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學習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大家平時上學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發現班上有部分同學學習好像很努力,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很多,但他們在學習上總是沒啥成績。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爲他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導致收穫與付出不成正比。爲了讓我們的學習更有效率,我們必須學會學習,也就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因爲上了高中後,學生面臨着高考的壓力,有些學生爲了讓自己在一天中能學習更多的內容,就會廢寢忘食。比如在中午的時候,部分同學爲了多完成一些作業,到了飯點也依然選擇留在課室,等到他們去食堂喫飯的時候菜都涼了,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不好。

上面提到的是“忘食”現象,還有部分同學有“廢寢”現象。因爲高中的作業多,有些同學利用晚修的時間也還是做不完,他們就會把作業帶回宿舍繼續寫,經常到晚上十一二點,宿舍也還有人在“挑燈夜戰”。“挑燈夜戰”是很不好的,佔用休息時間來學習,我們的睡眠時間變少了,明天上課就沒精神,長久下來身體素質也會變差,最終也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

因此,學習要注重勞逸結合,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不然自己身體垮了,什麼事都做不了。

學生還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很多學生都會有偏科現象,但很多同學對待自己的弱勢科目總是不積極,一看到自己弱勢科目相關的東西就覺得煩,打從心裏面抗拒它,對待功課也是隨便應對。這是一種很消極的學習態度,我們對待學習,一定要做到平衡,不能因爲自己不喜歡某個科目就不去理它,最終損失的也是自己。

對於上面這類同學,首先你要轉變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爲自己學得不好而去討厭它。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我們也要在弱勢科目上多花一點時間,先從簡單的地方入手,爭取將最基礎的知識弄懂。對於自己不理解的內容,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在學習上,我們也需要有質疑精神,如果我們只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知識,我們的學習是不會有進步的。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不要做“思想上的懶漢”,要勤于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疑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時候老師的觀點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我們不能迷信權威,當自己的觀點和老師的不一致時,我們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質疑,說不定你的觀點纔是最正確的。有質疑精神的同學纔有可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會學習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才能找到最適合我們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效果,學習成績才能得到提高。上面提到的只是學習方法的冰山一角,如果你認爲適合你,也可以試着用一下!

本文編輯:小魚乾

(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