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何加鹽  

來源:何加鹽(ID:ihejiayan)

在中國,朋友之間合夥創業的公司並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有“新東方三駕馬車”、“騰訊五虎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萬通六君子”等。

不過,新東方的三駕馬車和萬通的六君子,最後鬧分家的時候都有點不愉快;騰訊和阿里巴巴,則由於核心人物的地位太突出,其他共同創業者基本上從朋友變成了下屬。

幾人一起創業,以朋友始、以朋友終,不僅共同的事業很成功,分開之後各自闖出一片天地,且還保持很好的友誼的,我看來看去,只看到一例,那就是:

攜程四君子。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樑建章、季琦、沈南鵬、範敏四個人,以及他們共同的創業故事。

1

梁建章

互聯網圈子裏天才很多,但梁建章是這些天才之中的天才。

1969年,梁建章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國企員工。他從小有“神童”之稱,又由於腦袋大,得名“大頭神童”。

1981年,12歲的梁建章進入上海育才中學讀書。當時,育才正在搞教育試點,學校基本不佈置作業,每週有兩天可以不用上課,只要考試能通過就行,所以課餘時間非常多,學生們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愛好。

13歲時,梁建章加入了一個計算機興趣小組,在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師從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朱鴻鶚教授學習編程。

梁建章遇到計算機,就像魚兒遇到水一樣,不分日夜地泡在裏面。半年以後,他的編程水平突飛猛進,設計了一個利用程序寫格律詩的軟件,獲得了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金獎。

在學編程過程中,他遇到很多數學方面的難題,父親用高等數學幫他解出來了。他問父親,要學會這些高等數學需要多長時間?

父親回答:至少五六年吧,要等你上了大學才能學會。

梁建章說:太長了,我等不及。

然後用幾個月時間就學會了。

除了高等數學以外,他還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詩詞格律和人工智能、數據庫等知識。這些知識,每一個領域要弄懂,都不是幾月之功,而梁建章能在短短時間內就把這些學通並開發成軟件,其智商之高,學習能力之強,可見一斑。

1985年,16歲的梁建章以初中生的身份,直接考入了復旦大學少年班,半年後進入復旦計算機系。

與很多人印象中“少年班的孩子在大學會遇到生活和社交上的問題”不同,梁建章在大學裏廣泛參與各種活動,交了很多朋友。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談戀愛,其他活動都可以參與。”

不過,他在復旦只待了一年。1986年,他又考入了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並且用四年時間,讀完了本科加碩士。

1991年,正在攻讀博士的梁建章,覺得在學校已經沒法學到最先進的東西,便放棄了讀博,進入甲骨文公司工作。

最初幾年,梁建章擔任研發工程師,做的是技術工作。但是1996年的一次回國探親,讓他心態發生了變化。

他發現國內出現了火熱的創業浪潮和無數商機。回到美國後,他馬上向公司申請轉崗,從研發部門轉到了ERP部門,並於1997年順利被派回中國,擔任了甲骨文中國區諮詢總監的職位。

1999年,在一個名叫萬超的朋友介紹下,梁建章認識了季琦。日後,他們將一起開始一段輝煌的創業旅程。

2

季琦

季琦是另一類型的天才。

他在學習上沒有梁建章這麼突出(但對普通人來說,也已經是妥妥的學霸),但是在創業的成功率上,可能整個中國都無出其右者:

他曾經十年內創辦三家公司,全部登陸納斯達克並衝上百億市值,被稱爲“創業教父”。

季琦比梁建章大三歲。1966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如東縣。

他是四君子中唯一一個非上海人,也是唯一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小時候家裏很窮,有時甚至連飯都喫不飽。

讀初中時,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寒冷冬天,季琦走了一個小時回到家裏喫中飯,媽媽告訴他,家裏已經沒飯了。

季琦只好又空着肚子走一個多小時回到學校,邊走邊抹眼淚,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逃離這個窮地方。

高考時,季琦如願以償,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他本想報考自動化或者計算機這種一聽起來就很時髦的專業。不過老師告訴他:那些專業沒前途,報工程力學吧,以後幫包工頭算土方,算好了能多拿獎金。

於是季琦就報了工程力學。到了學校才知道,這個專業和算土方一點關係都沒有,學的都是怎麼計算潛艇的受力、導彈的起飛速度等問題。

當時交通不便,季琦是先坐車到南通,然後從南通港坐了一晚上船到上海的。

當輪船於凌晨時分在十六鋪碼頭靠岸時,這個從農村來的小孩,被大上海的繁華驚呆了。這種衝擊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日後在幾次人生重大決策關口,“留在上海”都成了季琦做決定的重要理由。

作爲一個“鄉下人”,季琦在上海的校園裏,又窮又土,什麼都不如人。大二時,他經歷了一次人生的至暗時刻。

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他就是突然覺得人生好無趣,覺得自己就像個行屍走肉,所有東西都是外界安排的,沒有任何自由意志。

爲了排解苦悶。他把大量時間花在圖書館,從哲學、文學、詩歌中去尋找人生的答案。最終思考的結果是:人生無所謂意義,只有過程和經歷。

1989年,季琦大學畢業。他手裏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在本校讀研;二是到南通第二設計院工作。

那年由於特殊原因,大學生的分配情況普遍不好。季琦能有單位接收,非常不容易。這也是找了很多關係,好不容易纔得到的。而且他們家的家庭情況,也等着他去儘快賺錢。

但是季琦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放棄了工作,選擇了讀研。

他心想,我如此艱難才離開南通,去到上海,難道就這樣回來嗎?

這回,對大學專業已經有足夠了解的季琦,選擇了機械工程系的機器人專業。讀研之後,他開始接觸計算機,並瞭解到這個新興行業的“暴利”,於是下了狠功夫扎進去。

很快,季琦從一個連開機都不知道怎麼開的菜鳥,成長爲一個熟練掌握電腦使用、裝機等技能的達人,甚至還學會了組網技術。

隨着找他裝電腦和組網的人越來越多,他乾脆和同學開了一家電腦公司,搞起了兼職。等1992年碩士畢業時,他手裏已經攢下了好幾萬塊錢。

兼職的同時,季琦的學業也沒有放下。他的論文在1992年的國際機器人年會上發表。系主任希望他能留校任教。

在教師辦公室裏,系主任目光殷切,而季琦卻眼盯着那陳舊而凌亂的辦公桌,想着如果留校的話,這可能就是自己未來幾十年的日子,心裏不禁升起了深深的恐懼,趕緊拒絕了主任的好意。

他把簡歷投給了美國日化巨頭寶潔,通過層層篩選,拿到了最終的offer。但得知籤寶潔就要把戶口遷到廣東南海時,他猶豫了。

對留在上海的渴望,最終讓季琦放棄了寶潔的機會,而是隨便找了一家能落戶的上海企業——上海計算機服務公司。

季琦很清楚,自己是不會在這裏長待的,就是過渡一下,把戶口落下,混幾個月就走。

在入職報到那天,他手握大哥大,腰揣隨身聽,拍着公司總經理的肩膀說:“胡老闆,可能過一段時間我就會走人,公司的這點工資對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麼。”

這位胡老闆沒有計較季琦的囂張,反而重用了他,任命他爲大項目經理,負責公司大項目業務拓展。

季琦的銷售才能在上海計算機公司得到充分的發揮。他騎着一輛自行車,穿行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交通銀行總行、甲骨文公司等單位,拿下一個又一個大單,很快成爲銷售冠軍,並當上了市場部和銷售部經理。他和助理兩個人,貢獻了公司80%以上的銷售額和利潤。

更厲害的是,那些給他業務的人,不僅僅是生意上合作的關係,還一個個被他處成了朋友。這一點,讓人不得不服。

原本說待兩個月就走的季琦,過完兩個月又是兩個月,一直到兩年以後才離開。

離開不是因爲混不下去,而是因爲要出國。那年頭,在國內混得好不算本事,能出國纔算本事。更何況季琦的老婆在美國上學。1994年,他放棄了單位分的房子,帶着1萬美元,以陪讀的身份去到美國。

1994年9月17日,季琦遇到了他人生的“震撼時刻”。那天,他去硅谷甲骨文公司找同學玩,第一次見到了互聯網。當他看到要查詢的信息從電腦上顯示出來時,不禁驚歎道:“這也太神奇了吧!”

如同馬雲第一次見到互聯網的反應一樣,季琦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他心裏激動萬分,模模糊糊覺得,自己未來的生活也許會和這個東西息息相關。

他在美國沒有待多長時間。雖然也在那邊上學、打工,但是卻發現,如果留在美國,日後幾十年的日子可以一眼看到底,這和當初留在學校當老師又有什麼區別呢?而反觀國內這邊,正在風起雲湧,創業大潮已經襲來。

於是,1995年,季琦回國了。回國第二天,一位以前做業務認識的老闆正好來上海,晚上叫他一起出去娛樂,聽說他剛回國還沒工作,就讓他到自己的公司來上班。

就這樣,季琦成了中化英華公司華東區總經理。他用了一年半時間,以公司給的10萬元資金啓動,做成了3000多萬的生意。成爲公司的一棵搖錢樹。

但是後來,隨着公司整個被別人收購,季琦只好離開。

1997年9月,季琦決定自己創業,不再寄人籬下了。他成立了一家名爲“協成”的公司,做系統集成業務。

公司的第一個單子來得很順利。季琦給原來的客戶打個電話,說我現在出來自己幹了,有業務的話幫襯一下。客戶二話沒說,就給了他一個百萬大單。協成的業務,就這麼做起來了。

1999年,季琦在甲骨文工作的同學萬超介紹了梁建章給他認識,倆人一見如故,很快談起共同的創業理想。

對於創業,他倆倒是很搭配——梁建章懂技術,季琦懂銷售和管理。但是還缺一個人,就是財務和融資。

梁建章說:我有一個很好的人選。

季琦問:誰?

梁建章說:你的校友,沈南鵬。

3

沈南鵬

沈南鵬與梁建章的關係,比和季琦還要久遠。

在梁建章13歲獲得計算機編程大賽一等獎的那一次,同臺領獎的有一個比他大兩歲的學生,不過得的是三等獎。那個學生就是沈南鵬。

1967年,沈南鵬出生在浙江海寧。他母親擔任一家大型國企的廠長,平時工作非常忙,沒時間照看他,所以7歲那年,他被送到上海姑姑家居住。

沈南鵬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數學題,他的願望是當一個數學家。當梁建章在福利會少年宮學編程的同時,沈南鵬每天都在上海市少年宮奧數班刷題。

儘管他在計算機編程比賽中只得了三等獎,但是數學方面的比賽,卻拿一等獎拿到手軟。不僅是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還參加了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獲得海外賽區冠軍。

1985年,也就是季琦坐船到上海交大上學的那一年,沈南鵬也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不過他不用考試,是直接保送進入教育改革試點班,後來選擇了應用數學專業。

沈南鵬在大學並不是那種“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是積極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還當了交大的學生會主席。

1989年,爲了追逐數學家的夢想,沈南鵬繼續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去讀博。

在此之前,他一直以爲自己在數學上有天賦,但是到哥大見識了真正的天才,並且被幾次考試成績打擊了之後,他發現,自己靠刷題刷出來的成績,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數學家的夢想。

一年後,在一位教授的指點下,沈南鵬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轉到耶魯大學商學院去讀MBA。

在進入耶魯大學之前,沈南鵬對商業的瞭解完全是一片空白,甚至連《華爾街日報》都沒有看過,在美國同學看來,幾乎不可思議。

1992年畢業,沈南鵬開始了艱難的求職之路。雖然有耶魯的MBA金字招牌在手,但是作爲一個沒有任何商業實踐的中國人,要在華爾街謀得一份好職業,並非易事。

他被拒絕了無數次,最終還是憑藉數學方面的優勢,進入了花旗銀行工作。

兩年後,隨着中國概念在美國資本市場開始喫香,沈南鵬進入了職業發展的快車道,中國背景+耶魯商學位+華爾街履歷,讓他成爲被華爾街公司爭奪的香餑餑。

在先後經過雷曼兄弟、漢華銀行的過度後,他最終於1996年進入德意志銀行,擔任德意志摩根建富的董事,負責中國資本市場業務。

在上海,也是經過校友萬超介紹,他認識了季琦。

當梁建章和季琦開始討論創業的事情時,沈南鵬成爲倆人共同想要拉入夥的最佳人選。

沈南鵬此時已經做投資8年,但是沒有自己創過業。他非常看好當時已經風起雲湧的互聯網行業,只是一直都沒有好的機會切入。梁建章與季琦和他一談,他立馬就怦然心動。

1999年2月22日,在季琦的家中,三人湊到一起,開始正式討論創業項目。

他們也考慮過網上書店、網上宜家等方向,但最終都因爲物流和網絡支付的難點而放棄。

最終梁建章提出,可以做一個旅遊網站。

三人一拍即合。沈南鵬出資60萬,佔股40%;梁建章和季琦各出資20萬,分別佔股30%。

由於季琦是自己創業,時間比較自主,由他來全職負責公司的建立,並領每月3000元的工資;沈南鵬和梁建章還在原公司上班,兼職參與公司運營,不領工資。

攜程由此開始起步。

但很快他們又發現一個重大問題:由於三人都不是旅遊行業出身,除了自己喜歡旅遊以外,對旅遊生意上的事情一無所知。

必須再找一個旅遊行業的合夥人纔行,而且這個人必須很牛!這是三人的共識。

於是分頭去找,最後他們找到了“三缺一”的那個“一”:

範敏。

4

範敏

範敏的履歷不像前面三人那麼光鮮,在大衆中的名氣也沒有那麼大。在四人組當中,他一向甘居隱形人的位置。他的座右銘很有意思: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但在當時,面對梁、季、沈三人,範敏是有優越感的。作爲一家國企的老總,他入有房、出有車,走哪都有司機開路,偌大的總經理辦公室門庭若市。

範敏在四人中年齡最大。1965年,他出生於上海。由於其刻意低調,外界從來聽不到關於任何他小時候的故事。在公開資料上,他的人生經歷從1983年開始,那一年,他考上上海交通大學工業管理工程專業。

在大學,範敏當過學生會主席,是沈南鵬的前輩。大四曾經創辦過一家公司,但是無果而終。

1987年大學畢業,他直接保送本校管理學專業讀研。當年全校1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免試讀研的只有2人,他是其中之一。

1990年碩士畢業,作爲上海交大管理學研究生,他有的是好單位可以選,卻選擇了當時並不喫香的旅遊行業,進入上海新亞集團。當時該集團幾萬人,範敏是學歷最高的兩人之一。

他的理由是:越是人才稀缺的地方,越是容易冒尖。

於是,他就進入了新亞旅行社的計調部,負責收發傳真、安排旅遊團行程、聯繫供應商等雜活。

僅在計調部幹了幾個月,他就被調到集團辦去了,擔任辦公室助理。雖然名字聽着不高,但卻是領導身邊的人。

而範敏在這個位子待了一年半以後,卻主動要求調離。他的目標崗位是:新亞集團下屬的海倫賓館見習管理生。

在基層幹了四年後,範敏作爲集團代表,被上海市旅遊局派往全世界知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學習一年。

留學回來,範敏開始官運亨通,先是被提拔爲新亞集團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後來又進一步升爲上海旅行社總經理兼大陸飯店總經理,出入都配備專車和專職司機。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人物,又怎會輕易放棄這一切,加入一家新成立的創業公司呢?

1999年3月,上海徐家彙鷺鷺酒家,在朋友介紹下,梁建章三人第一次見到範敏。可惜的是,經過一番遊說,範敏不爲所動。

範敏走後,梁建章和沈南鵬都覺得沒戲,說算了,換個其他人吧。季琦說:如果我們自己的校友都搞不定,那其他人更不行。

他們也不是沒試過其他人,之前想請春秋旅行社的王正華,就碰了一鼻子灰。如果像範敏這樣正值34歲,處於人生最容易焦慮和動搖的年紀,且又是交大校友的人都請不動,那其他人也都不用想了。

季琦拿出之前跑業務的盡頭,隔三差五往範敏的辦公室跑,和他談人生,談夢想。

當時範敏作爲兩家國企的總經理,公務繁忙,季琦每次去都要等半天,才能見上一面。甚至有時候,明明辦公室沒有人,範敏也讓季琦等上10分鐘,才讓祕書叫他進去。

不過去的次數多了,季琦發現,自己等待的時間越來越短。後來基本上只要5分鐘,就能見上範敏。

季琦不失時機地問:校友,考慮清楚沒有?

這回範敏說的是:好吧!

從那一刻起,後來被譽爲中國企業史上“第一團隊”的攜程四君子,終於組隊成功。

4人的分工是:沈南鵬擔任董事長兼CFO,梁建章擔任CEO,季琦擔任總裁,範敏擔任執行副總裁。

5

起步

1999年5月,在上海南丹路天文大廈,攜程公司正式成立。150平米的辦公區,十來號人。除了季琦爲了對外交往的需要而擁有單獨的總裁辦公室以外,梁建章三個兼職的人,起初連辦公桌都沒有。

剛開始設想的產品,是一個大而全的產品,框架包括三C:Content(內容)、Community(社區)、Commerce(商務)三個領域,內容涵蓋了旅遊所涉及的喫、住、行、遊、購、娛各方面,幾乎等同於今天的攜程+大衆點評+美團+馬蜂窩的總和。

夢想非常美好,但是要做這麼一個綜合型的平臺,網站開發、內容建設和業務拓展,所需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原來湊的100萬資金,很快就見底。

擺在創始人面前的第一個巨大難題,就是資金。

沈南鵬雖然在投資圈已經工作多年,但不管是他自己還是他認識的人,此前開口都是幾個億的生意,對這種初創企業的融資,也幫不上太多忙。

最後還是季琦找來一位熟人,IDG的章蘇陽。此前他擔任中化英華公司華東區總經理的時候,就認識了章蘇陽,互相在業務上幫過對方的忙,關係比較熟。

季琦向章蘇陽介紹了創業方向、產品和團隊,梁建章寫了10頁的商業計劃書。後來,章蘇陽又叫上另一個合夥人周全,加上一個技術專家,跟四人組喫了個飯。

席間,章蘇陽三人沒有問任何關於商業模式和盈利預期的事情,反而都是問一些“創辦攜程的目的是什麼,10年以後如果攜程做大你們想幹什麼”這些問題。

季琦等人便大談對互聯網的認識,以及想在互聯網領域大幹一番的夢想。

一週後,章蘇陽給了準信:IDG決定投資50萬美元,給攜程的估值是200萬美元,IDG佔20%股份。

事後,章蘇陽說,他根本就沒仔細看梁建章寫的BP,因爲他投資的風格是: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還是投人。

一個抱着這種投資理念的人,看到這樣的夢幻創業組合,還有什麼別的可說的呢?只有“投”一個字啊。

不過,章蘇陽認的人不是梁建章,而是季琦。

在投資人的要求下,季琦擔任CEO,梁建章改任COO。

梁建章聽從了安排,交出了公司管理大權。

1999年10月28日,攜程網站正式面世。

1999年11月4日,攜程拿到了第一張網上酒店訂單。當工作人員再三確認這個消息時,整個辦公室頓時成爲一個狂歡的海洋。

但是很快,攜程的業務進展,就陷入了困境。

6

磕絆

1999年,互聯網在中國還是新鮮事物。

對消費者而言,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也不相信可以在網上預訂酒店、機票或者旅遊行程;而對酒店、景區、航空公司、旅行社來說,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互聯網,以及這個東西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當時的情況往往是:攜程的推廣人員剛開口介紹自己的業務,就會被酒店或旅行社的經理轟出去。

好在範敏在旅遊行業已經多年,且還擔任着上海旅行社的總經理,旅遊資源比較充足,爲攜程初期的業務開拓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問題是,有了資源,賣不出去也白搭。一個特別狼狽的例子是:當時攜程好不容易拿到了上海龍華寺千禧年敲鐘門票的網上分銷權,但是在攜程網上一張也沒賣出去,最後全體員工只好到冒着寒風到現場去充當“票販子”。

到2000年初,攜程面臨的情況是:業務進展非常緩慢,盈利根本看不見曙光,50萬美元的融資很快將要花光。如果不能解決業務拓展和融資兩個問題,公司馬上就要倒閉。

不知道一般的創業公司面對這種情況,會採用什麼辦法解決。而攜程四君子的救亡之道,則充分展現了這支夢幻團隊的魄力和想象力。

他們想出的辦法是:直接收購全國最好的酒店預訂服務公司,並且用這個作爲籌碼,去做新一輪融資。

2000年1月,攜程賬上已經沒剩幾個錢,季琦卻開始去和當時中國酒店預訂服務的前五強——現代運通、商之行、金色世紀、國信商盟、百德勤,一家家地談收購事宜。

這五家公司,每一家的業務量都遠超剛剛成立幾個月的攜程。

與此同時,攜程正在和軟銀談第二輪融資。目標融資額是450萬美元,前提是,攜程能夠收購成功。

季琦第一個去談的是現代運通。對方覺得這就是個笑話,他們根本就沒打算賣,況且攜程剛剛成立不久,業務量在業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季琦不死心,一直追着談。同時也在談第二家:商之行。

剛開始,商之行的老闆吳海也是對攜程根本看不上眼。但是季琦鍥而不捨地找了一次又一次,吳海終於動心,說:那就到攜程看一看吧。

吳海到了攜程,季琦驕傲地向他介紹說:我們每個月的預定間數已經達到900間啦。

吳海頓時無語:我們可是3萬間啊。

儘管瞧不起攜程的業務數據,但是季琦的堅持、攜程的團隊以及互聯網的概念,卻讓吳海最終還是接受了收購邀約。

3月份,雙方簽下合約,隨後軟銀領投的450萬美元立即匯入了攜程的賬戶。

一直處於兼職狀態的梁建章、沈南鵬、範敏,在收購案完成和融資到賬後,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才終於分別辭去了原單位的工作,全職進入到攜程來。

日後看來,這個時間點極其驚險。因爲正是這個3月,互聯網泡沫破裂,全球互聯網公司開始大批倒閉,投資市場風聲鶴唳。

攜程在最後時刻搭上了繁榮期融資的末班車。如果再晚個幾天,也許就沒有了後來的故事。

收購“商之行”,以及搞定450萬美元融資後,攜程的主業終於確定爲酒店預訂業務(後來又拓展了機票預訂等其他服務)。從此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

又過了半年,經過季琦長時間的緊追不捨,現代運通也終於鬆了口,在《婚禮進行曲》的樂聲中,與攜程完成了合併。

值得一提的是,兩筆收購,攜程花的現金並不多,主要是憑藉互聯網的概念,利用攜程高估值的股票去置換。

而收購現代運通,不僅讓攜程成爲酒店預訂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更是讓攜程又拿到了以美國凱雷爲主投資的1200萬美元。

這是互聯網寒冬時期罕見的一筆鉅額融資。

對於爲什麼攜程能拿下這1200萬,日後沈南鵬解釋道:我們不需要去說服投資商。當時我們給了風險投資商一個財務報表,那上面顯示半年以來公司的費用是持平的,但營業額卻以每月30%的速度在增長。風險基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所以他願意追加投資。

此後,隨着互聯網在中國逐漸興起,以及旅遊的火熱,攜程的業務數據大幅上漲。到了2001年10月,攜程首次實現了盈利,也成爲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第一家盈利的互聯網公司。

2003年,攜程在經歷過非典的短暫影響後,下半年業務開始報復性反彈,一舉把攜程送上了納斯達克股市。

尤爲令人“嫉妒”的是,攜程的財務數據如此之好、沈南鵬的準備工作如此充分,以至於原本應該無比忙碌和緊張的路演期間,沈南鵬和梁建章無事可幹,還在四處約人打橋牌。

從1999年2月提出創業想法,到2003年12月上市,攜程四君子僅僅用了4年10個月的時間。

他們曾經放棄的國企和外企職位、房子、車子、高薪,此刻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四個人都成爲了億萬富翁。

7

裂痕

與所有的朋友之間共同創業一樣,攜程四君子之間,不可能沒有矛盾,不可能沒有爭吵。

2000年,攜程業務走上正軌後,管理的短板凸顯出來。梁建章覺得季琦的開拓能力很強,但是管理能力不行,於是要求公司設立聯席CEO,由他與季琦共同擔任。後來又進一步要求季琦讓出CEO的位置。

我們不知道其中運作的內幕如何,只知道結果是:季琦讓出了CEO的位置,迴歸到總裁的角色。梁建章再次獨攬大權。

後來,攜程決定內部創業,孵化出如家酒店,季琦離開攜程,擔任瞭如家的創始CEO,沈南鵬兼任如家董事長。

但是把如家酒店做起來以後,季琦又遭遇了沈南鵬的放逐。

2004年底,以沈南鵬爲董事長的董事會提出,爲了順利上市,如家應該由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職業經理人來擔任CEO,季琦被迫離開,由孫堅接任。

雖然季琦仍然是如家的股東和董事,但是作爲一個創始CEO被放逐,他的心裏受到沉重打擊,甚至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一度想到過自殺。後來是莫扎特的音樂把他挽救回來。

當時他聽到莫扎特第三十一號交響曲,覺得人世間還有這麼美的東西,還是值得留戀的。

平心而論,以季琦對攜程的貢獻而論,他在攜程和如家,兩次被奪去CEO職位,似乎很不公平。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攜程這幫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是以完全商業化的邏輯,在理性地處理這些事。

感情再好,公司的前途,永遠放在第一位。

季琦充滿幹事創業的激情,適合創業初期的衝鋒陷陣,但是未必適合業務穩定之後的精細管理。無論梁建章的奪權還是沈南鵬的放逐,都是從公司利益方面出發做出的決策,不是爲個人私利。

所以,儘管季琦經歷了至暗時刻,但是從感情上,他們幾個依然維持了很好的朋友關係。

8

珍重

卸任如家CEO不久後,季琦又振作精神,做起了漢庭。

2006年,如家在納斯達克上市;2010年,漢庭在納斯達克上市。

2020年,由漢庭更名而來的華住,再次在港交所上市,季琦經歷了人生第四次敲鐘。

在連續創業之路上,季琦已經是一個傳奇。

其他三個兄弟,也不遑多讓。

沈南鵬

沈南鵬於2005年功成身退,創建了紅杉中國。有了做攜程和如家的經歷,他與合夥人張帆,不到兩個月就募資兩億美元。

此後,沈南鵬在風險投資的路上,一路顛覆一路開創,成爲中國風投之王。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背後,都有沈南鵬的身影,號稱“憑一己之力,投出大半個中國互聯網”。

2019年,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The Midas List),沈南鵬名列全球第一。

梁建章

2007年,攜程已經成爲中國市場當之無愧的第一。梁建章把CEO的位子交給範敏,自己跑到美國斯坦佛大學去讀經濟學博士。

2011年,他拿着博士學位,以經濟學家的身份回到中國,極力推動中國人口政策改革,成爲知名的人口學家。據稱中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其中有他的一份功勞。

2013年,攜程在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之下遭遇危機,梁建章回歸攜程力挽狂瀾,在攜程重新站穩第一的位置後,又飄然而退,把CEO位子再次交給孫潔。

目前,梁建章是攜程董事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範敏

範敏一直堅守在攜程的位子上,任勞任怨。

他做的是最細緻卻又最不可或缺的管理活。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卻長期隱居幕後,甘做隱形人。

當其他人一個個離去時,他默默出來擔起了CEO的重擔。6年之後,當公司發展需要時,他配合地退位讓賢,讓梁建章出來“拯救攜程”,自己甘願承受“發展不力”、“無能”的罵名。

2014年起,範敏擔任了攜程孵化的天海郵輪公司董事長兼CEO。

2019年,他以28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385位。

9

餘音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好朋友能不能一起創業?

新東方和萬通的經歷,似乎在告訴我們,好朋友最好不要一起創業。

但是攜程的故事提供了另外一個範本。

朋友創業,最難處理的是感情、理性和利益之間的關係。攜程四人之間,一開始就建立了最高的原則:以共同的事業爲大。

對於個人利益和權力,他們有足夠的格局和智慧,來作出對公司最有利的選擇。無論是股權分配還是權力配置,都是如此。而利益和感情被損害者,也能大度地接受結果。

季琦曾經說過:(創業要)先把最危險、最有爭執的利益說清楚,才能坦誠相見。如果連把利益問題算清楚的膽量都沒有。那還叫真朋友嗎?

範敏也曾經說過:(對於利益)剛開始不要計較,殺出一條血路再說。但是到後來,公司上了軌道,就要真計較,不能假計較,一切以商業規則來辦事。真計較的一個原則,就是以公司利益爲重,而不是個人利益爲重。

他們都做到了這一點。

此外,他們四個人之間既有共同的夢想,又各有特點和專長,形成了完美的組合。

梁建章曾經在一個節目上總結攜程四君子的特點:季琦激情、範敏專注、南鵬嚴謹。他的同事幫他補充了一句:建章純真。

有純真,纔有偉大的理想和長久的堅守;有激情,纔有銳意開拓的無懼和鍥而不捨的堅持;有專注,才能把那些純真和激情落實下來;有嚴謹,才能保證幹成事而不出事。

難怪攜程四君子被人稱爲中國創業的第一團隊。

若干年前,攜程四君子曾經有一個內部約定:誰都不能單獨代表攜程寫一本書。

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極大的憾事。

因爲攜程四君子的創業史,是現代中國最浪漫的創業故事之一,應該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評論:

“青春激盪,拍馬相聚,商場當歌,所向披靡;一戰即勝,呼嘯而散,相忘江湖,餘音盪漾。這樣的創業故事,像不像一個充滿了東方俠客氣韻的‘中國夢’?”

好在,他們那個約定“不能單獨寫書”的期限,是20年。

現在已經是第21年了。

我很期待,梁建章、季琦、沈南鵬、範敏中的某一個人,能夠把那段青春激盪的歷史寫出來。

這個故事,一定會很美。

主要參考資料:

【1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斯文的“狠角色”,尹潔,《環球人物》,2014

【2】創業四人組:第一團隊,朱瑛石,《中國新時代》,2008

【3】這才叫創業合夥人:從攜程、如家到漢庭的啓示,高慕,廣東經濟出版社,2010

【4】行天下:攜程十年,應長天,周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5】創業者手記:一個企業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季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

【6】做最擅長的事:沈南鵬傳,張笑恆,現代出版社,2016

【7】百佬會·攜程網董事長兼CEO梁建章(視頻),深圳衛視百佬會

【8】捨得·梁建章(視頻),捨得智慧講堂

【9】波士堂·季琦(視頻),寧夏衛視波士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