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城市三兄弟,湛江、茂名、陽江,由於歷史淵源和地理位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從城市建設、衛生、教育各方面來比較,卻各有千秋。另外,在不同人的眼中,這樣的比較也會有不同的結論。

湛江金沙灣觀海長廊

我們先來看一位在三市搞銷售的網友的觀點,他認爲——

“對於粵西三市我比較瞭解,因爲我是長期在三地跑農藥業務的,我客觀地分析一下,不喜勿噴。

市區建設湛江最好,陽江第二,茂名第三;

縣市發展茂名最好,湛江第二,陽江第三;

鎮區發展茂名最好,湛江第二,陽江第三(除開春灣、海陵、沙扒、東平其它鎮發展真心不好);

農村建設茂名最好(比較均衡,豪宅多),湛江第二(徐聞農村小別墅很多,但雷州和遂溪的真心差),陽江第三(可能是搬出去的人多,所以很少有現代化的樓房,住宅面積要求也不高一般90平方左右);

整體衛生情況陽江最好,茂名第二,湛江第三;

人文教育茂名最好,湛江第二(廉江實驗中學粵西最好,但這裏說整體),陽江第三(陽江旅遊業比較發達,所以玩心比較大);

總體來說茂名、陽江發展比較均衡(但茂名更優),湛江一市獨大。”

航拍茂名市

對於他的觀點,我只能說部分同意。我的觀點如下——

一是湛江城市建設不但比茂名、陽江好,比江門都要好。

城市脈絡格局較爲宏大,有中心城市的味道。這個要感謝過去的領導班子,當年早早在市區規劃建設了多個公園,爲今日的市區騰出發展空間。後來又有了海灣大橋、南三大橋、調順大橋,讓城市發展得以東拓,拉大城市骨架,開闢了海東新區。

在城市建設方面,三市中茂名算是落後的。有網友誇張地說,“茂名是個大吳川”,雖然也不致於,但茂名市與吳川市的規劃確實有同樣我問題。陽江的城市建設都比茂名好一點。

二是縣域經濟數茂名的最好,茂名當年GDP超越湛江,就是在縣域經濟這塊拉開距離。

高州曾是粵西唯一入列中國百強縣的縣級市。縣域經濟強,鎮域經濟自然強,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慢。這裏要以鎮域經濟總體實力、基層農村的人均收入或集體經濟衡量,不能以外出人口回鄉建房來對比。

縣域經濟已成制約湛江經濟發展的短板。未來只有縣域經濟趕上來,湛江纔有大發展。湛江每一屆領導人都在大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現在16年過去了,最窮的雷州還是工業園都沒有,徐聞也只是發展所謂的現代農業。

三是在整體水平的教育方面,茂名比湛江好。

教育要看總體水平,不能被廉江實驗中學一百遮百醜。從本科率來看,沒有廉實之前,別說茂名一中、高州中學這種老牌學校,湛江一中與茂名山區信宜中學相比,都佔不到啥便宜。湛江農村的小學普及率也不高,有些鄉村小學由於師資和生源問題。難以生存。

湛江的高校數量是粵西三市中最多的,最決定整體教育水平主要還是看中小學教育。

四是在衛生方面,陽江是最好,但湛江應比茂名好一點。一個城市的衛生狀況與城市規劃密切相關,如果建築擠逼,垃圾多,衛生搞得再好,也看上去比較髒。過去,湛江的農村垃圾處理問題做得不算好,現在已經有所改進。

五是在醫療方面,湛江肯定是粵西三市中最好的。湛江作爲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的地位沒有動搖過,有良好的衛生醫療資源基礎,在五六十年代就是粵西地區的醫療中心,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湛江第二人民醫院都是老字號的三甲醫院。

不過,說湛江一市獨大是誇張了。人家茂名GDP早就超過湛江,陽江人GDP均水平也超過湛江,湛江還憑啥獨大,還是務實地發展,做名副其實的粵西中心城市,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定位和期望吧。

陽江海陵島

最後提一個建議,希望粵西三市抱團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如攜手做大做強茂湛石化產業集羣、發展現代海洋裝備業和沿海經濟帶、濱海特色旅遊等,實現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爲廣東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關於粵西三兄弟城市湛江、茂名、陽江的比較,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