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發動了著名的淶靈戰役。據統計,這一戰我軍一共投入了8000人以上,先後殲敵不下1100人。至於我軍,自身也損失了上千人。其中比較著名的戰鬥有:東團堡戰鬥、三甲村戰鬥、南坡頭戰鬥、淶源縣城攻堅戰……至於本文,我要重點介紹的是淶源城攻堅戰,還有這場戰鬥的主體—一分區老一團。

聶榮臻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老一團,其前身是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更早一些,其前身是紅一軍團第一師。這個團人才濟濟,戰功赫赫,可謂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的第一主力團。陳正湘、宋玉琳、邱蔚等人先後擔任過這個團的團長或代理團長。羅元發、王道邦、陳海涵等人曾經擔任過這個團的政委。據統計,全團約有2000人。

1940年9月,在河北淶源戰場,我軍至少投入了三個主力團。一分區老一團奉命攻打淶源城,一分區第三團奉命攻打城外的東團堡,三分區第二團則奉命攻打城東的三甲村。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他來到了三甲村附近的一個山頭,通過電話統一指揮這三個主力團。當時,老一團共有約2000人,至於淶源城內的守軍只有不到300人。

楊成武

我軍士氣高昂,而且以多打少。另外,老一團還獲得了不少老百姓和民兵的幫助。所以,代理團長宋玉琳和政委朱遵斌等人都非常自信。他們認爲,我軍一定可以迅速拿下淶源城。在這個樂觀情緒的影響下,著名的淶源城攻堅戰很快打響了。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料到,我軍獲得了一個錯誤的情報,城內的日僞軍實際共有近500人。

淶源城內的日僞軍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物資充裕。至於我軍,雖有不下2000人,但是缺乏火炮和炮彈,而且彈藥不多。此時,我軍的裝備還以步槍、機槍、手榴彈爲主。整個一分區,只有寥寥幾門迫擊炮和小炮。與此同時,正在城外攻打東團堡村的第三團沒有火炮,正在攻打三甲村的第二團也沒有火炮。

宋玉琳

老一團迅速掃清了淶源縣城的一些外圍工事,接着逼近了淶源縣城城牆。根據一些老八路的回憶,在一些當地民兵的強烈要求下,第一軍分區老一團將幾百名民兵編入了老一團的作戰序列。這些民兵非常勇敢,但是缺乏作戰經驗。當我軍攻到了城牆下面以後,他們主要負責搬運梯子、彈藥、食物……輔助主力部隊來攻打淶源縣城。

經過激戰,老一團的一個排終於破城而入。越來越多的我軍指戰員,紛紛殺入了淶源城內,或者靠近了主城門。城內的日僞軍見勢不妙,開始用迫擊炮猛轟我軍。我軍猝不及防,損失很大。尤其是衝在隊伍前邊的一些民兵,他們缺乏作戰經驗,從未見過這種陣勢。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驚慌失措,六神無主,竟然選擇了掉頭逃跑。

朱遵斌

他們慌不擇路,很快衝亂了我軍的隊形。後邊的指戰員以爲我軍已經戰敗,所以也選擇了掉頭撤退。至於城內的日僞軍,則趁勢向我軍發動了反攻。最終,老一團功虧一簣,被迫全體撤退。已經殺入城內的一個排,就這樣陷入了日僞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根據衆人的回憶,這個排的排長率先逃跑了,並且扔下了全排的幾十名指戰員。

這幾十名指戰員就這樣陷入了絕境,他們很快打光了子彈,接着和幾十名日僞軍拼起了刺刀。最終,他們大多壯烈殉國,少數人不幸被俘。就這樣,著名的淶源城攻堅戰以我軍的失利而黯然告終!隨後,老一團撤到了淶源城外,改爲警戒和阻擊日僞軍的援軍,保障第二團和第三團等部順利攻克城外的三甲村、東團堡、中莊等據點。

張英輝

三分區第二團奉命去攻打淶源城外的三甲村,但是一直久攻不克。此時,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開始急了。在他的命令下,老一團抽出了兩個步兵連和一個重機槍排,共有數百人。一分區又抽出了一門迫擊炮和幾發炮彈,用於支援第二團。這些指戰員和這門迫擊炮很快來到了三甲村,由老一團第三營營長張英輝指揮,去協助第二團。

老一團的這支部隊參戰以後,我軍很快攻克了三甲村。據統計,三甲村戰鬥,我軍一共投入了2000多人,殲敵約150人。與此同時,一分區第三團經過苦戰,終於攻克了東團堡村,並且殲滅了約170名日軍老兵和初級士官。接着,老一團和第二團奉命來到了山西靈丘戰場,改由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鄧華指揮。

邱蔚

老一團攻打淶源縣城,喫了一個敗仗。但是這個團的一個營,攻打三甲村有功,所以該營受到了楊成武的表揚。來到靈丘戰場以後,老一團發憤圖強,連續攻克了幾個據點,先後殲敵上百人。同時,我軍損失很小,消耗的彈藥也不多。不過,日僞軍在此時已經向我軍發動報復性的全面反攻。所以,著名的淶靈戰役被迫提前結束了。

最終,宋玉琳和朱遵斌率領老一團回到了一分區的腹地—河北省易縣狼牙山地區。這場戰役歷時18天,老一團先後投入了2000多人,一共殲敵200人以上,自身也損失了過百人。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老一團的戰績比較突出,損失也不算大。但是,老一團攻打淶源縣城失利,其影響非常惡劣。所以,上級對它的批評遠多於表揚。

陳海涵

不久,在楊成武的主持下,一分區召開了幹部大會。他當衆批評了老一團:此次戰役中,第一團將民兵派到前線,使之搬運梯子靠近城牆時,敵人炮火飛來,民兵驚慌逃跑。民兵的驚慌引起了部隊的混亂,第一團在淶靈戰役中攻打淶源城的戰鬥中表現很差。整個老一團,唯一受到上級表揚的部隊是第三營,這個營的營長爲張英輝。

接着,在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要求下,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開始對老一團進行改組。老一團的代理團長宋玉琳、政委朱遵斌、參謀長馬青山、政治處主任朱利、黨總支書記羅家旺等人,他們全部被撤了職。宋玉琳改任爲老一團副團長,第三團團長邱蔚改任爲老一團團長,晉察冀軍區特務團政委陳海涵改爲老一團政委。

老一團以多打少,爲何未能攻克淶源城。個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我軍的情報有誤,城內的日僞軍實際上有近500人,並不是200多人;其次,日僞軍裝備精良,而且物資充裕,至於我軍急缺火炮,彈藥也不多;再則,我軍編入了幾百名民兵,部署不當。他們缺乏作戰經驗,很快被敵人的炮火擊潰,而且擾亂了全軍……

老一團雖然攻打淶源縣城失利,不過其中的第三營協助第二團攻克了三甲村,全團又在靈丘戰場表現不錯。但是,上級爲何屢屢批評這個團,並且對這個團進行改組呢?個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整個淶靈戰役,我軍最看重的就是淶源縣城。老一團先是偵察到了錯誤的情報,又部署不當,先後損失上百人,其影響確實比較惡劣。

另外,自從陳正湘離開一分區和老一團以後,老一團無論是其戰鬥力還是其軍紀都有所下降。這個團的一些營連級指揮員因爲觸犯軍紀,有人被撤職有人被降職,甚至還有人被處決了。尤其是團政委朱遵斌,他對此多少有一定的責任。而且,他過於強勢,和宋玉琳之間存在一些隔閡。此外,他還被人舉報,說是他私藏過戰利品。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一團曾經來到晉東南地區作戰,友軍首長非常欣賞朱遵斌和這個團,希望他們能夠留下來。據說,朱遵斌有所意動。但是,在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嚴格管理下,老一團最終還是回到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從此,聶榮臻對朱遵斌等人產生了一些看法和意見,但是他一直隱忍不發。

一個又一個問題的產生,使得聶榮臻終於忍無可忍。最終,在他的直接干涉下,楊成武只好放棄了朱遵斌。老一團團部的幾名指揮員,因此全部被撤了職,只有宋玉琳留了下來,但是他被降爲副團長。至於朱遵斌,他先是來到了晉察冀軍區總部。接着,他和軍區政治部主任朱良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他被開除了軍籍和黨籍。

建國以後,老紅軍朱遵斌很快離開了部隊,後來他改任爲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至於老一團的其他指揮員們:宋玉琳,開國少將,原北京軍區副參謀長;張英輝,開國少將,原北京軍區炮兵司令員;馬青山,開國上校,原天津市警備區副司令員;朱利,開國大校,原濟南軍區炮兵副政委;羅家旺,開國上校,原上海市某局副局長……

本文主要參考了以下資料:楊成武回憶錄、陳正湘回憶錄、八路軍戰史、聶榮臻回憶錄、揮戈疆場—宋玉琳、張英輝回憶錄、第65軍戰史、朱良纔回憶錄、鄧華將軍傳、征程四部曲—姚雪森、晉察冀第一團征戰歷程……如有紕漏,歡迎指正!另外特別說明下,有人舉報朱遵斌曾經私藏過戰利品。但是呢,最終查無實證,純屬謠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