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處理量達65.5萬件 快件仍在“加速跑”

□新天水記者 裴婷婷 黃虹

“‘雙十一’當天下的單,兩天後快遞就到手了,比起往年快了許多。”11月17日下午,市民何慧搬着兩箱快遞迴到家,這是她當天收到的第4件快遞。這個“雙十一”,何慧在網上購買了40多件商品,記者採訪當天,她的大部分快遞都已經收到了。年年都做“剁手黨”,今年她對快遞速度提升的感受非常明顯,“去年有的快遞到手都18號了,今年快遞到的速度着實太讓人驚喜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快件跑出了“加速度”?今年“雙十一”快遞量峯值在哪天?物流業各網點的表現又如何,是否有新變化?11月17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最快2個小時就能送達

“按我們的派件量來說,今年‘雙十一’最忙碌是的16日,我當天派送了300多件貨物,今天已經回落到200多件。”在秦州區尚義巷附近,正在派件的韻達快遞員楊師傅告訴記者,“雙十一”的貨物派送一般可持續一週,這幾年貨物量是越來越多,相比去年能上漲30%到40%,但派送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一般快遞員從分揀中心取貨,經過整理後派送到市民手中,最快只需要2個小時就能送達。”

韻達快遞天水公司網點總經理安峯告訴記者,今年“雙十一”購物活動開始較早,這樣就緩解了快遞的配送壓力,從而提升消費端的物流服務體驗,再加上公司今年也相應地加密了快件的派送班次,提高了快件的派送時間。

派送時間縮短了,那麼分揀環節表現如何呢?記者在天水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分揀中心看到,一條智能自動化分揀線正在作業,履帶上的快遞被快速分揀,準確地將每個區域的快遞送進指定的打包袋內。

“卸貨、送上運輸帶、掃描、分揀、裝袋、分發……現在一個包裹最快十幾分鍾就能走完全部流程。”該分揀中心主管何香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引進了自動化分揀線,大大提高了快遞分揀的效率,讓快件“跑”了起來,現在時效吞吐量每小時最高可達1.8萬件。自動化分揀線投入後,分揀工人相比於去年減少了一大半,分揀效率卻是翻了幾番,快件處理時間從原來近3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30分鐘以內,大大緩解了“雙十一”貨量高峯期分揀方面的壓力,今年已無因分揀而奮戰至凌晨的情況。

記者瞭解到,今年“雙十一”期間,不論是城市購買力還是銷售額,天水都位列全省第二,而天水各快遞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改進薄弱環節,提升保障了旺季的服務能力,有力地保障了“雙十一”期間快遞有效提速。

根據11月18日天水市郵政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14日至16日,全市快件處理量分別爲62.8萬件、65.5萬件和61.5萬件,相比去年同期最高峯值的51.89萬件,已增長13萬多件,漲幅明顯。但快件處理量目前還需觀察是否會再次回升,暫時無法確定今年最高峯值。

回收快遞包裝成新風尚

“今年‘雙十一’在網點取完快遞,拆掉包裝紙箱直接交給我們回收,已經成爲很多收件人的新風尚。”11月 18日上午,在秦州區勝利巷的一個快遞營業網點,記者看到貨架一旁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舊紙箱,免費提供給顧客使用。該網點的負責人魏鍵告訴記者,快遞網點的紙箱回收,是爲附近居民提供一個循環利用的平臺,方便有需要的市民免費使用。不僅節省了發快遞的包裝費用,節約了快遞包裝材料,最重要的是倡導了環保理念。

走訪中記者發現,像這樣快遞箱重複利用的並非個例。在天水郵政公司各網點,專門設置了快遞迴收箱,用戶拆取郵件後,只要紙箱不是太舊、損壞程度不是太嚴重都可以拿到環保回收箱處,由工作人員進行消毒和整理後再免費提供給郵寄快遞的市民使用。

“用戶拆取郵件後,廢棄的紙箱、塑料填充物等都可以投入回收箱,由我們的工作人員整理後再免費提供給郵寄快遞的市民使用。”天水市秦州區郵政分公司市場部主任李文波對記者說:“剛開始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箱子是幹什麼的,營業員會告訴大家箱子的用途,現在很多人把包裹拆了之後都會隨手放進廢舊紙箱回收箱裏,我們進行二次消毒,二次利用。”

聽到李文波向記者介紹,旁邊正在取快遞的市民劉先生趕忙上前詢問,自己家中的紙箱能否也拿過來回收利用。“我剛裝修完新家,‘雙十一’買了不少物件,這幾天商品陸續到貨,包裝箱怎麼處理成了一件麻煩事。”劉先生說,他看着包裝箱質量都挺好,扔了怪可惜,一直想看誰還需要可以循環使用,但又找不到渠道,“這裏可以回收真的太好了。”

“我們平時不需要的紙箱子都扔掉了,實在多了也會賣給收廢品的,現在可以直接放在這裏再次利用,既方便了別人,也方便了自己。”正在拆取快遞的市民楊女士這樣說。

網購帶給人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快遞包裝箱。近年來,很多市民逐漸加入回收紙箱的行列,而快遞迴收箱的二次利用,不僅促進了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也讓每個市民積極參與到“綠色快遞”中來,爲天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