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相當危險。

今年8月底,迪士尼和華納兩家好萊塢大廠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迪士尼把2億美元成本的《花木蘭》推上了流媒體平臺,而華納則把同樣2億美元成本的《信條》堅持院線上映。

結果,《信條》票房不理想,華納預估要至少虧損數千萬。

《花木蘭》的情況是,先有預測說輕鬆回本,後來又有闢謠消息說還需要更長時間纔行。最終迪士尼的第三季財報也沒有透露其具體盈虧情況,不過旗下流媒體平臺Disney+的業績是非常理想,不可否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花木蘭》的幫助。

這樣看來,迪士尼的選擇在如今形勢下,能贏得更多回報。

華納堅守院線的做法令人敬佩,但是這不能忽略了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影響力。

要把《信條》推上流媒體,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是和這位幫他們賺了不少金子的大導演鬧翻。

短期的不利,具有深厚底蘊的華納可以接受。

可歐美疫情遲遲不消退,還隨時有反彈跡象,之後又不用再給諾蘭交代,作爲一家以盈利爲目的的公司,華納再想要堅持,就沒那麼容易了。

據外媒消息,華納終究要對定檔在12月25日上映的《神奇女俠2》(神奇女俠1984)做出調整,最終決定將在11月16日下週一公佈。

消息稱,華納的主要選擇有兩個。

第一是第五次延檔,推後至明年夏天上映;

第二是聖誕節上映不變,但窗口期必須縮短,明年1月立馬上線HBO Max。

第二個選擇可能性會更大。

因爲如果再撤,對華納以及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對影院,對觀衆,都是損失,而今年剩下的片子幾乎已經沒有,堅持在聖誕節上,面臨的競爭壓力肯定會小很多,只要口碑不出現爭議,很可能就是霸屏的存在。

影院這邊,一直沒有大片上映,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選擇讓利妥協,先來一部《神奇女俠2》,能有30天的窗口期也算是能緩一口氣。

如果華納願意支付一定比例的線上收入分成給予影院,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就像諾蘭說的,傳統電影行業要接受現實,做出適應性的變化。

最壞的情況。

華納不願意再損失自身的利益,那等待《神奇女俠2》的便是流媒體。

毅然“背叛”院線,不惜選擇用新片推廣Disney+的迪士尼,近日公佈的第三季財報比較樂觀。

雖然還是虧損5.8億美元,但總收入要比預期要高。

尤其是Disney+訂閱用戶數量,累計7370萬,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Netflix多年累積的業績。

這足以讓華納的高層們眼紅。

有數據顯示,擁有《權遊》、《哈利·波特》,DC等IP的HBO Max,最新公佈的只有860萬用戶,就算加上原來HBO電視那邊的用戶,也才3800萬,只有Disney+的一半多一點。

比不上迪士尼的主要原因並不是IP不夠多,不夠有粉絲基礎,而是華納制定的訂閱費用太高。

Disney+只需6.99美元一個月,Netflix的基礎包月7.99美元,最高級的套餐,今年10月底沒加價前是15美元。

而HBO Max一上來就要14.99美元,多數人接受不了是正常的。

但如果14.99美元,甚至是再加10美元,能看到一部《神奇女俠2》,那考慮購買的人肯定會大幅增多。

畢竟口碑不咋地的《花木蘭》,6.99美元入會員,再加29.99美元購買的做法,都能有不少的人購買。

只是能不能及時收回成本,對外界來說還是個未知之數。

至少《花木蘭》證明了高端付費並非無人問津,只是價格策略方面還需做些調整。

有了迪士尼先做了次測試,華納要不要跟上,跟上的話要詳細要怎麼操作,其實是處於一個更有利的位置的。

如此,要後發制人很簡單,要肩負起行業責任,卻勉爲其難。

情況相當危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