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看似仗義豪爽,實則心機深不可測,莫言的善意其實有隱情

對於甄嬛來說,自從知道了自己能在皇上面前得到特殊的寵幸,只是因爲她長得像當年的純元皇后以後,她就對皇上充滿了不甘和埋怨,彼時,她的腹中已懷了皇上的小公主朧月,但孕期的抑鬱一直延續到朧月出生,這種情緒都沒有得到緩解,在經歷了人生的起落以後,她看開了紅塵,決定出家,甚至把尚在襁褓的小公主朧月交給了沒有子嗣的敬妃撫養,便毅然決然地來到了甘露寺,在這裏,她遇到了莫逆之交莫言,但這位看似仗義豪爽,其實心機頗豐,深不可測,她對甄嬛的善意,是另有隱情的。

莫言也是個苦命的人,只因生下兩個女人,被婆婆和丈夫嫌棄,甚至二女兒被自己的丈夫親手殺害,她一氣之下帶着大女兒阿奴出家了,在甘露寺裏,她原以爲自己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可偏偏遇到了甄嬛,她們兩個人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一樣是爲情所困,也都是被迫才選擇了出家的,所以,她一直都非常照顧甄嬛。

但莫言的照顧,可不僅僅是因爲甄嬛和自己一樣悲慘,還有一個原因是,甄嬛是從宮裏來的,對於莫言來說,已經到了這一步,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東西了,她也看出甄嬛是有情有義之人,若有一天她有幸離開這甘露寺,自己作爲摯友自然會得到不少好處,若甄嬛和她一樣餘生都在這寂寥中終老,那就當多交了個朋友,無論是走是留,結交甄嬛都百利而無一弊,所以莫言一定要交下這個朋友,不僅處處維護甄嬛,幫助她,還曾多次爲甄嬛出頭。

而令甄嬛意外的是,莫言的大女兒並未同她一起出家,而是在河上擺渡,阿奴曾經多次爲果郡王和甄嬛擺渡過河,因此,也算是他們二人愛情的見證者,提及生母,甄嬛這才知曉她的身世,後來,在甄嬛確定回宮以後,莫言找到了她,對她說了一個關於自己女兒的祕密,原來,阿奴之所以沒有一起出家,是因爲她“不乾淨”了,被人欺負了,甄嬛很詫異,但莫言不肯多說,於是甄嬛答應了莫言的請求,帶着阿奴回了宮。

回宮以後,甄嬛立刻下令讓莫言成爲甘露寺的住持,從此整個甘露寺歸她掌管,而莫言自然也非常清楚甄嬛這麼做的目的,把甘露寺裏那些“長舌”的人修理了一通,而她的女兒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日後,女兒在宮中,還有甄嬛做靠山,莫言也算是翻了身了,這樣看來,她說的關於自己女兒的事,或許是在騙甄嬛,畢竟阿奴在入宮以後的表現完全看不出是“被人欺負過”的樣子,她那樣說,也許只是想讓甄嬛帶自己的女兒進宮吧,但無論甄嬛有沒有看出來,都不再重要了,真真假假又能如何,她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甄嬛的手段無可厚非,但確實讓人很意外,莫言看似單純老實,原來還藏着這麼多小心機。

相關文章