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624 部 每 日 一 片

雙十一之後,家裏的戰利品堆成了小山。

除了少部分剛需,大多數都是囤貨——

喫的,穿的,用的,其中包括許多化妝品。

如果你是女生,一定也在直播間“買它!買它”的呼聲中,衝動下了很多單吧?

這些年市面上的化妝品像雨後春筍,產品的功能劃分也越來越細。

光是護理,就要分個臉部眼部脣部手部,恨不得給每個部位單獨配上一個瓶瓶,

以此證明自己的精緻,並努力讓自己變得更美。

可你是否想過,這種“美”,

可能是有“毒”的。

去年年底,美國有一部紀錄片就將矛頭直指整個化妝品行業。

它大膽揭露了美妝背後的“毒”性,以及化妝品產業的驚人黑幕——

《毒美》Toxic Beauty

2019

片子開頭就出現了一句非常可怕的話,它出自一位“世界知名化妝品牌”的前配方師之口:

“化妝品行業正在摧毀女性細胞。”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一位曾作爲北約維和人員出國的“反情報審查員”利卡,55年來沒有真正生過病。

直到有天摔了一跤去到醫院,才被告知自己得了卵巢癌。

而她在海外軍事基地工作時,一直在使用一款強生嬰兒粉。

無獨有偶,一位49歲的醫療工作者迪恩,患上“雙側癌(卵巢癌)”——女性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進行了全子宮切除術和化療。

在確診之後,她試圖找到癌症的原因。

不是遺傳,不是超重,不是避孕藥,剩餘的誘因有且只有一個——

她是一個終生使用“滑石粉”的人。

滑石粉,是強生嬰兒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沒想到16歲開始使用的爽身粉,會成爲讓她得癌症的罪魁禍首。

而她找遍瓶身,也沒看到任何“產品有致癌風險”的警告標籤。

關於滑石粉,一位流行病學研究者丹,曾在20世紀80年代曾發表論文,把它和卵巢癌聯繫起來。

爲了證明這之間存在聯繫,他採訪最近被確診卵巢癌的女性,並詢問她們患病1年之前的生活習慣。

調查結果,有許多患者會在洗澡之後使用含有“滑石粉”的產品。

壞消息是,卵巢癌通常是沒有徵兆的;

當它被發現時,很可能已經擴散到了每一個角落。

有一名卵巢癌患者,當醫生用針刺穿她的腹部時,綠色的液體湧出來,

足足有6升,裝滿了6只一升的瓶子。

受害者迪恩聯繫律師,向強生公司提起訴訟。

律師查閱其公司文件時發現,早在上世紀60年代,強生公司就在尋找滑石粉的替代品。

因爲他們的研究發現,它不能安全地被身體吸收。

但這一事實卻在公衆之間被隱瞞了,他們甚至利用權力阻止了政府部門的監管。

這還不夠,還要在電視上宣稱其產品純淨溫和,強調它的“安全性”。

並找到了起訴他們的病人,想要用錢擺平這件事。

這樣的“惡棍行爲”讓律師和科學家咬牙切齒,但對強生來說可能已是家常便飯。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強生公司因爲“含有滑石粉的嬰兒爽身粉”,已經接到了多達1.94萬起訴訟!

這背後是多少受害者,面臨着突如其來的噩耗,多少家庭因此破碎?

一次次的遭遇敗訴,強生終於被判賠款,並在各個國家地區停售問題產品。

可在產品中添加了滑石粉的,只有強生這一家嗎?

今年6月,據路透社報道,香奈兒已經從一款產品中去除了滑石粉,並停止生產一款含有滑石粉的爽身粉產品。露華濃也從一款身體護理產品中去除了滑石粉。歐萊雅表示,正在探索滑石粉的替代物。

許多市面上廣泛使用的大牌化妝品公司,都承認在自己的產品中添加了滑石粉。

不只是滑石粉,還有很多我們認爲會“保護”自己的產品,在悄悄地“摧毀”我們。

比如一些身體護理產品和護膚品裏面,含有一種叫做尼泊金酯的物質;

它在乳腺細胞中可以模擬雌激素的作用,使人類的乳腺癌細胞生長。

除了化學物質,許多自然元素也是強大的內分泌干擾物。

比如致雌激素的化和會,會對男孩產生深遠影響——

一些塗抹類的乳霜和乳液,甚至會使他們長出乳房!

是的,雖然有句話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但有時極低水平的毒素,也會對健康產生巨大危害。

尤其當它的使用者是小孩子時。

正在發育的嬰兒、兒童接觸到擾亂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副作用比成人要大得多。

有一項研究,對成千上萬美國人的尿液進行分析,

發現20-40歲育齡女性的尿液中,一種叫作鄰苯二甲酸鹽的化學物質含量最高,

而這種“化妝品中的有毒物質”是對生育有副作用的。

它們讓媽媽看起來漂亮,卻是胎兒的毒藥。

而這些產品,這些護膚品或彩妝品被使用,正是利用了她們的“容貌焦慮”。

或者說,是這些商家的大肆宣傳,它們的電視廣告、雜誌封面,在製造並鼓吹着這股焦慮之風。

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24歲女孩Nyny,從來沒對自己的長相完全滿意過。

她認爲護膚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步驟,並且把化妝看作一個額外的安全層,日常使用的產品多達27種。

可大學時,她長了良性腫瘤,腫瘤切除後留下一個很大的傷疤。

醫生對她說:“你只是運氣不好”;但她認爲,有人該爲她的“運氣不好”負責。

那些用在女孩皮膚上的化學物質,也許爲她增加了自信,

但同時也增加了她患上各種疾病的幾率,比如癌症發病率。

有科學家認爲,我們正面臨兩種污染危機,

其中一種是環境污染危機,另一種是潛藏在我們每天使用的產品中的“有毒化學危機”。

而化妝品行業的問題甚至比菸草業更爲嚴重;

因爲它包含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其中的大部分並未進行安全測試。

不只是美妝產品,還有洗髮水、肥皂、面霜、脣膏等日用品。

除了抹在身上的,這些物質還會被傾倒進河流,進入我們的血液。

你不知道你的產品裏有什麼,會導致何種無法挽回的後果——

卵巢癌,早產,汞中毒,內分泌紊亂。

而化妝品公司是怎麼回應的?

“只是有點致癌的化學物質。”

因爲這些“致癌”的化妝品們,在被證明有罪之前,是無罪的。

難道要等上幾十年,成千上萬名受害者出現後,我們才能證明,某些日常使用的化妝品和“乳腺癌”之間存在聯繫嗎?

製作這部紀錄片,調查持續了三年。

這三年之間,又有多少女性因爲這些化妝品,其中的化學成分遭受着疾病困擾,我們不得而知。

只知道從幾百年前開始,女孩們就被教育外貌的重要性:

他們說,“你是女孩,你應該看上去漂亮”,

電視廣告中充斥着“白幼瘦”的價值觀。

你要防曬,要肌膚清爽,要沒有皺紋,要不會衰老。

因爲外貌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評判。

所以女孩們對變美的追求越來越極致,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除了化妝品的泛濫使用,還有過度減肥,極端的整容,對衰老的恐懼...

雖然追求“美”是好事,但過分苛求可能會讓你付出代價。

更不用說化妝品對我們的危害,實在是鮮少被提及,或者說,被刻意隱瞞了。

早在一部1936年出版的《美國恐怖協會》中,已經談到了化妝品行業的危害。

可是快一百年過去了,一切還是沒有什麼進展——每當美國有國會議員提出立法,對化妝品行業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業界就會跳出來反擊,爲自己辯護。

但就像《毒美》中一句話說的,

如果我們不把它們置於更好的控制之下,我們必將走向災難。

雖然說我們不應該告訴女孩,立即停止使用所有產品。

而是該讓政府和監管機構加強管理,讓製作公司停止生產有毒產品,纔是從根本解決問題。

但當下我們能做的,只有保護好我們自己。

畢竟每個人義不容辭的,就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比方說作爲消費者,擦亮自己的眼睛,選購產品時多留心它的成分,查閱相關資料;

已經買到手的產品,也可以進行一番自查,確認有害的,哪怕丟掉也不要塗在自己臉上。

你以爲會讓你變美的東西,可能正在摧毀你。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句紀錄片中的臺詞:

“剃鬚膏、沐浴露、牙膏、香皂、洗髮水、潤膚乳……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將我們推向疾病和死亡的深淵。

而我們每個人,不過是行走的試驗品。”

不要過分追求所謂標準的美,不做行走的試驗品。

千人千色,你自有你的獨特。

想看全片的,B站就有哦

有什麼化妝品是你不再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