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以爲,孩子上幼兒園意味着可以稍微解放一下雙手,偷得浮生半日閒了。比起天天和家長膩歪在一起,上幼兒園後孩子終於踏上了小社會,有了更多的玩伴更多新鮮好玩的事兒。但是,家長沒想到的是,孩子上幼兒園後,自己還多了個新任務,並且任務還挺艱鉅。那就是:

幫孩子做手工作業!

雖然,老師表面上作業都是佈置給孩子的,但是看着家長羣裏大家曬出來的作業,各個作品都是栩栩如生,一看就是家長幫忙做的。你又怎麼能夠忍心,讓孩子自己動手,然後作品的完成度跟其他小朋友相差甚遠?

而且,幼兒園老師佈置的手工,也是夠奇葩的。比如:

用稻草扎一條龍;

用紙做一隻恐龍;

做一個博物館的青銅鼎;

用廢棄材料製作熊貓牌電視;

……

一看到這樣的手工作業,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搞得定?很多家長的內心,其實是很糾結的。一方面覺得家長不應該替孩子包辦一切,孩子自己的作業應該自己完成;另一方面爲了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只能親自上陣,誰讓這作業這麼難呢?

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幫助孩子完成手工作業,在某些時候是必須。幼兒園老師佈置作業的初衷,考慮的或許不僅僅是孩子,而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完成,一起動手完成一部作品,享受甜蜜的親子時光。

雖然家長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但很多的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職責是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拼命工作努力賺錢,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而很多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其實卻是:自己寧可不要那麼貴的玩具,不要名牌的衣物,但是希望爸爸媽媽多一點時間陪伴自己。

老師佈置手工作業的時候,在考慮孩子能力的同時,適當增加一點難度,讓家長能夠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內心的小渴望,其實是很不錯的。

所以當家長遭遇孩子手工作業難題,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理解一下老師的良苦用心。

陪伴孩子完成手工作業,和幫助孩子完成手工作業,又不是一回事。

有的家長一邊吐槽幼兒園老師佈置的手工作業太奇葩,一邊也嫌棄孩子動手能力太差,實在沒有耐心也不願意花時間慢慢折騰,就索性自己幫助孩子把作業完成了。這樣做,當然作業完成更高效,但是孩子並沒有參與其中,家長只是在扮演獨角戲。並且,孩子可能因爲家長的嫌棄而內心受傷。

家長一定要記得:教育不能只靠老師在那裏瞎忙,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有着重要的角色的,父母纔是孩子真正的老師。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怎樣?

如果能夠好好溝通的話,希望幼兒園老師不要佈置太離譜的手工作業,難度太高的話,作業都只能依靠家長來完成,孩子插不上手也幫不上忙,那相當於把作業留給家長。這也就難怪有些家長抱怨“這年頭沒有才藝都不敢送孩子上幼兒園”了。

如果家長願意聽我勸的話,請你尊重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獨立完成或者和家長一塊兒完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性格,有的孩子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自己的作品不好,內心也更感覺到有成就感;有的孩子則喜歡跟家長共同完成,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一件“傑作”特別有意思。

不管哪一種選擇,讓孩子自己做主,纔是愛孩子的最好體現。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看星二代們的手工作業。看看聚光燈下的他們,是不是和我們家的娃娃做過同樣的手工呢?

這是用樹葉拼成的一幅畫,朱亞文和女兒共同拼成了一隻蜻蜓。

姚晨和女兒一起做手工,同樣需要落葉這個素材,還有配文一篇。

章子怡在微博曬出女兒“醒醒”在手工課上的作品,怕大家看不懂還特意解釋:“我醒寶的手工課,據說是要做爸爸或媽媽”,看看這照片是個靈魂藝術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