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希望更加關注一些普通大學的普通大學生。因爲他們絕大多數不會出國,也沒有機會出國。他們將會在中國的土地上慢慢成長,畢業參加工作,在中國生兒育女,並且會最後把骨頭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他們的好壞其實才是中國的希望和未來。

媒體關注的是少數

其實現在媒體和自媒體發達讓很多人成爲了隱形人。很多時候在網上表現的都是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生和生活。因爲網上都是這樣的生活,讓很多人產生了錯覺,認爲人生就是像網絡那樣。因爲這個原因,讓很多人不知道現在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雖然沒有幾個人接觸到北大清華的學生,但是大家都知道到清華北大的學生的生活。雖然大家經常接觸二本學校的學生,但是大家知道二本學校的學生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狀況嗎?有人關心他們的生活嗎?這就是現在在媒體影響下的一個怪事。

當說中國有6億人口人均收入在1000塊錢以下的時候。這個網絡表現的很震撼,因爲大家真的很難想象中國原來有這麼多的人收入會那麼低。

本是精英也獲得不到關注

其實在教育領域也是一個道理。現在網絡上介紹的名校生活其實和絕大多數中國的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尤其是清北這樣的名校,每年招生幾千人而已。中國學生考入清北的比例其實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網絡上他們的話語權是非常大的。而龐大的二本院校其實才是中國大學生的絕對主力,只不過他們的生活並不爲人所知,別人也不願意知道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其實能夠考上一個二本院校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已經是精英了。因爲中國的本科錄取率是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中國初中能上一個哪怕是普通高中,也是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因爲媒體的原因,現在的感覺是本科已經普及了。其實能考到一個本科,哪怕是最差的一個本科已經在全國是前百分之二十五的精英了。

主要有三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但是二本學校的學生有很多問題,尤其是在二本學校中又表現很普通的學生。不僅僅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而是生活在沮喪之中,缺乏大學生應該有的活力。我作爲一個年級不算年輕的教師,認爲主要在三個方面有障礙,這些都是相對可以克服的障礙。改變了這三個方面,其實可能會改變人生軌跡。

第一,做事情缺乏主動性,非常迷茫。他們做事情普遍缺乏積極性。一些事情,一些人需要你們非常的主動,因爲一旦錯過,可能就是一輩子的問題。積極的態度是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個素質,也是你們提升自己的一個重大的優點。這點二本學校的學生都比較欠缺。他們希望別人主動的帶領他們做什麼事情,指望別人積極。因爲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大學生活應該怎麼度過。結果就是糊塗地度過了大學生活,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大學生活已經結束了。他們感覺幹了很多事情,但是仔細想,又什麼也沒有做。

第二,缺乏思考能力。思考的結果不一定重要,思考的過程其實很重要。這些學生缺乏的思考的習慣。簡單的說,這些二本的學生缺乏思考的能力,缺乏思考的習慣。結果就是幾乎一無所我有的面對將來的職場。普通二本學校的普通學生沒有太多的才華和美貌,那麼你能夠戰勝對手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比別人想得多,比別人想得好。但是在大學期間沒有培養出來應有的思考習慣。導致他們在職場上面也很難有優秀的表現。、

很多人說二本學校的學生逆襲的例子,其實這樣的例子的確有,並且也並不罕見。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看不出來本科畢業以後和高中畢業以後太大的區別。

第三,表現欲太弱。其實這和積極的態度是一個意思,他們這個年齡積極的態度往往是表現欲體現出來的。因爲長期缺乏成就感的激勵,他們普遍表現得很靦腆。在道理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們要想脫穎而出,要想進步,必須有一定的表現欲。願意展示自己,對於自己也是一個促進和進步。簡單的說,你讓別人關注你是你們將來成功的一個基本的素養。你表現自己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自己。否則你們的熱血會變冷,慢慢的沮喪。只有那種不停的人前表現纔會讓自己不得不維持自己的激情和進步。

最後,現在的媒體關注的更多的是光鮮亮麗的事情,那麼多的美好。但是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社會的基本狀態。其實沉默的大多數纔是中國的真實情況。但是在媒體面前他們幾乎沒有什麼話語權。

二本學校的學生像歌曲裏面的小草一樣,沒有花香,沒有樹高。他們是一羣無人知道的小草。明人不說暗話,你都看完了,麻煩點個贊,要是加一個關注就更好了。

本人高校教師,教育類的話題,本人很願意和各位分享。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本文原創,禁止任何形式侵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