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有着各式各樣的地域風貌,其中美食就是地域風貌一種。要說出名的美食在我國有哪些,那可是非常多的,有揚州炒飯、山西刀削麪、武漢熱乾麪、重慶火鍋、德州扒雞、東北大鍋菜等等。

在這些美食中有地區出名的也有全國出名的,不過在河南有一種美食,當地人很少喫,外地人來喫,飯店老闆都勸你喫小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當地河南一種叫做河南燴麪的美食,它是以高筋面料爲原料,再配合多種湯汁和配菜製作的麪食,因爲經濟實惠,營養價值高,所以在中原地區非常有名。

關於燴麪還有兩個故事。

第1個故事就是在八國聯軍進軍北京的時候,慈溪太后逃到山西避難,在這個期間慈禧太后仍然喜歡喫燴麪用來補身體驅寒,之後清代末年滿漢全席的廚師龐恩福逃出宮外在河南地段隱居,與此同時鄭州的燴麪纔在民間傳播開來。

還有一則故事是在抗戰時期日軍進軍鄭州時,當時有個廚師,因爲特別喜歡喫麪食,但是日軍的來臨時他們躲了起來,回來後就將剩下的麪條和羊湯燴了燴再喫,之後發現更加好喫,於是他潛心研究,終於做出來別有一番風味的燴麪,後來在當時風靡一時。

這兩則都是關於燴麪的故事,但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燴麪的發展歷史。

直到今天河南燴麪在我國都是非常有名氣的,很多人在第一次進河南地區喫燴麪時會發現,當地老闆會勸外地人喫小碗的,這並非是老闆精明,而是最實在的建議,原來大碗燴麪是在一個8、9寸的大碗盆中盛放,這一份的量足足低過普通碗麪食的三份左右,如果是一般人還真喫不完。

當然,燴麪美食在很多人去過鄭州嘗過之後非常喜愛,但因爲地區的原因,所以不能在河南當地喫,但在網上還是能夠買得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