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臺北世界書局迎來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這位老人隨身攜帶着一份發黃的紙稿,並言明這是100年前太平天國李秀成被俘後向曾國藩寫出的供詞真跡,而這位老人就是當年湘軍創始人曾國藩的曾孫,曾約農。這份供詞一經面世立刻引發了學界轟動,那麼區區不到4萬字的一份供詞,何以會有如此大的能量呢?這件事,還要從李秀成被俘說起。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金田起義時參加了太平軍,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兩大軍事支柱之一,被封爲忠王,但這位忠王卻因後來的變節投降,被史學界稱爲“忠王不忠”。1864年春天以後,太平天國的疆域逐漸縮小至天京一隅,由於曾國藩的湘軍不斷進逼,李秀成從東南戰場率兵力20餘萬人,數次進攻湘軍曾國荃的圍城部隊,但遲遲打不開局面。就在這一年的7月19日,湘軍最終炸塌天京的城牆攻入城內,李秀成保護幼天王洪天貴福逃出重圍,結果因爲把好馬讓給了洪天貴福,李秀成沒跑多遠就被鄉民認出並綁送了湘軍。

曾國藩

李秀成可以說是湘軍的苦主,曾數度打敗他們,並殺了不少湘軍大將,曾國荃當即要將他凌遲處死,但曾國藩並不主張立即處死李秀成,而是溫言勸慰,誘使李秀成回顧太平天國曆史,寫出一份供狀。在曾國藩的誘使下李秀成在囚籠中寫下了36000多字的供狀,大致回顧了從軍以來的情形,以及洪秀全、楊秀清、洪仁等人的特點。並且他向曾國藩承諾,如果饒他不死,他還可以寫信招集尚在南方活動的太平軍餘部,讓他們都來歸降。但拿到供狀的曾國藩說翻臉就翻臉,就在李秀成被俘後的第15天,曾國藩不顧朝廷已下令將李秀成解送北京的命令,就地處死了李秀成。

李秀成自述

那麼李秀成的供狀裏到底都寫了些什麼呢?據說曾國藩給他兒子曾紀澤說過,李秀成大約寫了5萬多字,但是最後上呈朝廷的卻只有27000多字,那麼曾國藩又刪掉了些什呢麼?其實李秀成所寫的供詞,主體是回顧太平軍歷年戰爭的得失,比如1856年的天京變亂,1861年的二次西征,以及1864年株守天京等等。而曾國藩刪掉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曾國藩對李秀成的寬縱;其二,太平天國起初得民心的情形;其三,李秀成對淮軍的批評;其四,天京空虛的情形;其五,洪秀全的死因。

洪秀全雕像

總而言之,李秀成寫的供詞,大多數是回憶軍事方面的得失,其中大多數事情,曾國藩以往也知道大概,比如湘軍對天京的圍攻,太平軍戰鬥力變弱,是他早就知曉之事,但湘軍久戰,也產生了飢疲、驕橫的情況,曾國藩要供詞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借李秀成之口,宣揚自己的功勞,所以那些反映了自己不利信息內容,必須刪去。

洪仁《資政新篇》

除此之外,李秀成的供狀中還提到了很多不爲人知的細節,比如他在供詞中反映了對幹王洪仁的不滿。天京變亂後,洪秀全大力起用自己的族人,其中他的族弟族弟洪仁爲幹王,作爲首席輔政大臣,在李秀成眼中,當時只有他和陳玉成纔是保國功臣之首,洪仁根本沒有資格位在其上。李秀成在自述中還說,洪秀全不斷差人到前線,一者監視李秀成,一者察看軍情,可見太平天國內部到了後期已經離散到了什麼程度。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當年李秀成寫下的近六萬字的全文,因爲剛寫出來時就被曾國藩銷燬一部分,曾氏自己保存的,後來經過整理也只剩36100字,那些被銷燬的文字,到底說了什麼最終成了永不可破解的歷史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