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近日再次展示了自己的戰略空運能力)

作爲曾經世界一極的繼承者,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全世界還是很突出的,尤其是戰略空運能力。在近日亞阿戰爭納卡地區的問題上,俄羅斯就再次展示了這種能力。俄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運用戰略空運能力將部隊連同裝備部署到協議地點,不給對手任何反悔、變卦的機會。

見到此情此景,國內網友在羨慕的同時,也更加渴望中國的戰略空運力量。中國何時,才能具備俄軍級別的戰略空運能力那?

(在納卡地區維和行動中,俄軍一天之內就動用了27架次大型運輸機,用於16個檢查站的快速設立)

戰略空運價值巨大,俄羅斯就多次藉此扭轉不利局面

戰場環境向來都是瞬息萬變的,時間在特定情況下,甚至有可能決定戰爭的走向。更快速奪取戰略要地的一方,在戰爭中也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優勢,獲得更大的取勝幾率。前蘇聯和俄羅斯就非常認可這一點。藉助強大的航空產業能力,早在前蘇聯時期,蘇軍就建立了世界級的戰略空運能力,在當年和埃塞俄比亞相關的戰爭中,蘇軍就展示了這種能力的價值。前蘇聯之後的俄羅斯,雖然戰略空運能力不及前蘇聯,但也擁有不錯的基礎,並且和前蘇聯一樣,非常重視戰略空運能力、以及這種能力的運用。

(俄軍人員和裝備準備空運到納卡地區)

在當年的科索沃爭奪中,俄軍就小小的展示了一把俄軍的這種能力。在幾年前的敘利亞內戰中,俄軍也是如此。還有委內瑞拉,也是藉助戰略空運能力。而這幾次行動,都在戰略層面幫助到原本不利的俄羅斯。

近日俄軍的行動也是如此,在一天之內,俄軍就動用了27架次大型軍用運輸機,包括伊爾76系列和安124,很快將部隊部署到協議地點。

而俄軍此舉最大的價值,就是不給對手留機會,用既成事實,強力維護本國的利益訴求。

(時間就是優勢,很快到達的俄軍足以保障俄羅斯的訴求順利推行)

作爲公認的世界大國之一,中國很顯然也需要這種能力,需要強大的戰略空運能力。也只有擁有這種能力,中國空軍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戰略級空軍。那麼,解放軍在戰略運輸能力方面究竟如何呢?與俄軍相差幾個段位呢?

國產運20已經讓中國具備一定的戰略空運能力,但是運20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受制於人。這個問題必然影響運20的產量,以及改進。想要構建中國的戰略空運能力,運20發動機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俄軍T72系列主戰坦克在納卡部署)

還有就是安124級別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完備的戰略空運能力,必然不僅僅是人員的快速投送,還必須有裝備投送做支撐。而在裝備的戰略級投送中,安124級別的超大型戰略級運輸機,必不可少,這個問題,在中國目前還無解。國內企業已經公開表示,正在預研400-600噸級超大型運輸機,但是目前來看,還很遙遠。

而在這些硬件之外,決策指揮能力也非常關鍵。想要和對手搶時間,就必須果斷決策,大膽且快速行動,前蘇軍和俄軍在這一點上做的都非常出色,而中國尚需努力。

(俄軍在納卡設立的第一個檢查站)

因此來說,俄軍最新展示的戰略空運能力,還是非常值得中國研究學習的。雖然中國目前還無法湊齊俄軍那樣的戰略級空運裝備,但是提早準備,在指揮決策方面進行調整,絕對有必要。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海外利益快速增多,中國國家利益對戰略空運、遠程戰略投送能力的需求,也必然越來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