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鐵抓緊建設 “米”字形高鐵加速成網

武漢作爲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戰略交會點,是內陸地區少有的集鐵、水、公、空等國家級運輸通道、樞紐於一體的綜合運輸超級城市,承載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引領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武漢市綜合交通體系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要以陸路交通爲骨幹,輻射中部,一路向西,貫通歐亞;以水路交通爲銜接,帶動中游,一路向東,通江達海;以航空運輸爲平臺,站位中心,連通世界,直達五大洲;以多式聯運爲手段,集約高效,形成大交通、大流通、大物流,將武漢建設成爲“一帶一路”的戰略節點。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工程計劃2020年底開工,和它一起推進的還有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武漢樞紐直通線等線路。今年復工復產後,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湖北正搶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機遇,積極推進“4+2”重大鐵路項目年內開工,加快補齊全省鐵路發展短板。

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配合沿江高鐵、武西高鐵引入,爲鞏固提升武漢鐵路樞紐的路網支撐功能,武漢樞紐直通線工程擬與沿江高鐵同步推進。據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鐵集團評審,正在進行修編。

記者還從武漢市規劃局瞭解到,除了沿江高鐵,武漢目前還在規劃新增西武福高鐵、武杭高鐵、京九高鐵、武貴高鐵等骨幹高鐵線路,形成以武漢爲中心的“兩縱兩橫兩連十二方向”“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此外,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底通車。在此基礎上,還規劃新增城際鐵路環線及漢仙潛等放射狀城際鐵路,形成“兩環七射”城市圈城際鐵路網絡。

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還在進一步推進國鐵、城鐵和地鐵“三鐵融合”,形成高效銜接、區域一體的多層次多模式軌道線網體系,形成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交通圈、武漢城市羣2小時出行圈和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支撐“軌道上的大武漢”可持續生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