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一山,從曾經的童星到痞帥的實力小生,很多觀衆是一邊看着他的戲,一邊看着張一山長大的。

從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到《餘罪》《春風十里不如你》等多部作品,張一山的成長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他的演技也是有口皆碑。但最近,他的新劇《鹿鼎記》口碑卻面臨着嚴重撲街,從11月15日開播後幾乎遭遇了大家的全員吐槽。

這個版本的《鹿鼎記》到底差在哪?用網友的話說,雖然隔着屏幕,但依然能感覺到大寫的尷尬。而且完完全全是憑自己的本事演出來的尷尬,並不是和之前經典版本對比出來的尷尬。

首先說說作爲整部劇的核心人物“韋小寶”。張一山在這個角色的塑造方面真的讓人大失所望。劇中,他所有的表演幾乎都讓人尷尬不已,不是在擠眉弄眼,就是一系列誇張的肢體語言。張一山所塑造的韋小寶,已經不是大家印象中那個機靈風流,正直中又不失痞氣的“韋小寶”了,呈現出來的氣質既油膩又很娘。絕對不是金庸筆下那個進一步能在男人堆裏斡旋,退一步可在女人堆裏泡妞的韋小寶了。

在這部劇裏,張一山的演技真的有失以往水準,不知道是他沒有用心,還是刻意想表現韋小寶身上的特質而在表演上用力過猛的緣故。他的表演讓我想到了李成儒老師的那句經典評論,如坐鍼氈,如鯁在喉。

除了張一山,其他幾位主演的表現也乏善可陳。首先,作爲的男二號的康熙,絲毫沒有帝王感,反而讓演出了一種在家待業青年的感覺。飾演康熙的張天陽表演上真的缺少力道和火候,表情控制也不是很到位,這個版本的“康熙”總是給人一種憨憨傻傻的感覺。

至於劇中的反派鰲拜,演技上的問題就不在吐槽了,更多的是選角和造型上的問題。飾演鰲拜的演員,個子不高,體型偏胖。臉蛋圓圓鬍子特別可愛,看上去還挺萌萌噠。最主要的是這個滿清第一勇士就連開口說話也非常軟萌,缺少鰲拜應有的氣勢,分分鐘讓人出戏。與之出現同樣問題的,還有義薄雲天的大俠茅十八。新版的茅十八的造型非常有“魯智深”的既視感。如果說鰲拜是讓人出戏,那茅十八真的是讓人有種串戲的感覺。

飾演建寧公主的唐藝昕也犯了和張一山類似的錯誤。在劇中,唐藝昕表演也是略帶浮誇,與劉玉翠飾演的建寧公主相比真的遜色了很多。而且這個版本的建寧公主前期莫名多了不少戲份。在預告片中,韋小寶其他六個“老婆”也沒有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個演員發揮失常,可以理解。但一羣演員發揮失常那絕對就是創作團隊的問題。尤其是這版《鹿鼎記》的導演對整部劇的風格把握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其實熟悉《鹿鼎記》的人都知道,金庸先生的這部作品亦正亦諧,絕對不是單純的搞笑。就算向喜劇方面傾斜,但喜劇不是鬧劇,不能把一部電視劇拍得跟小品一樣。

其次,在劇本方面,新版《鹿鼎記》的編劇在劇情的設定上雜亂無章,開頭就沒有交代清楚應有的背景。反觀陳小春版《鹿鼎記》,編劇的功底十分老到,開頭就交代各方博弈勢力及不少重要人物輪廓,同時爲後續劇情埋下暗線。對“韋小寶”這個角色也進行了適度美化,加重了其義氣深重的品格。全劇基調統一,以暖色喜劇色彩插科打諢,消解了原作的陰暗冷酷。

張一山版《鹿鼎記》用一塌糊塗四個字形容真的絲毫不過分。分析其失敗的原因,一方面,的確有珠玉在前,尤其是陳小春版的韋小寶太過經典,而想超越經典,的確有一定的難度。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覺得是影視“快餐”文化下,導演、編劇功底有限,演員也不願意滲透角色和劇本,用浮誇的演技草草了事。

一部影視作品如果失去了匠心,自然無法深入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