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2016賽季奪得CBA總冠軍之後,四川男籃近幾年就一直致力於培養新鮮血液,在奪冠功臣王汝恆、張春軍、賈誠等主力相繼離隊之後,唯一留在球隊中的本土球員就只有陳辰和孟達。儘管四川男籃曾提拔了多名年輕球員升入一隊,但球隊都沒有取得太大成績。在李柯七、左朕年等昔日二隊的主力經過幾年磨礪後依舊難當大任的情況下,景菡一這兩年的成長則着實讓人眼前一亮。

鐵餅冠軍出身,征戰CBA遇瓶頸

景菡一是土生土長的四川綿陽人,2011年進入初中以後,身體素質極爲出色的他被校隊田徑教練看中去練鐵餅。在這個領域裏景菡一連續三年霸佔了四川省鐵餅冠軍。但自小就喜歡打籃球的他,最終還是選擇放棄更有天賦的鐵餅,並在2017年加入了四川男籃青年隊,僅僅1年後他便升入一隊,正式征戰CBA聯賽。

相較於左朕年、李柯七和黃榮奇等老鄉,景菡一的天賦並不是最好的。在處子賽季,他並沒有獲得太多機會,場均出場時間僅爲9分鐘,場均3.1分1.3籃板,投籃命中率也只有32.7%。那年夏天,球隊特意將其送到美國特訓,而他拜師的正是NBA名宿鐵血防守悍將本-華萊士,在大本的調教下,景菡一的籃板球意識有了很大改善,這也爲他後面幾個賽季的出色發揮打下了堅實基礎。

上賽季複賽階段迎來爆發

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景菡一開始逐漸得到重用,準確來說,應該是在複賽階段。在黃榮奇被球隊交易至江蘇男籃之後,外加複賽階段球隊外援無法迴歸,四川男籃被迫啓用全華班,努力訓練的景菡一終於得到教練組的青睞。在複賽以後的16場比賽中,他的出場時間相較於之前大幅上漲(從19.3分鐘到31.8分鐘),場均得分更是直接從5分提升至13.1分,僅次於球隊大腿李原宇。

由於練鐵餅的基礎,景菡一的上肢力量相較於同位置的球員很有優勢,在複賽階段與山東男籃和青島男籃這兩支擁有高大內線球隊的比拼中,景菡一分別砍下13分12籃板以及22分13籃板的兩雙數據。要知道他的身高只有1米95,能夠在陶漢林、劉傳興這些7尺長人身上搶下這麼多籃板球確實不易。

3年級坐穩球隊首發

複賽階段的出色發揮,讓3年級的景菡一在新賽季坐穩了球隊首發位置。本賽季爲球隊出戰的11場比賽,他的場均出場時間來到全隊第五的28.6分鐘,場均出手8.2次,可以高效砍下11.3分3.2籃板1.8籃板1.3搶斷,投籃命中率高達51.1%,其中得分和命中率都來到其職業生涯最高值。

在與福建男籃一戰中,面對國內頂尖內線王哲林,景菡一絲毫不懼,以16中9的高效命中率砍下賽季新高的22分,並且抓下10個籃板球(5個前場籃板)。反觀王哲林只有17分8籃板進賬。更讓人欣喜的是,四川男籃最終以90-80戰勝對手。

防守端表現搶眼

進攻端的威脅性逐漸打開,在本就不錯的防守端方面,景菡一也是絲毫不含糊。與上賽季複賽階段一樣,景菡一新賽季依舊保持着敏銳的籃板球和搶斷嗅覺。新賽季11場比賽中,僅有3場比賽沒有搶斷入賬。而在前場籃板球的拼搶中,更是以場均1.2個高居全隊第四,僅次於三大內線蘇若愚、哈達迪和李原宇。

不過有時候太過於積極的景菡一,也很容易陷入犯規麻煩,由於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對上對方的絕對主力小外援,本賽季景菡一的場均犯規高達3.4次,如果能夠在這一點上稍加改進,那就再好不過了。

場均砍下11分,從當初青年隊裏最不被看好的underdog,到3年級成功坐穩球隊首發位置,景菡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鐵餅冠軍”也能在CBA舞臺上打出名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