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衆多電影中,有一種影片,他講述着這樣一羣人,他們遊離在黑白之間,一喜一嗔怒,都帶着社會最底層的濃烈氣息,他們或偷或搶,或騙或砍,在一片混沌中,書寫着屬於自己的一頁。這就是香港犯罪類型片,從街頭隨處可見的古惑仔,再到神經兮兮的警察,人生百態,現實與理想,交織碰撞,構成了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間道》

影片剛一開始,就毫不留情地將我們帶入宿命思辨的黑色架構,讓我們隨之一起震動,一起唏噓,一起顫慄。

該片不僅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結構懸念合情合理,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更讓人振奮的是,演員陣容空前強大,四位主角梁朝偉、劉德華、黃秋生、曾志偉俱是影帝級人物。主角的陣容已足以征服全中國的影迷,配角的魅力也令人難以抵擋。

除了新秀陳冠希、余文樂外,鄭秀文、陳慧琳、蕭亞軒三位天后級人物的出演,令影片的陣容幾乎達到完美的地步。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黑幫電影,爲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一個字頭的誕生》

這是韋家輝繼《和平飯店》後的又一力作,其黑色幽默之荒謬,隱喻反諷之高超、拍攝手法之狂放,演員表演之生動,爲當時的香港影壇帶來了一陣清風,該片也因此被譽爲"香港史上最富有創新精神的作品"。

影片的故事結構類似於湯姆-提克威的《羅拉快跑》, 都採用了三段式敘事法,故事的主角都是社會邊緣的小混混式的人物。影片的主題基調荒謬,人物的性格也很古怪,在搖搖晃晃的鏡頭下的所作所爲,帶有明顯的反潮流情緒,流露出一種命運不可把握的宿命感,看後令人不勝唏噓。

《縱橫四海》

只聽名字都知道這片子多霸氣。再加上吳宇森導演,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的精彩演繹,浪漫的法國氣息,細膩而又奔放的情感,絕對稱得上經典影片。

其中最經典的場面,莫過於周潤發、張國榮和鐘楚紅這三名青梅竹馬偷到巴黎名畫的片段,藉此,吳宇森肆意揮霍了一下他的浪漫情懷和幽默雅趣。最喜歡鉢仔糕放蕩不羈的性格,灑脫不俗的身手,以及他那些幽默詼諧的表白。記下他的經典語錄吧:"有時候太照顧別人的感受,會失去自我的,你知道嗎?其實你們都瞭解我的性格,我喜歡東逛逛,西逛逛,我喜歡流浪,愛一個人不一定要跟她一輩子的,我喜歡一朵花,並不一定要把它摘下來;我喜歡風,難道叫風停下來,你讓我聞一聞?我喜歡雲,難道讓雲飄下來,來罩着我?我喜歡海,難道叫我去跳海?"

《天若有情》

看看這部電影的製作班底(監製:杜琪峯,策劃:林嶺東、王晶,導演:陳木勝,音樂:羅大佑),就知道,《天若有情》註定要在香港電影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這部電影經典與否,姑且不論,但至少令人難以忘懷。那時候的劉德華,年輕帥氣,英氣逼人,而他塑造的華弟也成爲香港電影的經典形象,幾乎與周潤發的小馬哥齊名,提起華弟這個名字,影迷們想到的就是俠肝義膽、情深似海。影片最後,劉德華騎着摩托,載着吳倩蓮在公路上飛馳,劉德華鼻血滴落,染紅了吳倩蓮潔白的婚紗,成爲這部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幕,不知讓多少癡情人流下熱淚。

《古惑仔》系列

《古惑仔》系列共有以下六部:《人在江湖》、《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龍爭虎鬥》、《勝者爲王》。此外,還有幾部電影可作爲《古惑仔》特別版,如《山雞故事》、《洪興十三妹》、《旺角揸Fit人》、《少年激鬥篇》等。

它的魅力在於,古惑仔們爲了兄弟情義,或者爲了地位和財富,敢以血肉之軀在現代街市廝殺,以平凡人的身手來面對死亡的恐懼,使影片瀰漫着真實的血腥氣息,讓人看着感同身受,熱血沸騰。

影片的另一看點就是,羣星璀璨,不僅有鄭伊健、陳小春、黎姿、李嘉欣這樣的偶像派明星,更有吳鎮宇、任達華、張耀揚這樣的老戲骨,令人目不暇接,驚喜不斷。《古惑仔》系列推出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對社會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後來,又推出了不少以黑社會爲題材的電影,但至今也無法超越《古惑仔》的影響力。

《暗戰》

這裏雖然沒有恢弘壯闊的爆炸,沒有氣勢磅礴的激戰,沒有肌肉健碩的猛男,沒有性感撩人的美女,只有一個彌留之際的罪犯,在同一個精明幹練的警察玩一場七十二小時的遊戲,可是,一旦真正地投入進去,跟着杜琪峯和韋家輝的線索,隨着劉德華和劉青雲的精彩演繹,卻可以體味到另一種深刻的緊張和刺激,快樂和感嘆。

這是杜琪峯向經典《盜火線》的一次致敬。但相比於艾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的精彩演繹,劉德華和劉青雲的對手戲也是毫不遜色。比之於愛情,《暗戰》反倒勝上一籌。

《暗花》

這部電影簡直是古龍小說的翻版,故事之緊張刺激,懸念之緊密巧妙,人物之細膩生動,對白之詭異神祕,讓人歎爲觀止。影片中,許多場景即使看過一遍,也難以忘懷。

比如,在囚室裏談話那段,藍白刺眼的光線照在兩人的臉上,空氣中飄滿迷濛的塵灰,一個彈球在兩人之間倏忽來去,宿命色彩濃烈。還有最後的那場對決,兩個人屹立在黑暗的角落,在刺眼的光線裏,無數的鏡子鱗次櫛比,畫面裏分辨不出哪一個是真實的人,那是兩個棋子的生死掙扎,隱喻深遠。

在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暗花》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等五項提名,最終卻空手而回,簡直讓人跌破眼鏡,使人情不自禁想到《肖申克的救贖》在1995年奧斯卡獎上鎩羽而歸的遺憾。

《英雄本色》

無論何時盤點香港的黑幫電影,《英雄本色》都應當獨佔鰲頭。自它誕生以後,整個香港乃至東南亞都被其深深的震撼了,以至後來拍攝的N多黑幫片,都或多或少地帶着《英雄本色》裏面的痕跡。如果要選一部香港版《教父》非此片莫屬。

想當年,小馬哥穿着黑色風衣,戴着墨鏡,咬着牙籤,手持雙槍殺入敵陣的風範,成爲多少青少年的座右銘。"我不想一輩子讓人踩到腳下!你以爲我是臭要飯的?我倒黴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要證明我比別人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在社廟裏,小馬哥喊出的這段話,又讓多少失意的男兒熱淚盈眶,並重新鼓起拼搏奮鬥的勇氣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