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烏雅氏受封皇貴妃之謎,康熙皇帝一石三鳥

一、推舉新太子事件的餘波

在推舉新太子一事中,八阿哥胤禩上躥下跳,外造江湖輿論,內結朝廷重臣,被康熙皇帝所忌,失去了爭奪儲君的資格。

按照康熙皇帝的原計劃,是要徹底打擊阿哥黨,直接給八阿哥定罪,讓老八去宗人府去和大阿哥作伴,爲太子胤礽的復立掃清一切障礙。

但是十四阿哥大鬧宮門,口無遮攔,扯下了奪嫡宮斗的遮羞布,讓一心維護大清朝綱的康熙皇帝,彷彿成了一個不教而誅的無道昏君。

舉劍暈倒,表面看起來是老人家氣力不濟,實際上卻是老康熙自己給自己臺階下。

“暈倒”之後,老康熙在兒子和羣臣的喧鬧聲中,閉門養神,開始重新思謀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阿哥黨固然應該立即打擊,但是八阿哥苦心經營阿哥黨多年,盤根錯節,下面有各省督撫支持,上面有重臣皇子保駕,十四阿哥在宮門之前所說的話,就是那些保舉八阿哥的人的心裏話。

將阿哥黨連根拔起,立刻就會在朝廷內外興起一場大獄,那些保舉八阿哥的在京四品以上,外省三品以上高官,將一一受到牽連,屆時朝廷將無人可用,堂堂康熙王朝就得停擺,這是老康熙萬萬不想看到的。

因此皇帝一甦醒,就馬上召喚李德全,下了第一道旨意:不再追究八阿哥胤禩的罪責,不再追究百官結黨保舉八阿哥一事,只處理佟國維一人,草草了事。

晚年康熙皇帝,早就沒有了當年平三藩抓鰲拜時候的銳氣,凡事都求穩,處理人和事都免不了投鼠忌器,總是雷聲大而雨點小。

二、權力制衡

雖然不再追查阿哥黨胡作非爲,但康熙皇帝也並沒有聽之任之,而是施展權力制衡之術,開始着力培植能夠制衡阿哥黨的勢力。

此前,能夠制約阿哥黨的太子黨,已經因爲第一次太子被廢而一蹶不振,而且耿鎖圖託合奇凌普個個都是酒囊飯袋,不堪重用。太子黨中只有一個王掞能夠獨當一面,卻也年紀大了,無法與阿哥黨人硬碰硬(當然後來證明王掞寶刀未老)。

康熙皇帝放眼望去,諸皇子之中,能夠真正制衡八阿哥的人,也只有四阿哥胤禛。

此前,胤禛雖然屢次爲朝廷立功,但總體來看,一直處於被打壓的狀態,鬱郁不得志。此事有目共睹,所以羣臣和皇子們,包括胤禛自己都沒有想到,四阿哥有一天真的會得到老皇帝的垂青,榮登九五之尊。

作爲皇帝,作爲大清王朝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康熙皇帝深知,要想把皇帝寶座坐安穩,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皇帝以下,讓皇子和羣臣都形成權力制衡。

皇子和羣臣不停地鬥,皇帝做裁判,既能獨攬大權還能夠悠閒享受生活,而如果讓下面的人一家獨大,皇子或者羣臣就可能將矛頭對準皇帝。

崇禎皇帝如果懂這個道理,讓太監和東林黨一直形成制衡,明朝也不會亡得那麼快。

有索尼在,鰲拜就無法專權;有明珠在,索額圖永遠翻不了天;有張廷玉在,佟國維就不能代表上書房。

三、愛子及母

雖然抬舉胤禛之事一定要做,但如果做得太明顯,反而容易惹出更多的麻煩。

都是同殿爲臣,同父爲子,憑什麼只提拔他胤禛一個人呢?

好的,既然直接提拔老四容易惹出非議,那我提拔他母親---我的德妃總沒問題吧?

此事,康熙皇帝的幾任皇后都已經去世,皇后之位空着,後宮最尊貴的身份,乃是皇貴妃,德妃即被封爲皇貴妃,領袖後宮。

與此同時,皇貴妃的兒子也將悄悄子憑母貴。

更妙的是,抬舉德妃一事,在表面上看起來,並不是抬舉胤禛,而好像是爲了嘉獎此前十四阿哥在宮門之前的犯顏直諫。

所以老四還沒有來得及高興,老十四心中的狂喜已經掩蓋不住了。加上不久之後,十四阿哥受命管理兵部,掌握天下兵馬,羣臣便更加認定當初康熙皇帝加封德妃是爲了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自以爲得計,覺得自己離皇帝的寶座大踏步走近一步,但他卻沒有看到背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看他的眼神,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叛徒,神氣什麼?

四、阿哥黨的分裂

通過加封德妃,康熙皇帝不僅悄然抬舉了胤禛,還徹底讓阿哥黨分裂。

從此,十四阿哥便獨立門戶,與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貌合神離,而八阿哥也逐漸覺察出十四弟的野心,對十四阿哥處處防備。

十四阿哥能文能武,他的退出,是阿哥黨最大的損失。老十四一個人的威力,遠遠超過九阿哥和十阿哥加起來的威力。

特別是十四阿哥長期帶兵,在軍隊有着廣泛的影響力,設想後來如果八王逼宮,八阿哥能夠獲得十四阿哥的支持,即使十三阿哥爲雍正擎天保駕,也只能與十四阿哥打成平手,雍正皇帝將無力迴天。

沒有軍隊的支持,任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望着皇帝的寶座空嘆。

當然,沒有朝廷糧草支持的軍隊,也是沒有前途的,所以任你十四阿哥手握千軍萬馬,也得喫飯,到那一天,你就知道離開你四哥寸步難行。

有母親德妃撮合,還怕你們兄弟不言和麼?

可憐老康熙的精明算計,裏面固然有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但也藏着父親對兒子們的百般慈愛。

只是千古之下,誰人能知?

五、皇孫進宮

有福之人不用忙,誰也未曾料到,九王奪嫡,真正摘桃子的卻另有其人。

在處理完佟國維,加封完德妃之後,康熙皇帝隨口提到了一件小事,讓胤禛即刻把“你給朕生的那個小孫子”送進宮來,而且“朕要親自調教”。

這孫子便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胤礽等了幾十年,胤禩爭了幾十年,胤禛謀了幾十年,原來都是浮雲。

幾十年爾虞我詐,幾十年腥風血雨,多少人頭落地,多少鋃鐺入獄,所爲何來?

就這樣,康熙皇帝通過加封德妃,用一個極爲“隨意”的舉動,一石三鳥,達到了權力制衡,分化阿哥黨,抬舉胤禛三個目標,並讓保舉太子一事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小的層面。

康熙皇帝和佟國維的政治雙簧,坑了八阿哥胤祀

隆科多不忠不孝,康熙皇帝爲什麼還要重用他?

康熙劍指十四阿哥,雍正的兄弟們各懷野心

參考資料:電視劇《雍正王朝》《清史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