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正式開機,黃軒、王一博、宋茜等主演齊聚。

劇作改編自馬伯庸的小說《洛陽》,原著水平相當紮實。

劇組前期的服化道、置景投入也耗資巨大,堪稱大手筆。

衆所周知,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長安十二時辰》,是古裝劇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之下難得的優秀作品。

斬獲各大主流獎項提名,對主演雷佳音、尤其是新人易烊千璽的事業發展都頗有幫助。

這部《風起洛陽》,是否能延續《長安十二時辰》的輝煌呢?

黃軒是有口皆碑的演技派。

王一博拍戲態度認真、學習態度積極,很被看好。

宋茜從雪花轉型爲演員,也有明顯進步。

按照慣例,這樣的劇作中會出現大批資深實力派演員。

這些戲骨們的加入,也會讓劇作非常有質感,所以演員構成方面,《風起洛陽》很值得期待。

《風起洛陽》開機之前,在服化道上的不菲投入,就已經成爲了看點。

彼時《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也離不開製作階段的“燒錢”。

不論是唐代的街道,還是演員的服飾,抑或是鏡頭下的所有細節,劇組都花盡心思做了非常周密的工作。

不論是劇組的長安地圖,還是海量道具,都讓人印象深刻。

讓人放心的是,《風起洛陽》顯然延續了這份“肯燒錢”也“肯花時間”的做派。

前期籌備120多天,置景佔地40000多平米,置景共復原100多個場景,服裝共5000多套,美術道具15000多件,羣衆演員都多達25000多人。

勢必是輝煌又精細的超級大場面,視覺上應該會很震撼。

馬伯庸的故事,既有精細嚴密的文物考據,又有吸引人的波瀾壯闊的故事情節,還有着傳統知識脈絡下藏着的現代敘事新模型。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的作品,無論是《長安十二時辰》,還是早期的《三國機密》,抑或是現代故事《古董局中局》,此次的《風起洛陽》,都是非常適合影視化改編的優秀原材料。

但上述作品,最後呈現的質感並不相同,水平參差不齊,口碑有好有壞。

劇組的改編能力、掌控能力是其中關鍵。

《風起洛陽》幕後掌舵團隊,水平如何?

讓我們來看看導演謝澤的前作,以作參考依據。

謝澤執導的作品中,目前豆瓣評分只有一部超過6分、勉強達到及格線。

陳思誠那版《遠大前程》,評分6.5

衆所周知,陳思誠喜歡自己當編劇和導演,這版劇作中謝澤的主觀能動性有多大、很難說,或許他只是個“工具人”。

謝澤的其餘作品,比如楊冪、阮經天主演的《扶搖》,評分只有4.7

非常老套粗疏的古偶故事,讓人興趣缺缺。

諜戰題材片《潛伏在黎明之前》,水平也相當堪憂,只有4.6分。

還有一部2018年執導的《像我們一樣年輕》,陳翔、陳瑤主演的劇作。

播出兩年了,豆瓣還沒開分。

(豆瓣不開分的原因,通常是因爲有效評分人數不足)

這樣一位導演來操刀耗資巨大的大製作古裝劇作,難免讓人懷疑:他能把控好這類“輕”正劇題材的質感嗎?

能輸出精良作品嗎?

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從顏值上說,這版《風起洛陽》比諸多正劇的陣容,都更年輕、更“高顏值”;

從質感的角度上說,《風起洛陽》又不是套路化的古偶,內容會更有看點。

但倘若導演把控不得當,劇作很可能淪爲兩邊不靠的四不像。

我們希望這樣的尷尬局面不會發生,期待優質的《風起洛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