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闡明瞭依法防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分析了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對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是指導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總結“十三五”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顯著成就,研究謀劃法治中國建設,對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十三五”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顯著成就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佈局法治、厲行法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開創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謀新篇、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完善。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入憲法,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的憲法權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定期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形成制度性安排,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全面加強。健全完善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機制,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全面依法治國工作系統謀劃、整體推進。

  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面加強。頒佈實施民法典,推進重要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改革,深入推進以審判爲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依法糾正一批冤錯案件,基本解決執行難,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七五”普法規劃,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社會法治意識顯著增強。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健全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謀新篇、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圖爲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羣衆遊行中的民主法治方陣走過天安門廣場。 新華社記者 馬寧/攝

  法治保障改革發展穩定更加堅實有力。堅持依法防控疫情,保障和促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制定國家情報法、反間諜法實施細則,修改反恐怖主義法,提升國家安全法治化水平。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制定外商投資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堅持立法與改革相銜接,作出關於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確保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相關法律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工作,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爲打贏“三大攻堅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制定疫苗管理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加強食品藥品執法司法,深化實化法治爲民。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創新發展依法治軍理論和實踐,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不斷完善。

  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加強立法工作隊伍建設,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和農業五支綜合執法隊伍,全面推行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和人民警察單獨職務序列,法治專門隊伍政治業務素質不斷提升,紀律作風持續強化。全面加強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完善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發展公證員、司法鑑定人、仲裁員和人民調解員隊伍,法律服務執業規範和執業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健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強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二、社會主義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着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爲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迫切需要我們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運用法治之力有效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爲鞏固和夯實“中國之治”提供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重要論述,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規範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決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我們黨執政興國,要善於使黨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的重大路線、方針和政策,歷經治國理政實踐,成爲法律制度,進一步保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規範化,提升黨領導各項事業的能力和水平。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們要緊緊圍繞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進一步推進黨的領導入法入規,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堅定法治信仰、樹牢法治意識、帶頭厲行法治,自覺在法治框架內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論述,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切都是以保障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拓寬人民參與國家治理的途徑,使人民羣衆通過法治參與國家治理的過程成爲發揚民主、彙集民智、凝聚共識的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論述,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實踐證明,通過憲法法律確認和鞏固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並運用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保障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涵蓋了法治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爲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盛不衰提供了牢靠而持久的法治保障。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鑑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更好地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引領、規範、保障作用的重要論述,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發展環境越複雜越要強調法治。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堅持將深化改革開放與推進法治建設緊密結合、協調推進、相互促進,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既深刻改變了自己,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當前,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我們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及時把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化下來,爲構建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法治化。

  三、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我們要從我國實際出發,遵循法治規律,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法治建設頂層設計,把良法善治的要求貫穿到法治中國、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不懈創新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科學立法,促進良法善治。“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隨着時代發展和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對科學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要在堅持好、完善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點和衝突點,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立改廢釋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態文明等重要領域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要及時將改革發展穩定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上升爲制度、轉化爲法律,不斷完善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

  嚴格執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認真梳理總結“十三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情況,抓緊研究制定下一階段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十四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爲樹立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標杆,經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批准,自2019年7月起,中央依法治國辦部署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命名了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取得良好效果。要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以創建促提升,以示範帶發展,進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推動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持續推進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等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爲處罰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羣衆合法權益。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切實從源頭上減少違法行政行爲,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公信力。切實抓好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方案的貫徹落實,及時修改行政複議法等法律法規,發揮行政複議公正高效、便民爲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

  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執法司法公正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近年來,黨中央出臺的許多司法體制改革措施都已經落地見效,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要深化以審判爲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全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完善民事訴訟制度體系,深化執行體制改革,從源頭上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審判權、檢察權運行機制。加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完善司法管理指標體系,提高司法辦案質效。加快構建上下貫通、內外結合、系統完備、規範高效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推動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不斷提升人民羣衆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滿意度。

  2017年8月18日,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在杭州成立。該法院定位於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當事人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實現“網上糾紛網上了”。圖爲互聯網法院成立當日,法官們參加憲法宣誓儀式。 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攝

  全民守法,深化法治社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法律、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當前,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編制好“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法治社會建設根基。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進一步抓好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落實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法律培訓、法律知識考試考覈等制度,切實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從娃娃抓起,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必須在全社會深入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圖爲2018年12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明珠居委會法律援助律師在給明珠小學的學生們講解憲法知識。 新華社記者 郭晨/攝

  加強涉外法治工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涉外法治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加強涉外法治工作規劃,加強涉外領域立法,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能力和水平。隨着我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我國企業、公民遇到的貿易摩擦和跨國糾紛越來越多,依法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企業、公民合法權益的任務日益艱鉅繁重。要加強涉外法律服務工作,積極開展培訓教育,不斷提高我國企業和公民的法律風險防範、合規管理意識和能力,積極爲我國企業和公民提供法律幫助,維護我國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加強國際法運用,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着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要加強對法治工作隊伍的教育培訓,旗幟鮮明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抓好科學理論武裝,教育引導廣大法治工作者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專業化建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導向,全面提升業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深化法學教育改革,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法治實務部門與高等院校協同育人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對法治工作隊伍嚴格管理,分類制定完善鐵規禁令、紀律規定、執業規範、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過問、干預、插手案件記錄報告、責任追究制度,深入開展政法系統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堅持“零容忍”懲治腐敗,保持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加強系統謀劃,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隊伍,更好服務對外工作大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