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和軍事應該均衡發展,二者都不可或缺,這樣一個國家才能長遠發展壯大。而從外交方面說,最好的外交就是化敵爲友,而不是到處仍磚頭,通過經濟、軍事和外交活動綜合運作在外部創造更多的朋友,這是大國突圍發展之道。而多國之間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無疑是最有利於國家外交的一件事。而美國在亞太地區未能完成的一件事,中國做到了。

據新華社11月16日消息報道,在11月15日的RCEP第四次領導人峯會中,15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RCEP的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15個國家,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協議總計覆蓋22億人口,成員國2019年GDP規模達25.6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9.3%,區域內貿易額10.4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7.4%。

如此龐大的協議之下,核心內容也非常明確,我們觀察之後就必須承認,RCEP確實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措施。這個協議的核心要點,就是令各成員之間實現關稅減讓,最終目標是降至零關稅,而設想的計劃是在10年內令協議各國之間降至零關稅。從經濟學上說,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有多個層次,最高級的是經濟聯盟,亞太地區顯然不具備發展類似歐盟這種經濟政治聯盟的基礎。然而,通過大規模地互相之間減免關稅,地區國家之間還是可以打造一個關稅同盟,乃至於地區的自由市場。也就是說,一旦協議成員之間的關稅降低計劃真的實現,在互相之間沒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協議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將有擴大化的趨勢,這將會極大地促進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

經濟合作雖然不是國際關係中的全部,但絕對是國際關係中的重要部分。試想,當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這樣的國家,都和我們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經濟貿易往來,且部分形成了自由市場格局,做到了地區國家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麼任何令協議國之間關係緊張的行動都會受到很大的阻力。在各方經濟合作較爲鬆散的情況下,地區國家可能會受到外部的挑動,作出一些頗具挑釁性的行爲。但在自由市場的情況下,內部國家在進行這種行爲之前,必須更多地考慮帶來的後果和影響。

這次RCEP協議的簽署,從長遠來看將有利於地區國家之間關係的緩和,乃至進一步走近。難能可貴的是,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這三國都是美國的盟友,如今參與這個協議,展示出爲獲取經濟利益,在政治外交上並不和美國完全站一塊的趨勢。美國這三大鐵桿盟友敢於做出這樣的歷史性抉擇,也說明三國已做出判斷,即太平洋兩岸的力量對比已十分接近。事實上,過去美國就試圖這亞太組建類似的經濟合作組織,大名鼎鼎的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就把亞太地區除去中國之外的一大波國家列入其中,其意圖不言自明。不過,美國人的TPP協議計劃早已流產,現在初步建立起來的,是中國組織參加的RCEP。就目前來看,我們做到了美國都沒有做到的事情。當然,現在的RCEP雖已簽署,但生效日視簽署國在本國的批准進度而定,接下來我們還需要認真參與和維護這個協議。用經濟合作來改善國際關係雖然不是萬能的,但缺乏經濟合作是萬萬不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