遊雲南App”,玉溪7個智慧景區、3個城市景點展現美麗身姿。

“十三五”期間,玉溪以推動智慧旅遊爲突破口,初步形成了以旅遊景區、特色小鎮、旅遊名鎮、特色旅遊村爲主體的全域旅遊格局。2019年,全市文化旅遊產業完成旅遊總收入452億元,比2015年增長258.7%。

融合發展解鎖產業創新密碼

醬豐圓食品 資料圖

雲南醬豐圓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構建“企業+合作社+種植戶”原料基地建設模式,在省內外建成有機辣椒種植基地,立足“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路徑,打響“綠色食品牌”叩開市場大門。

“十三五”期間,玉溪堅持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提升農業產業組織化程度,着力構建集種養、加工、營銷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大力推動高原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

丫眯鮮花餅 資料圖

熱情擁抱互聯網打造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玉溪丫眯綠色休閒食品有限公司成爲雲南鮮花餅生產行業領跑者。雲南通海宋威農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等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拓展海外市場。

“十三五”期間,玉溪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實施電子商務“興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爲抓手,建成京東(雲南)數字經濟有限公司的新經濟產業園等電商平臺,大力推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2019年,全市納入統計的105戶企業銷售額達10.8億元。

玉溪研和工業園區數控機牀產業園二期全景。資料圖

研和工業園區數控機牀產業園數字化轉型入列工信部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重點示範試點項目,通過構建機牀互聯網產業和大數據運用平臺,加快“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工”步伐,建設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機牀生產基地。

“十三五”期間,玉溪推動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建成雲南省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奠定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和在全省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玉溪製造”向“玉溪智造”轉型升級。

就在不久前,全省首個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在玉溪正式上線。截至上線運營當日,平臺註冊企業575戶,入駐金融機構17戶,發佈金融產品67項,解決融資需求75項,總計金額14億餘元。

“十三五”期間,玉溪立足生產性服務向專業化、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提升,大力推動服務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着力構建以新型商業模式、新型服務方式、新型管理方式爲主導的現代服務業。2019年,全市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47%,比2015年提升2個百分點。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唐文霖

編輯:韓婭嬌

審覈:徐鳳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