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你都買了什麼?是不是還在擔心快遞被囤積在倉庫裏呢?別擔心,有了物流“黑科技”,你買的東西正“飛奔而來”。

圖片

智能製造網訊 智能倉儲是一種倉儲管理理念,是通過信息化、物聯網和機電一體化共同實現的智慧物流,從而提高運營效率、降低倉儲成本、提升倉儲管理能力。倉儲、配送等物流模式推陳出新,使得物品配送變得更快、更智能。

今年“雙11”比往年更長,電商平臺從10月下旬就開始預售。對此,多家物流公司推出“預售極速達”服務。已付定金的商品會被提前送到買家附近的快遞社區、站點,買家付完尾款後,這些快遞就會被快速送到客戶手中。有用戶直呼“也太快了吧!”,也有用戶驚歎:“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收到快遞,真開心”。

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倉儲模式也在悄然改變。人工智能賦能讓智能倉儲變得更聰明。近日,在安徽郵政智能倉儲中心,通過WMS(倉儲管理系統)與手持智能化設備實現“人找貨”功能;通過AGV(自動導引小車)機器人與WES(智能設備管理系統)實現“貨找人”功能。

早在2016年,位於廣州增城的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全自動智慧倉儲基地就已經投入運營。據悉,該基地佔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承接了4萬多種天貓超市全品類商品的存儲、分揀和發貨。

據介紹,該倉儲基地採用國內目前前沿“貨找人”處理系統,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後,倉內同時會形成一個貼有貨物信息條碼的快遞箱,掃碼後箱子進入自動化軌道“尋找”倉內貨物。到達相應貨架後,揀貨員只需按提示把身後的貨物放入箱中即可。據計算,每一單貨物平均用時10分鐘作用就可以完成整個裝箱過程。

由於整個庫區爲動態庫區,系統依據歷史數據分析就可以向AGV機器人發出指令,在每日作業結束把放熱賣產品的貨架移至機器人工作站附近,便於次日產品出庫,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

當然,智能倉儲模式的出現,離不開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支持。RFID作爲一種智能倉儲主要技術,其重要性正不斷體現出來。通常來講,利用超高頻RFID 系統雷達反射原理的自動識別系統,讀寫器通過天線向電子標籤發出微波查詢信號,電子標籤被讀寫器微波能量激活,接受到微波信號後應答併發出帶有標籤數據信息的回波信號。

射頻識別技術的基本特點,是採用無線電技術實現對靜止的或移動的物體進行識別,達到確定待識別物體的身份、提取待識別物體的特徵信息(或標識信息)的目的。用在智能倉儲模式中,就可以用來識別物體的特徵、數量等。

此外,各類智能裝備在智能倉儲領域也發揮着重要作用。例如,AGV。一般操作人員可以透過電腦來控制AGV的行進路線以及行爲,或利用電磁軌道來設立AGV的行進路線,電磁軌道黏貼於地板上,無人搬運車則依循電磁軌道所帶來的訊息進行移動與動作。在自動化智慧倉儲基地上,AGV小車越來越成爲聰明的“運貨者”。

其實,在交通部2019年下發的《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要“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下降至12%左右”。而上述目標的實現,則需要藉助機器視覺識別、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所武裝的智能物流裝備的規模化應用。接下來幾年,在整個龐大的物流產業體系中,自動化倉儲、分揀、運輸等各個細分場景,將基於各類技術、設備、平臺、系統等,進行新一輪的升級與革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