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老西的兵工廠從1926年就開始仿造美式M1921“湯姆遜衝鋒槍”,高峯時月產量達900支,據估計到太原淪陷之前,晉造湯姆遜產量應突破了40000支。這麼大的產量,也必然造成晉綏軍系統內的普遍裝備,不僅步兵可以裝備到班級,二線人員比如炮兵、警衛和後勤部隊也有一定配備,並且這款武器也跟紅軍有所交集。

紅軍第一次正式跟閻錫山的部隊交手,是1936年2月的“紅軍東征”。紅軍主力祕密東渡黃河,在閻老西的地盤上縱橫馳騁,到4月底共征戰晉西北等地兩個多月的時間,除籌款40餘萬元和擴紅7000餘人外,還打垮了晉綏軍3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消滅其13000餘人。顯然,在如此重大的勝利中,繳獲一些晉造湯姆遜那簡直是小菜一碟。

閻老西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老蔣,於是陳誠帶着大批中央軍入晉,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軍則主動西渡黃河撤回了陝北。世事無常,一年多以後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兵犯山西,閻錫山又不得不再次邀請中央軍、八路軍到山西助戰,這回紅軍不用強渡黃河了,而是大大方方受邀而來,閻錫山還得提供糧食彈藥,真是個苦命的娃。

聯合作戰期間爲表誠意,閻錫山又贈送給八路軍200挺(支)晉造機槍和衝鋒槍。所以啊,紅軍的中高級指揮員在長征期間可以只知道“花機關”,也就是德造的MP18,但是到了陝北完成東征以後,基本也都是認識“湯姆遜先生”的,那麼也就是說,李雲龍曉得,同級別的丁偉和孔捷一樣有所瞭解。

因此,在楊村戰鬥中,如果日軍山本特工隊使用的真是湯姆遜,然後只有李雲龍能夠判斷出來而孔捷不能,那就是罵人了。不能低估紅軍或者八路軍指揮員對武器的敏感程度,如果日軍用的是晉造湯姆遜,身經百戰的孔捷僅憑槍聲就可以聽出來,畢竟之前曾經跟晉綏軍交過手,而完全不需要李雲龍事後根據什麼彈殼再分析出來。

所以從軍史角度推敲的話,完全就是《亮劍》的主角光環而已,有經驗的基層指揮員,對機槍、步槍和衝鋒槍的動靜,分分鐘就可以區別開來,甚至可以判斷出型號。同樣是八路軍團長,孔捷聽不明白槍聲?你信我也不信。

那麼閻錫山搞出來的湯姆遜有什麼特點呢?最主要的是長度有所增加,M1921原槍長0.85米,其中槍管長0.27米,而晉造湯姆遜衝鋒槍爲了增加射程和穩定性,特地將槍管加長至0.395米,差不多是一般衝鋒槍槍管長度的兩倍,所以其有效射程遠超美式湯姆遜,是晉造衝鋒槍最具特點之處。

另外湯姆遜原槍口徑是11.43毫米,發射柯爾特手槍彈,而晉造湯姆遜對外稱口徑爲11.25毫米,讓外界以爲與原槍11.43毫米口徑不一致,實際上兩者的彈藥是可以通用的。晉造衝鋒槍其實有兩種類型,即前方有小握把型以及無小握把型,但是都採用20發直彈匣供彈,也可以採用50發彈鼓供彈。

《亮劍》劇中山本特工隊實際使用的是美製M3衝鋒槍,也就是被稱爲“注油槍”的那玩意,當然是穿越了,雖然跟湯姆遜的口徑是一樣的,但M3是1942年底才正式列裝美軍的,那麼在百團大戰的1940年前後,別說日本人了,就是美軍武器專家連樣槍也都還沒見着,怎麼就裝備小鬼子了?如果說日軍真有什麼特種部隊,也該裝備自己的“百式衝鋒槍”(仿MP18)或者德制的MP38纔對。

所以這是亮劍的一個錯誤展示,你只能理解爲道具缺乏,只好給鬼子挎上了解放戰爭時期才流行(道具充足啊)的美製M3衝鋒槍,然後也只能將錯就錯,讓李雲龍根據彈殼推斷出來是什麼“美式衝鋒槍”,證明這夥鬼子不一般。但是真的不關閻錫山什麼事,更不關晉造湯姆遜什麼事、

網絡上把晉造湯姆遜吹得製作精良和火力強大那都是扯淡,日軍肯定有大量繳獲,但一定不屑批量列裝。其一是日本人的戰術理念不同,其二是一些軍迷盲目高估了民國時期國內兵工廠的槍械製造水平,湯姆遜衝鋒槍結構複雜、工藝要求很高,甚至連鋼材的質量對武器都有很大影響,雖然太原兵工廠在國內還算數得上,然而其產品質量能夠比肩美國自動武器公司?別開玩笑了。

亮劍中最應該裝備晉造湯姆遜衝鋒槍的,那也應該是閻錫山嫡系的楚雲飛部隊,可是你看楚團長衛士班用的是什麼傢伙?一色的司登嘛,這不就全明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