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湛江的美食,最出名的是白切雞、燒蠔、蝦蟹、燒豬、狗肉等,但其實湛江老百姓並不是整天喫這些東西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草根美食價格便宜,但非常好喫,從小到大喫幾十年都喫不厭。

這些美食,窮的時候喫,富的時候也喫,老百姓愛喫,身家過億的大老闆也愛喫。如果不是湛江人,真的理解不了這些東西好喫在哪裏,或是喫不慣這些味道。那麼,這些美食到底是什麼呢?我列舉了一些比較常見的,歡迎大家補充。

一、番薯粥、白粥、木薯、芋頭

要說草根美食,番薯粥必須名列第一。以前生活困難的時候,糧米不夠喫,番薯成了救命稻草。有的放一點米,有的完全不放米,是淨薯絲。

番薯粥

那時候的學生仔,常常一日三餐都喫番薯:早上拿一條熟番薯上學,中午和下午都喫番薯粥。跟番薯一起成爲雜糧主食的還有芋頭、木薯等。

一位網友說,二十多年前,他一位親戚從南三到霞山。他媽媽問親戚:喫番薯絲粥嗎?親戚說:番薯屁都沒放完。他媽媽就趕緊煲米飯了。可見那個時候農村的生活有多困難。

至於白粥,那是比番薯粥高級的東西。大道至簡,清淡養胃。窮的時候能喫上一碗白粥都是奢侈了。

二、鹹瓜仔、菜頭仔(蘿蔔仔)、腐乳

鹹瓜仔,又叫瓜鹹,瓜鹹送白粥,或是蘿蔔仔送粥,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直到現在,吳川坡頭一帶的老闆,不管身家多大,不管在外喫什麼高檔宴席,最懷念的還是家裏的一碗白粥送鹹瓜仔。清清爽爽,解油解膩,山珍海味都不換。

遂溪三寶菜頭仔

記得南三一位大老闆,到酒樓飯店喫飯的兩個必要條件——就是有沒有送粥的蘿蔔乾和水煙筒,沒有就不去。

腐乳也是送粥的佳品,還可以用來炒通菜。由於腐乳的發音與“婦女”相似,在飯桌上大家經常用來講笑。

三、鹹蝦醬、蟛蜞汁、魚露

這三種東西現在也是商品了,但在過去,都是自己到海灘上去撿來做的,用石磨仔磨或是用瓦盆、木柱手磨。家裏沒錢買菜了,用筷子沾一點蟛蜞汁或蝦醬,也能送一碗粥啊!

這些東西除了自己做,也有挑擔的阿公擔着叫賣,三五分錢,就能買一碗,加上薑絲蒜蓉和花生油蒸熟,可以喫上幾天,省了多少菜錢!

可以用蝦醬、蟛蜞醬、魚露製作的系列菜品有:炒(燜)豆角、蒸鄉下豬肉、蘸豆葉、番薯苗、豆腐等。

四、煲鮮魚汁、煎魚仔、煲鹹魚、烘鹹魚

湛江人靠海喫海,用新鮮小海魚煲的魚汁(又稱魚水),價廉物美,鮮甜美味。窮的時候,這些小魚都是自己去海邊抓。

湛江煲魚汁

用瓦煲煲上一窩雜魚,如蟲魚、流孱魚、臘魚仔、泥猛、黃魚等,是人生一大享受。不僅喫魚送飯送粥,魚汁不能浪費,倒在粥飯裏,鮮美無比,但可能北方人接受不了。

鮮魚除了煲汁,大一點的可以拿來香煎,送粥特別香。喫不完的魚可醃製下曬乾成爲鹹魚。

生蒜(鹹瓜)煲鹹魚、煎鹹魚、鹹魚湯、火灰烘鹹魚,都是老百姓的家常美食,兩塊鹹魚幹就可送一大碗飯,大大節省菜錢!孩子生得多,哪有錢放開了喫肉喫菜?

五、醃生蒜、醃生蔥、醃番薯葉、醃蘿蔔葉

湛江人口味清淡,但這些醃製的素菜卻很受歡迎。醃生蒜現在酒樓也有賣的。這個蒜不是蒜頭,而是綠綠的蒜苗,用醬油、鹽、糖、土榨花生油醃製而成,配上幾顆紅棗特別好看。

做醃生蔥蒜時,一定要用力擠,擠得蔥蒜都有點爛了,把醬油味、油味擠進蔥蒜裏,與蔥香蒜香融爲一體,那才叫好喫。

這些醃菜,在生活困難時,也是當成鹹菜食用,由比較鹹,幾根菜便能送一大碗粥。生蒜還有殺菌防病的作用,又省了醫藥費。

湛江的醃生蒜是指蒜苗

關於湛江的草根美食,除了以上這些,你還喫過哪些?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