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etflix(網飛)在旗下官方社交平臺發佈聲明,稱將拍攝由中國經典小說《水滸傳》改編的電影《The Water Margin》,並由佐藤信介擔任導演,馬修·桑德(Matthew Sand)擔任編劇。

日本人導演+美國人編劇,陣容引發網友熱議

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將執導美版《水滸傳》,他的代表作之一《王者天下》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背景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王者天下》曾獲得第4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提名,也令佐藤信介捧回第44屆日本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

△ 佐藤信介

美國馬特·沙德(Matt Sand)(《深海浩劫》)擔任編劇。網飛還請來了埃裏克·紐曼(Eric Newman)和布萊恩·恩凱爾斯(Bryan Unkeless)擔任製片人。

Netflix將《水滸傳》描述爲“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着個人代價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

脫離了原始故事設定的美版《水滸》,引發了衆多網友的質疑與擔憂。那麼Netflix版《水滸傳》會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我們展開大膽猜測,這將會是在未來世界觀之下架空歷史的一部電影,但是其核心和內容應該都是江湖俠義反對強權和壓迫。而僅僅如果只是更換了一個外表和世界觀,那麼會不會也同樣的更換人物的設定。

△ 網友想象的歐美版梁山好漢形象——花和尚 魯智深

你能想象黑皮膚爆炸頭的李逵,高鼻樑藍眼睛的林沖,以及說着一口流利英語的魯智深嗎?或是將整座梁山搬到另一個平行時空,把昏聵的北宋朝廷,替換爲某個妄想顛覆世界的邪惡勢力?雖然我們至今仍無法得知其全貌,但網飛或許正在將以上種種可能變爲現實。

△ 網友想象的歐美版梁山好漢形象 —— 黑旋風 李逵

目前,影片將由哪些演員出演仍未確定。如果均由好萊塢目前所有的亞裔臉孔藝人出演,湊不湊得夠108位好漢?《水滸傳》涉及人物衆多、情節宏大、支線複雜,電影的時長能否完整講述這一故事?受語言、文化差異的影響,許多網友認爲外國團隊很難真正理解《水滸傳》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背景。

外國人對中國名作的改編或翻拍,很可能是爲了證明經典不可複製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外國人擔任導演或者編劇改編的中國影片裏充斥的不計其數的奇異裝束和辣眼劇情,給了中國網友足夠理由進行吐槽、批評。事實上,中國名作被外國人胡編成影片,早已屢見不鮮。

△ 韓國電影《西遊記歸來》中,唐三藏變成了會法術的女人

在1978年的日版《西遊記》和韓國版喜劇電影《西遊記歸來》中,唐僧和孫悟空在冒險中擦出火花,搞起了激情熱吻。

△3D奇幻動作類型的影視作品 《馬可·波羅》

網飛曾斥資2億美元拍攝電視劇《馬可·波羅》,成本堪比《權利的遊戲》。本劇有不少亞裔演員參演,包括陳沖和武打女星楊紫瓊。該劇連續兩季口碑不佳之後,影片於2016年正式被叫停。

在美國環球影業拍攝的《太極俠》中,陳虎飾演的靈空太極門高手一邊參加武術錦標賽,一邊從事快遞工作,最終因靈空觀申請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未能成功變得偏激。事實上,申請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有着固定程序和層層審批,絕對不可能如片中一個辦公室的主任一個人說不行就此被否決的。該情節讓觀衆大呼:太不現實了。

還有今年9月份上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目前在豆瓣評分僅5.0。這部宣傳鋪天蓋地、連劉亦菲的顏值和網飛的好口碑,都挽救不了的影片,讓中國網友對外國導演和製作團隊呈現中國文化的效果表示分外擔憂。

這些外國影視團隊對中國經典的改編或翻拍,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只是爲了證明:經典,是不可複製的。

比起技術和時代進步,對文化內涵的解讀更能決定電影的成敗

《水滸傳》作爲中國古代文學一大巔峯之作,故事情節和英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過去幾十年,《水滸傳》被改編成許多影視作品,有的作品還成爲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

最出名的《水滸傳》電視劇版是央視1998年和2011年拍攝的兩部全本,以及更早的1982年的山東版《水滸》(40集)和1983年的《武松》(8集)。香港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拍過《三打祝家莊》和《智取生辰綱》等故事。

△《水滸傳》電影劇照,1972年3月17日上映。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等人主演

1972年邵氏公司拍過電影版《水滸傳》,該版本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等明星出演,僅選取“吳用賺盧俊義上山”這段劇情。

1993年,香港又拍攝了一部《水滸傳之英雄本色》,梁家輝、徐錦江和王祖賢主演,選取的是林沖蒙冤、風雪山神廟的片段。此外,香港還拍過多部《水滸笑傳》但笑料過於低俗,立意不高,倒是1992年TVB打造的《水滸英雄傳》體現了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視劇行業的普遍水準。

作爲中國鄰國的日本曾於1973年拍攝過26集的連續劇《水滸傳》,劇情和服化道與原著有不少出入。該劇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演員使用英語對白配音,時而唱起日語歌曲,背景又是中文漢字,觀感怪異。中國觀衆不接受,除了影片本身的問題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接受電影對中國歷史的魔改。

不過正是因爲這部日版《水滸傳》,讓不少西方觀衆知道了中國的這一名著。

△ 中法合拍 《王子與108煞》,由《十萬個冷笑話》配音團隊獻聲

2015年,法國也拍攝了動畫電影《王子與108煞》,是一部基於中國古代歷史和《水滸傳》108位英雄的“水滸外傳”。雖然幾乎是原創劇情,在成熟3D數碼動畫技術加持下,看得出創作者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了還原。

但《水滸傳》裏涉及的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人物的傳奇經歷基本上都被無視了。比起技術和時代進步,更能決定電影成敗的,是對文化內涵的解讀。

△《水滸傳》外文本“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內皆兄弟,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所譯 。

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中國經典被外國人改編這一事件本身就肩負着獨特的使命和價值。我們固然有千百種理由,認爲網飛的《水滸傳》拍不成中國人愛看的樣子。但是也應該相信經典有其衍生的能力,或許是一種更加健康的文化自信。但對於中國經典作品而言,一部好的外國改編就是一次在國際影視圈的華麗亮相。

現在就斷定網飛版《水滸傳》好或不好,有些爲時過早。也許中西文化的碰撞,真的能夠擦出令人驚喜的火花。與其在網上爭論的不可開交,我們不如慢慢等待,讓實踐來檢驗其真實水平。

對於“網飛”宣佈的美版《水滸傳》,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網飛要拍<水滸傳>,這位日本導演還拍過戰國時代的電影》

銀河情報局 《網飛請來日本導演拍<水滸傳>!故事將發生在未來社會,魔改素材預定?》

拾部次元說《水滸真人電影化決定,網飛投資日本導演中國的劇》

中青評論《外國人要拍<水滸傳>,誰的心情最複雜?》

文 / 劉珊珊 ,審 / 任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