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记》创了翻拍版本的纪录,开分2.7,现在是2.5分。

在此之前,评分最低的版本是黄晓明的5.6,应该还有人对黄版小宝的邪魅一笑震到浑身发抖。

如今又有张一山的猴版小宝刷新记忆。

弹幕里有人大胆预言:这一版不是给你们90后看的,是给我们00后看的。

说得00后就合该吃屎似的。

豆瓣短评第一说张一山的扮相像巩汉林,那是想到了“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其实也像袁春旺,带着同样的歇斯底里劲儿。

如果张一山还停留在刘星那个年纪,他或许可以试试韦小宝,但他已经28了,并且比一般28的男人更显年纪。他一做表情,青筋起起伏伏。

以往对演技有一个评判标准很奇怪:青筋暴露,涕泗横流就代表演技好。满脸青筋在《余罪》时就是张一山演技好的象征,到了韦小宝观众才发现:不是的,只是有些人的青筋特别容易暴露而已,就像有的人皮薄易脸红但不代表TA真的害羞。

书中韦小宝出场时12、3岁,金庸反复强调他是个顽童,敌人或是众老婆由于轻视他而被他算计,很大程度都是因为韦小宝在他们眼里是个孩子。

迄今为止所有版本的韦小宝,统统太老。演韦小宝的时候陈小春32岁,黄晓明31岁,周星驰30岁,韩栋34岁,如果2025年包贝尔版的能上映,他就是最老的小宝——41岁。

只有梁朝伟版最年轻,22岁,也是最形神兼备的一版,只是时间太久远,很少人看过,大家才会对陈小春版本特别钟爱。

当然不可能真让一个孩子演,韦小宝干遍了十八禁的事,现代人接受不了小孩唱《十八摸》,与多名女性大被同眠,找个20出头又娃娃脸的男演员不难吧!

陈小春和张一山都长着一张马脸,本来就比同龄人显老,只有没看过原著的人才能接受他们的版本。张卫健、梁朝伟和周星驰脸比较短,较显年轻,从外形上看相对合适。

其实他们还是太英俊了,韦小宝的妻子们对他没有性幻想,包括忠心耿耿的双儿,除了他奸滑惫懒和骗人的孩子气,没有明显雄性魅力是一定的,年轻20岁的包贝尔或许有点像,但《港囧》里的小舅子证明他装傻没有观众缘,大家接受不了一个纯烦人的韦小宝。

张一山的演法还停留在刘星时期,挤眉弄眼、张牙舞爪,可是演刘星的他的确还是个熊孩子,现在他是熊大人了,再去模仿孩子会很别扭,他每次翻白眼我都要哽一下。

比他更可怕的是唐艺昕的建宁,她在地上打滚,是真的打滚,从大殿一头滚到另一头。

建宁只是任性的虐待狂,并不是白痴。每到这时我就怀念刘玉翠,有人说她是最丑的建宁,但毫无疑问,她是最好的建宁,比原书都可爱了许多。

韦小宝的难度其实很高,大人装可爱要装得令人信服、喜欢非常非常难,他们应该参考一下翁美玲版《射雕》,那里面的老顽童是最好的一版,很难得的他演出了幽默感。

记得有一个细节是原著没有的,老顽童拾到一个斗笠,一边向蓉儿献宝一边进门,斗笠太大卡在了门上,他人却进来了,那一刻非常滑稽。

还有老顽童和小孩们一起玩耍,把自己当风筝放,演员可以给自己加戏,如果都加的是这样生动的细节就好了,可惜绝大部分演员没有这个能力。

梁朝伟在演《绝代双骄》的小鱼儿时也有这样的发挥,剧情是移花宫主看着睡着的他,想到他爹动了杀机。小鱼儿睁眼看到她,紧张地说:你干嘛?是不是看我美貌想强奸我?

移花宫主又气又有点想笑,杀机一下子散了。古装剧来这么一句好象很突兀,但加在古龙戏里又很自然。

黄晓明没有,张卫健没有,张一山也没有这个幽默感,他们把胳肢人理解为幽默,把肢体语言放大100倍就以为很好笑。周星驰有,但周从来没打算演小孩,他演的是成年韦小宝,只有整盎没有狼狈。陈小春版能抓住观众,有一点他和周星驰是共通的,贱而不淫。

周星驰版有一场戏是他中了奇毒,需要和圣女龙儿交合才能解毒,他们在一个树枝卷成的鸟巢里过了一夜。

没有色情只有荒诞,因为龙儿突然从粉面含霜变成嘤嘤嘤。

原著就是这样,韦小宝在丽春院胡天胡地那场明明是多P床戏,读者却不会有任何春情联想,只会觉得太能胡闹。

新版《鹿鼎记》处处充斥着现代风,韦春花穿着透明黑纱,惟一庆幸的是黑纱下面透出的是吊带而不是胸罩带子。

鳌拜的官服袖子也垂着两块纱,看出剧组的纱料富余了。

太监们集体穿着全白衣服,不知道的以为先帝刚驾崩。

海大富只是面色蜡黄,身患重病,他不是僵尸。新版给田雨的脸蛋中央扑了一大砣粉,仿佛铅中毒,又像戏台上的丑角。

一部剧的失败也不能全怨演员,我很怀疑拍金庸剧的导演,并不肯看一遍原著,他们从来就不读书,所以才会把鳌拜府写成鳌府(陈小春版也是鳌府),没写成鳖府就不错了。

所有翻拍《鹿鼎记》版本,都把它当作闹剧,没有人认为它实际是个悲剧,韦小宝是个悲剧人物。

他没有父亲,视若亲父的师父陈近南开始只打算利用他(周星驰版拍出了利用关系),后来渐渐有点体恤他,这些体恤让韦小宝不能自已,每当皇帝和天地会有冲突的时候,他会暗暗地偏帮天地会。

陈近南的死是全书最悲的一节,也是韦小宝惟一真情痛哭的一次,他疯狂报复郑克塽不仅是争风吃醋,更多是为了替师父雪恨。

韦小宝很少有真心,对朋友是有的,最好的朋友康熙貌似宠溺,无非是要利用他,书中最后一回他面见康熙时,是带着一身冷汗退下的,和夫人们聊起的是韩信的下场。

他更没有爱人,双儿是奴仆对主人的敬,沐剑屏是随波逐流,建宁把他当玩具,曾柔或许有丝微感情,作者也未展开,至于阿珂、方怡、苏荃,厌憎利用都是有的,惟独没有情。

韦小宝无知无识,浑浑噩噩,但凡他是个知识分子,早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

小混混靠机变与马屁在官场中如鱼得水的荒唐,打着反清复明口号的各路人马争权夺势,清初皇权是怎么巩固的,韦小宝原生的情感缺失,这些在原书中都比七个老婆重要,不然金庸不会在前几回都在絮絮叨叨一出文字狱。然而后来的改编者只能看到七个老婆和喜闹这两个主题,导致电视儿童的心中,《鹿鼎记》只是一出猥琐屌丝大享齐人之福的闹剧,把它降到与《金鳞岂是池中物》一个等级。

就凭我们电视从业者目前的水准,真正的《鹿鼎记》是拍不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