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命搖籃 紅色聖地——

汕尾海豐羊蹄嶺-惠州惠東高潭古道

汕尾海豐羊蹄嶺——惠州惠東高潭古道,主要分佈在汕尾市海豐縣和惠州市惠東縣。該古道開鑿於漢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是古代閩粵官道要衝。沿途現遺存有海豐紅場紅宮、彭湃烈士故居、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中洞革命紀念廣場等紅色印記。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二)千年古村 商道重鎮——

清遠連州豐陽-東陂古道

清遠連州市古道分東西兩翼,東翼爲秦漢古道,西翼爲豐陽—東陂古道。豐陽—東陂古道南北貫穿連州市豐陽、東陂兩鎮,現遺存茶亭古道、豐陽古道、東陂古道等古道段,是明清時期湖南與廣東進行商貿往來的必經之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三)世界客都 商貿古道——梅州興寧-平遠古道

梅州興寧—平遠古道主要分佈在梅州市平遠縣,路線以仁居鎮爲核心,呈放射狀分別向江西尋烏方向、福建武平方向和梅州蕉嶺方向延伸。現存古驛道總共13條,主要分佈在差幹、仁居、泗水、八尺等鄉鎮,其中以松溪古道、鄒坊古道、上倉子古道等段保存最爲完整。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四)紅色經典 梅潮薈萃——梅州大埔三河壩-潮州饒平麒麟嶺、梅縣陰那山古道

梅州大埔三河壩一潮州饒平麒麟嶺古道貫穿梅州、潮州市7個鎮,起於梅縣鬆口鎮火船碼頭,途經大埔縣的三河、湖寮、百侯、楓朗、饒平縣饒洋等鎮,最終到達饒平上饒鎮茂芝會議舊址。現遺存西竺古道、上木古道、三溪古道、西片古道、麒麟嶺古道等古道段。該古道被認爲是明末清初閩粵贛地區客家先民出梅州,至潮州、汕頭水路而越洋出海的“始發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五)醉美古村 休閒溫泉——廣州從化古道

廣州從化古道主要位於廣州市從化區境內,南起錢崗古村,北至溫泉鎮烏石村,現遺存錢崗古道段,上下清幽古道段,小蛇徑古道段等3段。從化古道是廣州市周邊最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古驛道。據考證,從化歷史上有水陸聯運的驛道,陸路由從化古道起向南走水路流溪河古水道連入珠江,向北接陸路影古古道和蓮麻古道,自南向北聯通成爲清代廣州府與從化縣之間的官道。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六)秦漢南拓 山高水長——韶關西京古道

韶關西京古道主要位於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和樂昌市境內,南起乳源洲街古道、北至樂昌梅花鎮鷓鴣塘古道,現遺存下開封橋古道段、鷓鴣塘古道段、猴子嶺古道段、五里橋古道段、烏鶉嶺古道段、梯雲嶺古道段、臘嶺古道段、洲街古道段等8段。古道史稱“西京路”“石階路”,是“上通三楚,下達百粵”的“必由之路”,意指當地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必經之道。西京古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方美食

高潭湯粉(圖源自網絡)

高潭湯粉以一種扁長的上等好米粉爲主料基地,配料豐富,有叉燒、豬肉丸、魚餅、炸豆腐、蘿蔔乾、蔥花等。其製作的過程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對米粉以及配料的品質很重視。一碗正宗的高潭湯粉,鮮甜美味,讓人垂涎三尺。

高潭擂茶

高潭擂茶又叫“鹹茶”,裏面除了放茶葉外,還放有芝麻、花生、炒米等,擂茶口味香濃,喫上一碗,既能解渴又能填飽肚子。

高潭明姜(圖片源自網絡)

明姜是高潭特產,根據祖傳古方結合現代科學工藝製作而成,自明朝起被列爲貢品,故稱”明姜“。

來源:西子高潭、藝道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