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視聽藝術領域裏論統治力和影響力,能夠和好萊塢電影掰手腕的,怕是隻有日本動畫了。而且很多好萊塢電影大佬的私藏片單裏,也經常能看到《阿基拉》這樣的日本動畫代表。爲什麼日本動畫那麼厲害呢?因爲日本動畫人牢牢抓住了動畫對比真人的優勢所在——時間和空間在視覺上的無縫連接和無限升級。如果你不理解,那不妨看看11月20日內地上映的《海獸之子》。這部電影整體都踐行了日本動漫的經驗,並在最後20分鐘證明了,目前爲止真人電影在某些環節上的確趕不上動畫。

《海獸之子》和很多深奧型日本動畫一樣,觀賞門檻不低。五十嵐大介的原著漫畫連載了5年,共有5卷,而電影將其濃縮進了112分鐘。和大多數電影不同,本片第一位的是主題,第二位的是畫面,第三位的是人物,第四位的纔是故事。也就是說,你不能以看懂故事爲預期,否則你從《海獸之子》裏的收穫不會超過20%。

故事層面本片是比較典型的尋源返鄉,只不過這個源頭比較特殊,是一個涉及到宇宙和生命的祭典。返鄉的人也比較特殊,是兩個從小被儒艮養大的,可以在海水中自由“飛行”的男孩。在大多數時間裏,影片是用畫面來推進的。這個手法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而這正是日本動畫人自認爲動畫對比真人的最大優勢所在。

真人電影如何實現時間和空間上的轉換和連接?顯然是蒙太奇。然而,蒙太奇只是靠剪輯實現的連接,前後鏡頭的拍攝畢竟是分開的。因此,蒙太奇是典型的有縫連接。動畫的天然優勢,正是可以實現時間和空間在視覺上的無縫連接。《海獸之子》裏,一個奔跑或游泳的鏡頭,就可以連續讓時間和空間進行大幅度的轉換,完全沒有縫隙。導演渡邊步很多時候不用真人電影的那套敘事方法,而是直接用畫面去推。你必須用眼睛去看畫面,用耳朵去聽配樂,順着get到的視聽信息走。這個絕對是真人電影做不到滴。

影片最後20分鐘更是炫了一把日本動畫最強技——無限升級的畫面直接推主題。看到一半你就會發現,五十嵐大介的訴求不是講奇幻故事,而是探討宇宙、生命、記憶的相似性。這些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沒有畫面的抽象概念。渡邊步在其原著基礎上,利用動畫的連續性,在主題層面不斷拔高,深入轟炸了觀衆20分鐘。

這20分鐘裏,你會從大量象徵性的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裏,感受到巨大的衝擊。如果你的感性細胞能跟得上節奏,那就會體會到旋轉、分解、重組、爆炸、延伸等一系列自然能量。雖然看過之後你不一定能用語言去表達你的感受,但這份感受之強烈,絕不是哪部真人電影能給到的哈。一刷音畫、二刷主題、三刷細節,這是能給到大家關於《海獸之子》最佳的品鑑方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