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範莉萍

“文學經典、農業種植、畜牧養殖、家電維修、兒童繪本……現在書屋的書籍種類越來越多,爲的就是更好地服務咱們村的老百姓。”11月16日,在張羌街道馬莊村黨建綜合體的“農家書屋”裏,黨員王佩忙着爲大家找書借書,“俺們書屋還備有意見簿,專門收集羣衆的閱讀需求,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更新書籍。”

鄉村離不開書香滋養,有書香的地方鄉愁更濃。

去年以來,溫縣把“農村書屋”納入黨建綜合體“1+6”必備服務場所,持續對“農家書屋”進行改造升級,提升黨建綜合體服務效能,引領鄉村閱讀風尚,將農村愛讀書好讀書的羣衆吸附在黨建綜合體周圍,打開了鄉村振興的新姿勢。

黨建引路,建設鄉村閱讀新地標

一個有底蘊的鄉村,是一個閱讀的鄉村;一個有鄉愁的鄉村,是一個散發着書香的鄉村。

“每到週末,孩子就吵着來這裏參加活動、閱讀繪本。最近,村裏舉辦‘圖書漂流’活動,全家人都挑了書捐到書屋,既不讓資源閒置,也可以讀到更多的書。”在黃河街道張王莊中村黨建綜合體的書屋,新“漂流”的一批繪本把孩子們牢牢的吸引在閱讀桌前。

張王莊中村的黨建綜合體由棄置多年奶粉廠的舊廠房改建而成,書屋坐落於黨建綜合體主樓的西側,緊鄰村史館和幸福院。古色古香的書架、青翠欲滴的綠植、乾淨整潔的環境無不營造一種濃濃的閱讀氛圍。

“黨建綜合體建設之初,書屋就是我們重點考慮的功能場所。從書屋的位置、設計風格,書架的顏色、高低、閱讀桌的款式,都從閱讀者的角度出發,花費了很多心思,設計圖紙在全村黨員會和羣衆代表會上討論了好幾次。書屋的升級讓我們村的黨建綜合體既是黨建地標,又是文化地標,既豐富了服務內容,又提升了俺村的氣質。”張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田四軍一臉的自豪。

緊鄰張王莊中村的張王莊東村,古雅潔淨的書屋掩映在花香四溢、綠樹成蔭的黨建公園裏。“書屋原本設在黨羣服務中心樓上,大家都覺得不方便,現在搬到黨建公園,遛過彎再讀會書,成爲村裏人的日常。”張王莊東村黨支部書記張寶銀說。

愛讀書的村民帶着大家一起感受閱讀的樂趣,孩子們在茶餘飯後埋頭捧着新繪本……黨建綜合體對農家書屋濃墨重彩的提升、改造,拓寬了書籍流動的通道,提升了知識分享的流速,讓田園鄉村氤氳在濃濃書香之中。

黨建引路,開啓鄉村閱讀新模式

在招賢鄉中辛村清風幸福院的書屋,大家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翻着書頁,享受着愜意的時光。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放置着1.6萬冊圖書,兼顧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讀者需求。

書屋建成後,爲提高書屋的“人氣”,中辛村黨支部先後組織羣衆開展了“親子繪本悅讀”“小康年讀書樂”“好書來分享”等閱讀活動,從閱讀的主題確定、書目選取到內容導讀、活動形式,都精心組織、有序開展,書屋圖書借閱達5萬人次。

“咱們農村的書屋如今也像城裏的網紅書吧一樣漂亮,可書屋不能只是擺設,得讓書裏的知識進到咱羣衆的腦子裏。想讓大家多閱讀,豐富的活動載體少不了。”中辛村黨支部書記揚西京說。

“豐收須從勤勞得,眼界常自讀書開。”這幅木製黑底金字楹聯,給招賢鄉安樂寨村“兄弟書屋”的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兄弟書屋”由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以及焦作大學教授王夢週三兄弟捐贈故居而建,藏書達4萬餘冊,吸引了溫縣、沁陽、孟州等地6個鄉鎮32個村莊的村民前來借閱,投用以來已接待讀者10萬人次。

“每逢學校放學或節假日,這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偌大的院子裏,有的埋頭閱讀,有的伏案摘抄,有的持卡借還書籍。書屋組織的各種活動都是應者雲集。”王夢醒老人是“兄弟書屋”的一名管理員。爲給書屋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村中的無職黨員義務在書屋服務,確保書屋門常開、有人管。

書香四溢,潤物無聲。安樂寨村考上大學的達200多人,其中碩士、博士有40多位。“兄弟書屋”也被確定爲焦作市首家廉潔從家出發教育基地、焦作市正能量活動示範點、溫縣革命老區促進會教育基地。

以服務羣衆、凝聚羣衆爲主旨的黨建綜合體,將“農家書屋”的凝聚功能和“磁場”效應進一步放大,如清冽的甘泉浸潤着溫縣鄉村的的角角落落。支部組織、黨員推動、羣衆參與,推動家庭閱讀與書屋閱讀交融結合、個人活動與集體推廣相互促進、陣地建設與知識服務整合優化,引導和帶動更多農民羣衆參與到鄉村閱讀中來。

黨建引路,構築鄉村閱讀新夢想

“希望書屋能多更新一些淺顯易懂、比較實用的書。現在老百姓們來這兒看書不是來看熱鬧的,而是希望學到一些管用的技能和技術。”在張羌街道南渠河村黨建綜合體,一位正在翻閱養殖類叢書的羣衆說出了自己對閱讀的訴求,“俺們村書屋關於農業的書很齊全,對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幫助,一有時間我就過來借書看。”

“過去一些‘農家書屋’配備書籍只講究數量,實用性、可讀性都不強,所以借閱率也不高。” 南渠河村黨支部書記曹小成說,“現在我們建黨建綜合體,對‘農家書屋’的配置不再侷限於‘有沒有’,更注重‘好不好’。我們探索的“百姓點單”服務模式,加大了羣衆自主選書比例,吸引更多羣衆愛上閱讀,讓羣衆不出村就能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農家書屋’不僅是個可以讓羣衆看書、借書的閱讀場所,更重要的是發揮着文化教育、科技普及和休閒娛樂等多項功能,承擔着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協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責任。”張羌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在黨建綜合體舉辦的各類公益讀書活動達300餘場,開展各類主題誦讀活動達160餘場、“我愛閱讀100天”讀書打卡、“攜手奔小康”圖書捐贈、“最美讀書人”評選等各類活動疊彩紛呈,鄉村的閱讀氛圍越來越濃。傳播的是知識、流動的是書本、開放的是書屋,編織的是村舍田間的美好與幸福。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溫縣的黨建綜合體融入“書香”氣質,注重多重服務融合,讓農村的精神家園與物質的豐富同時得到豐盈,帶動了鄉村生活的提質升級,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

編輯:張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