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台北世界书局迎来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这位老人随身携带着一份发黄的纸稿,并言明这是100年前太平天国李秀成被俘后向曾国藩写出的供词真迹,而这位老人就是当年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这份供词一经面世立刻引发了学界轰动,那么区区不到4万字的一份供词,何以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呢?这件事,还要从李秀成被俘说起。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参加了太平军,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军事支柱之一,被封为忠王,但这位忠王却因后来的变节投降,被史学界称为“忠王不忠”。1864年春天以后,太平天国的疆域逐渐缩小至天京一隅,由于曾国藩的湘军不断进逼,李秀成从东南战场率兵力20余万人,数次进攻湘军曾国荃的围城部队,但迟迟打不开局面。就在这一年的7月19日,湘军最终炸塌天京的城墙攻入城内,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出重围,结果因为把好马让给了洪天贵福,李秀成没跑多远就被乡民认出并绑送了湘军。

曾国藩

李秀成可以说是湘军的苦主,曾数度打败他们,并杀了不少湘军大将,曾国荃当即要将他凌迟处死,但曾国藩并不主张立即处死李秀成,而是温言劝慰,诱使李秀成回顾太平天国历史,写出一份供状。在曾国藩的诱使下李秀成在囚笼中写下了36000多字的供状,大致回顾了从军以来的情形,以及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等人的特点。并且他向曾国藩承诺,如果饶他不死,他还可以写信招集尚在南方活动的太平军余部,让他们都来归降。但拿到供状的曾国藩说翻脸就翻脸,就在李秀成被俘后的第15天,曾国藩不顾朝廷已下令将李秀成解送北京的命令,就地处死了李秀成。

李秀成自述

那么李秀成的供状里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呢?据说曾国藩给他儿子曾纪泽说过,李秀成大约写了5万多字,但是最后上呈朝廷的却只有27000多字,那么曾国藩又删掉了些什呢么?其实李秀成所写的供词,主体是回顾太平军历年战争的得失,比如1856年的天京变乱,1861年的二次西征,以及1864年株守天京等等。而曾国藩删掉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曾国藩对李秀成的宽纵;其二,太平天国起初得民心的情形;其三,李秀成对淮军的批评;其四,天京空虚的情形;其五,洪秀全的死因。

洪秀全雕像

总而言之,李秀成写的供词,大多数是回忆军事方面的得失,其中大多数事情,曾国藩以往也知道大概,比如湘军对天京的围攻,太平军战斗力变弱,是他早就知晓之事,但湘军久战,也产生了饥疲、骄横的情况,曾国藩要供词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借李秀成之口,宣扬自己的功劳,所以那些反映了自己不利信息内容,必须删去。

洪仁《资政新篇》

除此之外,李秀成的供状中还提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他在供词中反映了对干王洪仁的不满。天京变乱后,洪秀全大力起用自己的族人,其中他的族弟族弟洪仁为干王,作为首席辅政大臣,在李秀成眼中,当时只有他和陈玉成才是保国功臣之首,洪仁根本没有资格位在其上。李秀成在自述中还说,洪秀全不断差人到前线,一者监视李秀成,一者察看军情,可见太平天国内部到了后期已经离散到了什么程度。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年李秀成写下的近六万字的全文,因为刚写出来时就被曾国藩销毁一部分,曾氏自己保存的,后来经过整理也只剩36100字,那些被销毁的文字,到底说了什么最终成了永不可破解的历史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