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後,回家洗個愜意的熱水澡,對很多人來說是秋冬裏十分能提升幸福感的一件事了。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秋冬氣候乾燥的狀態下,人體的皮膚本來就比較脆弱,要是洗澡時的水溫過高或者洗澡洗得太頻繁,很可能會讓皮膚“生病”!

近日有新聞報道,有位家住鐵西的李女士近段時間老是覺得渾身瘙癢難忍,腿和胳膊上的皮膚像魚鱗一樣,一撓全是白皮屑。最後癢得實在受不了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爲乾燥性溼疹。

醫生了解後判斷,李女士之所以患上這種皮膚病,正是因爲她每天晚上都要洗個熱水澡再睡覺,而頻繁用燙水洗澡容易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加重皮膚的乾燥程度。

醫生提醒,在秋冬人體皮脂腺分泌少,對皮膚的保護不足,很容易因爲頻繁洗熱水澡而導致皮膚更加缺水乾燥,甚至誘發或加重魚鱗病、皮炎溼疹、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的病情。

另外,很多人出現瘙癢症狀之後,發現用熱水燙洗後可以暫時舒緩癢痛,於是洗得更頻繁,殊不知這種做法不但無法真正解決瘙癢問題,反而會加重症狀。

秋冬季節,皮膚易“受傷

俗話說:“秋冬到,皮膚燥。”

秋冬季節,空氣變得乾燥寒冷,人體皮膚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加之新陳代謝減慢,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

由於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溼度也下降,皮膚容易乾燥,引發瘙癢,特別是老年人,由於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容易出現乾燥、粗糙、瘙癢等。

此外,引起皮膚瘙癢的發病原因還與“愛乾淨”、洗澡有關,比如過多的洗澡次數,過長的洗澡時間,過於頻繁的搓澡,過熱的水溫等,都會加重皮膚水分的蒸發和流失,導致皮膚抵抗力下降,使皮膚更加“受傷”。

皮膚幹癢,這些方法請收好

艾灸三大穴養血助止癢

皮膚之所以出現幹、癢的問題,除了有天氣乾燥的原因,還有一個內因是因爲血虛導致體表的濡潤不夠,引發皮膚瘙癢,中醫管這叫“血虛生風”。

所以,要改善皮膚乾燥、瘙癢的情況,不能只在皮膚上做文章,還應該適當補血養血,正所謂“血行則風自滅”。

艾灸取穴:血海穴、膈俞穴、照海穴

血海穴:中醫認爲,脾統血,同時它也是氣血生成的源頭。而血海是脾經上的要穴,艾灸這個穴位能生血補血活血,使氣血足以濡潤到皮膚,緩解皮膚問題。

膈俞穴:它是人體八會穴之一的血會,與血有關的問題,都可以找它。我們說很多皮膚瘙癢的根源就是皮膚沒有得到氣血的滋養,艾灸膈俞穴有助於養血止癢。

照海穴:古人認爲刺激照海穴可補一身之陰,人體津液精血都是屬於“陰”,因此艾灸此穴可保養皮膚,增強補水效果,對改善皮膚很有幫助。

適當減少洗澡次數

當發生皮膚瘙癢時,切忌抓撓或用開水燙洗。

同時,還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鹼性肥皂,一次洗澡時間最好別超過10分鐘,且水溫務必控制在37℃以下。

把握時機塗抹潤膚霜

有些人怕冷,喜歡洗澡後穿好衣物,開了暖氣,再慢慢地塗抹護膚霜。但是這樣塗抹潤膚霜的效果並不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把潤膚霜帶到浴室,洗澡後先別關掉熱水,使浴室保持溫暖。用毛巾輕輕蘸幹皮膚(切忌反覆摩擦皮膚),然後在皮膚水汽還沒幹的情況塗抹滋潤劑擦護全身,塗抹的時候,輕輕按摩,這樣做有助於讓潤膚成分滲入到皮膚。

飲食上注意滋陰潤燥

在飲食方面,需注意以清淡爲主,避免辛辣,平時多飲水,可適當喫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百合、蓮子、銀耳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