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移民國家,湛江卻是一個移民地區。我曾經多次寫文章,提到湛江人的祖先大部分來自福建,而且指明是福建莆田。幾百年過去了,這個說法似乎只是代代相傳,一些網友提出疑問:我們的祖先來自於福建,有證據嗎?

供奉媽祖的神廟“天后宮”

我認爲,關於這個問題,雖然歷史上沒有正式的記載,但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得到一些證據的。

一、族譜和宗祠門聯。

從湛江以及周邊電白、海南北部、廣西沿海的一些姓氏族譜來看,都明確地寫着,祖上來自福建。網友自述——

“我們是電白人,祖先也是福建莆田,族譜有記載,從福建莆田移至電白後坡歷時三百餘年。”

“我村是玉湖派、陳文龍後人陳正公搬到湛江坡頭區乾塘鎮米稔村,再搬到東海島調邏村。”

“海南陳姓、林姓、蔡姓的祖譜都是福建莆田,海南只要講海南話的,百分之六十都是祖上福建的。”

“我是福建人,我們同宗這支蔡姓,遷廣東的有幾百萬人,隔壁村的林氏遷廣東和海外聽說現在也近千萬。”

很多姓氏的族譜上,不僅寫着來自福建,而且明確指出是“莆田”。古時候的莆田耕地太少,都是海田,海產品喫不飽,喫太多容易腹瀉,那時候一斤海蠣只能換半斤米,一斤豆渣,人口急劇膨脹,耕地太少,養不了那麼多人,所以只能遷移。

不過,也有人指出,莆田只是一箇中轉站。南宋時期,中原被少數民族佔領,大量中原人逃到福建莆田,後分散到全國各地。

在各大姓氏宗祠的門檻上,也經常有“莆田”的字樣。如柯氏的門聯“本出莆田,綠葉綿狀元世德;源開洋水,香泉振學士家聲”,如張氏的門聯“裔出莆田,水閩分支”等。

福建莆田鄉村宗祠

二、湛江硇洲島的宋皇村歷史。

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端宗趙昰、衛王趙昺兄弟在陸秀夫、張世傑等護衛下,逃避元兵追趕,從東南沿海逃到硇洲島開設帝基,建造行宮營房,即今硇洲島宋皇村遺址。這段歷史在縣誌和名人的詩詞中都有記載。

在宋皇村附近的西園、黃屋、那林三村,分別爲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賢建廟塑像供奉,也是硇洲宋皇遺風的一大人文景觀。

這段歷史說明,當時南宋官民約20萬人曾經過雷州半島,倖存的軍民有大部分散居在廣東沿海,從潮汕到陽江、茂名、雷州半島、海南、廣西沿海都有,與當地民衆融爲一體,發展成本地的主要居民。因此,也有人說廣東民系特點是——“廣府人沿江,閩南人沿海,客家人依山。”

三、湛江雷州話與閩南話、潮汕話有相通之處,吳川話也有閩語發音殘留。

湛江雷州話(民間又稱“黎話”)已確認是閩南語的一種,潮汕人也表示能聽懂六七成雷州話,潮汕話又被稱爲“福佬話”,其祖先來自福建也是公認的。

湛江地區近年來白話和普通話流行,但實際上,雷州話纔是湛江使用最廣泛的方言,在我們父母那一輩,雷州話的普及率達70%以上,而現在將雷州話作爲日常用語的只有50%左右。

在湛江,有些人有一種錯誤的認識,總認爲只有講雷州話的人,祖先纔來自於福建。其實未必。部分吳川人的祖先來自福建,原屬於閩南語系。

如源自福建漳州的吳陽三柏李氏祭祖時,近十萬人的現場,廣播裏要用雷州話、白話、吳川話、客家話四種語言播放通知。,充分證明了從吳陽搬遷出去的李氏子孫,在語言方面已經被當地人同化了。

吳川人大部分的祖先來自化州,化州人的祖先大部分來自福建。吳川話至今還有閩語殘留,參見“五”、“三”等字發音。

四、湛江人供奉的神靈和民俗活動

湛江民間供奉的媽祖、關公、康皇、華光等神靈,很多是在福建民間也盛行的。特別是媽祖,幾乎是所有來自福建的沿海移民共同的神。

媽祖原名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公元987年,林默娘因救海難而獻身,被該島百姓立廟祭祀,成爲海神。

湛江很多農村都有媽祖廟、天后宮、天妃廟,供奉的都是海神媽祖。每年農村三月二十三是媽祖的生辰,農村還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拜神遊神,熱熱鬧鬧辦上幾天幾夜。

湛江的一些民俗活動,如遊神、穿令箭、上刀山、過火海等,在福建莆田也有,只是說沒有雷州半島普及。

莆田過火海

五、湛江關於福建的地名

由於大量的福建人來到湛江定居和做生意,在赤坎出現了“福建村”和“福建街”的地名。福建街口的八角井,是清乾隆年間潮汕來赤坎經商人士所建,井水清冽味甘,至今還有人飲用。畢竟潮汕人與湛江人是“大老鄉”,都是源自福建。

另外,吳川市梅菉街道一條歷史名街——漳州街,街內有天后宮、萬壽庵兩個文物保護單位。數百年前,一批居民從福建省漳州遷來這定居經商,他們便把街名取名爲漳州街。

關於湛江及周邊地區居民的祖先,你認爲他們大部分是來自福建嗎?你的祖上是來自哪裏?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